陈久林
摘要: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主体,要结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少讲,并且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发现具有探究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同样,对于高中生的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很重要。
关键词:问题意识;历史;培养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85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讨论的自我意识的心理活动, 发现、质疑和阐述问题等一系列过程。历史教学的问题意识是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历史问题”中,使学生意识到实际情况和现有目标的矛盾,从而出现不安的心理状态,包括疑虑、困惑、焦虑等。基于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反而会进行积极思考,从而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任何思考过程都始终指向特定的问题,问题是创造的前提,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创新型人才素质的核心。
一、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状况
目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模式都较为单一化, 它强调灌输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问题意识问题的培养。
(一)只专注于历史知识的灌输
受传统教育模式习惯的影响,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师只专注于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教学通常是一种“灌输”的教育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历史记忆能力更好,但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反而成为人们所说的“书呆子”。
(二)思维引导的缺乏,忽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目前,许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历史课对研究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味的“填鸭式”灌输方法会使学生长期处于机械、漫不经心的学习过程中,不会主动进行积极思考,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路径
(一)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鼓励学生质疑课堂教学的过程。通过营造轻松、民主、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不要担心或害怕学生出现错误。当学生发现问题时, 鼓励、引导学生不断纠正错误并形成科学合理的结论。
其次,问答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桥梁, 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和核心素养的理解的重要手段。为了强调学生的学习问题,问题链应由几个问题组成,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学生可以将问题和所学内容进行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例如,你有看到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任何问题吗?你可以提供哪些可能的证据?你形成了什么初步意见?你是否找到了进一步的证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问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最后,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新的认识和新的问题,并给他们时间提问和思考。
(二)搭建发言平台,全面训练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最简单、最常见的情况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尽管教师的初衷是要尽可能详细、全面和无遗漏地逐一教给学生,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由想象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接受知识时形成的思维逻辑也会与教师相似。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将变得僵硬。因此,教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的言论自由搭建平台。以高中历史的选修课为例,该卷是关于改革的事件。作为选修内容,知识要求不如必修课那么严格,这也意味着学生可以拥有更大的自由思考空间。因此,在“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探究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考虑这些问题: “改革成功的必要因素是什么?”“什么条件适合进行改革?”“改革失败的后果是什么?”这些都是关于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学生在学习了国内外著名的改革活动后,每个人都会对历史有所了解和判断。因此,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感受来谈论这个问题,鼓励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大胆发言,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问题的作者、问题的回答者和问题的观察者。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训练,问题的意识可以得到全面的加深。
(三)营造良好的问题意识氛围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心大胆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目前,许多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敢问真正的学习问题,这对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非常不利,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营造良好的问题意识氛围,同时确保学生敢于提问并可以形成正确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以便师生可以更好地及时沟通,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注重心理沟通疏导,纠正学生的心理惰性
除了上面以上几种方法,很有效的一条策略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疏导。由于家庭和幼时教育的原因,有许多学生的性格胆怯、懦弱、敏感,不敢表现自己,羞于在课堂上发言,其中不乏一些学习成绩十分好的学生。学生有时候并非缺乏问题意识,而是具有一种心理惰性,缺乏勇气。教师需要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笔者班上的一个学生有些自闭,在课堂上几乎是一言不发,也很少参与学生的讨论,但是学习十分努力、认真。注意到这种情况后,笔者在課下与他进行沟通,了解到他是从小养成了这样的性格,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此后,在课堂当中,笔者多次让这位学生回答问题, 鼓励全班学生为他鼓掌,给予这位学生奖励,慢慢地解开了他的心结,他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结语
在社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和教学改革也得以深化发展,创新和适应性的学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就目前高中形势下的历史教学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继续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确保他们发现更好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探究来解决,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纪芳.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2):92.
[2]谢丰华.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教书育人,2015(11):44.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