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作萍
【摘要】幼儿时期接受的教育是人一生中最先接受的教育,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后期的学习,教育除了要给幼儿传授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幼儿的品德,本文主要首先阐述了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的必要性,而后提出了利用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游戏活动;品格教育
引言:
良好的品格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注重对幼儿的品格教育,并将对幼儿的品格教育贯穿于幼儿的各项活动中。而幼儿的天性是玩,他们往往对游戏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是提高幼儿品格的有效手段。
一、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的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利用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是当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园教育标准不仅强调了对幼儿的智力培养,更强调了对幼儿的品格培养。因此,在当代的社会下,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已经成了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现在幼儿大多都只有一个兄弟或姐妹,甚至有些幼儿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幼儿由于家里父母过分地溺爱,产生了多种不良习惯。另外,还有部分幼儿一直跟家里的老人生活,老人照顾小孩一般较注重满足小孩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对小孩的品格教育。
(二)社会原因
家庭、社会、幼儿园这三方面的因素都能够对教育起一定的作用,幼儿各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缺乏一定的判断力,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也会影响幼儿品格的形成。
(三)幼儿园原因
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大多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培养时,注重对幼儿的智力培养,忽视了对幼儿的品格教育,幼儿教师的这种教育观念就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也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今后的发展。
二、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做事认真,始终如一的良好习惯
结构游戏是让幼儿用不同的结构材料和结构活动,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反映周围事物的一种游戏,结构游戏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愿望,还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愉快的情感。
结构游戏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想象中的造型选择搭建造型的材料以及选择搭建的顺序等。幼儿为了实现自己理想中的造型,一定会认真地搭建自己想象中的造型。幼儿要想顺利地搭建出自己想象中的造型,就需要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在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另外,幼儿在使用搭建材料时需要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互相协商、友好交流,否则很难顺利地完成结构游戏。例如:搭建一座房子,搭建房子这个巨大的任务由一个幼儿是很难完成的,因此,需要同伴的合作。几个幼儿在一起协商,有的铺房子里面的地面、有的装饰房子、有的搭建房子轮廓,一座漂亮的房子建成了,幼儿的愿望也实现了。长此以往,结构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始终如一的良好习惯,幼儿时期这种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幼儿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巨大的帮助。
(二)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独立性,创造性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角色游戏是玩游戏的成员虚构一个场景,组内成员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的游戏。角色游戏的主题一般是幼儿在生活或者是学习中比较熟悉的且感兴趣的内容。幼儿有模仿成人的意愿,虽然可能暂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个意愿,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例如:幼儿手里有很多玩具,幼儿教师可以启发说“这里有这么多玩具,谁是卖玩具的人吗?”这时幼儿都会说:“我是”,“我是”于是做买卖的主题就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教师应启发幼儿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并开展游戏,提高幼兒的独立性。另外,角色游戏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创创造性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经常用一种替代品当作多种真实的物品,例如:用凳子当坐小汽车、小马等。随着游戏的扩大,幼儿会玩越来越多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
体育游戏通常在户外进行,体育游戏对幼儿提出了一定的任务,需要幼儿个体单独完成或者是集体共同完成,并且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体育游戏只有胜利和失败两种结果。无论是单人体育游戏还是集体体育游戏都能够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如果是集体游戏,那么一个幼儿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跟组内的其他成员协有很好地合作,必须要有一定的集体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多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游戏,通过体育游戏的开展,不断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是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部分,幼儿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种游戏的特点,培养幼儿的优良品格。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以及幼儿好玩的特点,教师和家长可以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
参考文献:
[1]郭文斌,周念丽,方俊明.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学前教育研究,2014,(0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