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21-09-10 07:43颜慧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颜慧

摘  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针对语文学科,新课改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累和构建的语言能力和品质。关注学生语言实践,需结合情境交流、问题驱动、古诗辨析、课外阅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语文课堂中习得语文学科素养,从而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思维,助力学生的语言素养发展。本文对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实践

引言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学生语文知识技能,需要教师把握传统教学方法,借助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交流中强化听说读写能力,在阅读探究中借助问题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在古诗辨析中研读语言和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课外阅读中品鉴文字、理解情感、认同文化。

一、情境交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素养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建构与运用即需要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表达,夯实学生以听说读写为基础的语文语言素养。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构建听说读写交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高中统编《归园田居(其一)》课本中,教师可先播放配乐背景、诗朗诵等多媒体课件,借助这些传媒刺激感官来创设情境,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辨识、体验、模仿、突破诗歌内容,纠正规范学生字词句的读音,听读模仿中感受语言韵律、品味语言用词精妙,领会其情感;接着,教师可创设“说”的情境,结合多媒体展示归园田居后的一派祥和安宁的图象,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解读后想象的“田园生活”;这样之后再引导学生紧扣题眼“归”,思考探讨“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的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鉴赏素养;等到学生探讨完毕后,教师还可借助实践展开“写”的环节,要求学生借助诗句的解读,来抒发自己对该诗的解读,即读后感,以此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输出,实现语言的构建和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问题驱动,强化学生思维发展素养

学者尹后庆提到:“以真实问形成问题链,借助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追寻中形成知识结构,发展实践素养。”高中语文思维发展素养即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的提升需要以問题做依托,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探究思维等多种素养,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如鲁迅小说《祝福》阅读中,为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师即可结合文章内容,提出一些学生容易忽视的小细节问题,诸如“‘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有什么深意?”、“‘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多次出现’要走了’又有什么深意?”等,提出问题后即需要学生展开思考探究,在这些问题驱动下有助于学生在定位“我“的身份后,理解小说背景、人物形象,了解《祝福》创作的背景: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半封建时期,受到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压迫,所以“读书”让读书人的思想开始想摆脱这些束缚,就有了些不同想法,这才显得与众不同,““明天决计要走了”也代表“我”想离开这个大环境,想离开这个“吃人的社会”,表现了小知识分子的觉醒。学生一一探究、质疑、批判,结合问题反思、分析,了解到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揭露当时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对人尤其是对妇女的压迫现状,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奋力反抗却又反抗无力的弱者的同情,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三、古诗辨析,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素养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需要学生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词句赏析、人物品读、表现手法、文本意境中感悟美体验美、鉴赏美。古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其格式韵律独特,结构工整,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十足,借助古诗辨析能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

如以“景”为例,教师可结合《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三首诗,引导学生再现想象三首词句中景物的描述,比如《秋兴八首》中的“枫树林”、“巫山巫峡”、“丛菊”、“孤舟”等;《咏怀古迹》中的“群山万壑”、“紫台”、“朔漠”、“青冢”等;《登高》中的“秋风”、“猿猴”、“清沙白鸟”、“落木”、“长江”等,从而感受这些景象表现的氛围,揣摩其情感。教师还可再次引导学生就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结构、诗词表现手法、创作意境等等去总结归纳,辨析三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辨析中细细品读诗歌的异同,此过程有助于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四、课外阅读,发展学生文化传承素养

书是情感的载体,文字是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需要学生能理解文字的内涵外延,感知句子因需要的不同表达,品味文章结构精妙的设置,分析文章情感的外放,在阅读、理解、分析、品味中拥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只有在激活困惑、有恍然大悟等感慨后,学生的阅读才能真正入心,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文字的审美鉴赏,又在阅读中助力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如《红楼梦》阅读中,学生摘录了《葬花吟》中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两句,通过还原景象,赏析理解后得到“以花喻人”的感悟,深深同情黛玉“花落人亡”的悲惨结局。也只有这样,学生在深层阅读中品味文章情感,在理解优秀名著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拥有欣赏、传承、发扬的能力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语言实践,借助于情境交流、问题驱动、古诗辨析、课外阅读,有效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文化、鉴赏等素养,助力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习得和素养人格的熏陶。

【该文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郭春英.从品味语言视角实践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以阿城《洗澡》教学为例[J].课外语文(下),2018,(7):147.

[2]董翼.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课堂问题情境教学实践[J].文存阅刊,2020,(41):83-84.

[3]陈国花.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33):211.

(作者单位:邵阳市第一中学,湖南  邵阳  422000)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创新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