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认证促工科“一流专业”建设的探讨

2021-09-10 07:22朱凯王仪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科专业建设

朱凯 王仪

摘  要:专业认证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高校加强专业建设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实践,提出了坚持学生中心、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突出成果导向、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聚焦持续改进、优化教学质量评价;聚力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等加强工科专业建设的有效举措,对推进工科“一流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专业认证;一流专业;工科;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3-0031-03

本科教育是高校的根本,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1]。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需要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专业认证是高校加强专业建设的有力抓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能够促使专业建立“学生中心”的培养体系,推行“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3]。近年来,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土木交通学院)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目前,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专业获批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坚持学生中心,推进培养模式改革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认证直指“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组织、实施和成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土木交通学院的土木工程等本科专业均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OBE理念,进一步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合理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构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与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进考核评价形式,注重精细化、显性化和可度量“教”与“学”能力培养要素,体现“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过程[4]。

(二)实施大类招生培养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秉持“按需培养”的原则,2017年,土木交通学院申报了学校首批大类招生专业,制定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办法等配套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遵循志愿优先、成绩优先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工作,提高了学生专业选择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三)推行“3+1”改革试点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持续推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探索。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积极对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3+1”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模式改革。目前,土木交通学院在土木工程等本科专业中遴选学生组建“3+1”试点班,通过校、企在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编制、课程教学讲授、实践教学指导、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

二、突出成果导向,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优质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也是课程质量的评价。土木交通学院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团队和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逐步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对教学效果好、引领作用强的课程进行遴选和培育,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目前,该院已立项建设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土木交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认真落实学校课程质量提升工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逐步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制定了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办法,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提升。

(三)开展院级“金课”评选

积极对标“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标准,土木交通学院在学校率先开展了院级“金课”的建设和评选,重在对课堂教学、课下学习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定了“金课”建设和评价标准,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探索实施翻转课堂、混合式、项目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示范带动一流课程建设。

三、聚焦持续改进,优化教学质量评价

(一)完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建立能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文化,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學活力[5]。土木交通学院以质量监控为抓手,以持续改进为重点,完善教学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率先成立了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与督导机构,推进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定期开展课程质量评价,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实施过程进行重点监控,促进学生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不断完善质量监控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进行持续改进,跟踪检查改进效果,实现“计划-实施-评价-反馈-改进……”的质量闭环。

(二)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为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情况,土木交通学院建立了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任课教师每学期依据学生学习过程成果和课程考核材料,进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专业教研室根据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分析评价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各项数据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各课程组及任课教师,提出相应教学环节的针对性改进措施,促进专业教学的持续改进。

(三)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为了合理评价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土木交通学院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获取就业状态及能力水平的调查数据,作为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依据。根据毕业生跟踪反馈、社会评价调研结果,对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定期分析,用于相关专业的持续改进。

四、聚力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一)创新产教融合机制

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土木交通学院先后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实习、实训、就业“三位一体”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平顶山宝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设立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坝道工程医院河南城建学院分院;与省内外大型建筑企业联合组建了河南省首家智慧建造产业学院,推进卓越建筑工程师综合试点改革。

(二)强化协同育人平台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土木交通学院先后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河南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共建了4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实习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获批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三)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土木交通学院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形成了“一主线五合作,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即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讲授、实践教学指导、培养质量评价、科研与社会服务等五方面的深入合作,构建了涵盖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实验教学平台及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系统工程锻炼和科技创新精神培养。

五、结语

土木交通学院的专业建设实践表明,专业认证是加强工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抓手。在国家开展“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工科专业的高质量建设更应该以专业认证为契机,紧紧围绕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秉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践行“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工科“一流专业”,全面提升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林志,兰海,张红岩,等. 以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契机 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9(42):135-1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EB/OL]. (2018-09-0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9/t20180903_347079.html.

[3] 寧滨. 以专业认证为抓手 推动“双一流”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17(Z1):24-25.

[4] 邱竹,张根华,钱斌. OBE视角下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标准体系研究[J]. 大学教育,2020(12):17-19.

[5] 李明. 专业认证视域下的国外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及反思[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8):83-89.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工科专业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