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巨大作用,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新媒体的发展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极大挑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以促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是当前高校组织志愿服务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次研究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机遇与挑战着手,从当下思想政治建设的角度分析运用新媒体进行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必要性,着重探究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062-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志愿服务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1-3]。
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一直是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志愿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多志愿者可以更加及时地接收志愿服务信息,也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充分运用新媒体及时、便捷地传输信息的功能和宣传志愿文化的优势,成为当前高校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变革的重要方向[4-6]。
一、新媒体为大学志愿服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公报中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9.89亿,网络覆盖教育、医疗、购物、社交等方方面面,上网成为当下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微博、微信、人人等社交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其取代传统纸质媒体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新环境下,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在拥有了极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7-8]。
(一)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我国9.89亿网民中,50岁以下的年轻网民占比超70%,青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了解时事、购买生活用品,上网成为他们与外界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相较于传统的校园电视台、广播和报刊,新媒体所涵盖的微信、微博、社区论坛等信息传递方式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接受,而且覆盖面更广。
新媒体也为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首先,新媒体加快了志愿服务信息传递速度。校园广播和纸质报刊媒体的受众有限,而借助新媒体,志愿服务的信息可以实现更快的传递,可以让更多人接收到志愿服务信息,并且能及时地进行数据统计,为志愿服务收集各项信息反馈,使信息传递更便捷。
其次,新媒体为志愿服务提供了交流平台。在过去,志愿服务信息是单向的输出,而运用新媒体能够有效收集被服务者的需求和志愿者的服务喜好,形成双向的交流,从而更好地设计活动方案。同时,新媒体还能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提供沟通平台,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提升志愿服务的效果。
最后,新媒体为志愿服务拓宽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志愿服务不能只局限于去敬老院送爱心、帮助分发宣传单等线下活动,还要不断突破现有格局,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运用新媒体,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可以开展心灵对话、心理咨询等线上志愿服务活动,为更多人提供便利。这种网络志愿服务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线上志愿服务活动中,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互联网的普及,近年来,信息安全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借助新媒体发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规避因网络中虚假的志愿服务信息带来的错误舆论引导和损失,是当前高校组织志愿服务需要警惕的重要问题。网络中的信息泥沙俱下,难免有一些不法分子试图以志愿服务为幌子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差,因此,提高志愿者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做足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已是刻不容缓。
其次,如何保障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信息不被泄露,也是当前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志愿服务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信息泄露已成为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此前,有新闻爆料当前各大信息平台都在通过用户痕迹进行数据的收集,最终窃取网民的个人信息,因此,保障大众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保证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和被服务人员的信息不被泄露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志愿服务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新媒体志愿服务的现状
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开展志愿服务,对学生个体而言,能够有效提升其个人素养和综合素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9-12]。对高校而言,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能帮助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道德品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养出道德情操高尚、技能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对国家而言,高校开展志愿服务能够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互聯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蓬勃发展,成为公众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青年学子利用新媒体,为志愿服务开发了新的平台,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仍旧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观念尚未改变
志愿服务是由高校团委组织的一项以服务他人、提升自我为宗旨,面向所有学生的公益活动。许多大学生在接收到志愿服务信息后,都踊跃地参与到了志愿服务中。但部分学生不愿参与志愿活动,还有部分志愿者因学业压力增加参与志愿活动的次数越来越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还未转变自身观念,认为志愿服务与自己专业无关,参与志愿服务不能实现学以致用,反而会浪费个人的专业学习时间,未认识到参加志愿服务是提升自我的方式,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高校的志愿服务管理主要是通过团委直接进行管理,相对行政化,组织志愿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团委拨款。这种单向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组织的志愿活动内容单一,形式陈旧,活动审批时间长,容易使活动流于形式。此外,这种模式会让不少青年志愿者处于被动的信息接收状态,难以实现其参加志愿服务期望达成的提升自己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无法从所参与的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最终会使这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越来越少,难以长期坚持。
(三)运行机制不完善
新媒体环境下的志愿服务团体处于起步阶段,运行机制和考核制度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此外,运用新媒体参与志愿服务的考核方式尚未明确,何时、何种方式算作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活动质量考核标准缺失,也是当前运用新媒体进行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变革、完善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媒介素养不高
运用新媒体组织志愿服务需要有较高的媒介素养作为支撑,以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输,同时还需要及时、便捷和有较大的辐射面地对志愿服务文化进行宣传。进行新媒体的运营对运营者的媒介素质提高了较高要求,大学生虽然十分了解新媒体平台上的各种信息,对新媒体运营方式却了解甚少。志愿者的媒介素养不足以支撑进行志愿服务所需要的技术,导致部分志愿服务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传输,限制了志愿服务的发展。
三、将新媒体运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创新路径
将新媒体作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不断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的有效方式。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打造网络志愿服务品牌,以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是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人员着重探究的方向。
(一)构建平台,拓宽交流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面广,能够将各类信息快速地传递给不同的人群,并且能够使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布者进行及时的双向沟通,具有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传统校园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构建新的志愿服务信息传播体系,促进组织者、参与者和被服务者三方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可从学校出发,构建校园新媒体志愿服务交流平台。通过开设官网论坛、校园志愿者服务公众号等形式在校园内发布学校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信息,吸纳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团队中。
此外,要促进校际合作,构建校际沟通的平台。不同高校有其各具特色的学术方向,学生培养模式和理念也有所不同。利用新媒体构建校际沟通平台,能够有效促进不同高校间志愿者的沟通交流,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还可以建立容纳毕业生的志愿者管理平台,吸纳已经毕业的学生继续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充分利用毕业志愿者的资源,开辟志愿服务的新方向,创新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和内容。
(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近年來,高校越来越重视志愿活动的开展,不少高校都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义诊、义务劳动,到福利院、养老院等地做义工,或者在大型的活动中担任活动志愿者等。这些志愿活动都要求志愿者们面对面地与被服务的人员接触并进行沟通。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丰富志愿服务内容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充分运用新媒体是丰富志愿服务形式,丰富其内容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分析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意向和喜好、创新志愿服务的手段。在每一次志愿活动开始前,组织者都要充分了解被服务者的需求与志愿者的所长,并据此设计志愿服务活动,将新媒体平台作为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例如,师范类院校可以开展线上支教活动,帮助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生;农林渔牧业院校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技术咨询,为有需要的从业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工科类的院校可以开展网络电脑教育活动,传授基本维修知识;医学院可以组织开展网络义诊;心理学专业院校可以开展线上心理辅导,帮助和陪伴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其次,要加强组织者、志愿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调整志愿服务方案和活动,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实现志愿活动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要结合志愿者的专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对志愿者的精神起到熏陶作用,良好的活动设计还能为志愿者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可以运用新媒体充分收集志愿者的信息,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设计活动方案,让志愿者在活动中全面提升自己。
(三)提高素养,打造品牌
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品牌能够吸纳优秀的人才,这不仅能保障志愿者的水平和素养,而且能有效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
首先,要招纳媒介素养高的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团队,使他们充分发挥所长,提高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志愿服务信息的质量。要打造能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网络危机处理,辨别虚假服务信息,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的志愿服务团队。
其次,要增加对志愿服务者的服务技能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不一定能将所学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志愿服务中,一些跨专业的志愿服务还需要在事前进行培训。因此,做好专业的服务培训是提升志愿活动效果的有效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服务技能培训,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培训面,优化培训效果,为后期的服务奠定基础。
最后,要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进而提升志愿服务效果。如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23年,支教足迹遍布西藏、青海、湖南等地,俨然已成为清华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张名片。在新媒体时代,打造品牌比以往更加容易,但过程中仍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学校层面要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的打造,只有这样才能让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薪火相传的品牌效应,提升服务质量。
(四)完善制度,加强考核
通过新媒体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数据采集相较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而言更加容易,但也容易出现替代打卡等违规操作。要让新媒体成为志愿服务阵地,鼓励青年学子成为网络注册的志愿者,在虚拟的空间中开展志愿服务,传播力量,就必须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制度建设,优化服务过程信息采集,加强对服务质量的考核。
首先,要创新志愿服务团队运作模式,深化志愿服务组织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志愿服务由院校的团委组织,行政化色彩鲜明。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要将过去单向的团委组织管理转变为双向沟通的组织模式,成立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心,团委托管、中心负责,共同组织各项服务活动。还要支持和鼓励服务中心进行公益志愿活动创业,激发志愿者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其次,要积极构建监督机制,运用新媒体平台记录服务志愿者在活动中的工作时长,保证志愿服务者的各项权益,同时加强对网络信息平台的监管,保障志愿活动的信息安全。
最后,要完善志愿者考核机制。只有制度没有考核,制度则将令行不止。要完善志愿者考核机制,将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和效果作为考核的依据,给予志愿者相应的奖励。还要鼓励志愿者主动探索志愿服务方式,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实现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高校志愿服务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为我国各项工作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志愿服务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不断提升高校志愿服务质量和保障志愿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高校志愿服务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校际合作,完善各类制度,升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2] 羅圣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创新路径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9(14):68-70.
[3] 陈英.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8.
[4] 周良芹.“微时代”下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探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5] 邵燕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9(24):75-77.
[6] 毕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解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2):78-81.
[7] 武海蓉,王雨.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服务策略研究[J].文化产业,2021(06):159-160.
[8] 韩自忍,刘桂花,张祖晏.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J].长江技术经济,2021,5(S1):190-192.
[9] 鲁梅.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培养途径[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02):123-124.
[10] 陈泽宇,梁朝,顾锋,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2021(03):52-53.
[11] 陶珊,朱蕾.大学生文化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与现实困境[J].内江科技,2021,42(01):114-115.
[12] 卞飞,刘志文.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1(01):91-97.
作者简介:杨君俐(1979—),女,山西阳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