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璐
摘 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以来是我国坚持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并贯穿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先从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代;中学生;实施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3月20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各地各学校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一、中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现在的中学生多数不爱劳动、不会劳动;有些中学生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浪费严重;还有些中学生产生了好逸恶劳、不劳而获和嫌贫爱富的不良心态,劳动价值觀缺失。当劳动教育出现了淡化、弱化甚至异化的趋势时,学生的全面发展必将受到影响。
第一,从家庭方面来说,孩子被过度溺爱,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参与任何家务劳动。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坏是第一位的,劳动可以放一放、缓一缓,等到孩子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家务劳动了。出于心疼,有的家长忍不住替孩子包办、代劳。其结果导致有些孩子在生活上吃不了苦,生活自理能力差,贪图安逸舒适,不珍惜劳动成果,大肆挥霍浪费等;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精神,缺少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一旦遇到困难和问题,就灰心丧气,经受不住困难和挫折。
第二,从学校方面来说,由于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上,劳动课程开设率低,即使课程表上安排有劳动课,但是往往被其它“主科”占用,劳动教育处于边缘化。甚至有些学校没有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根本没有任何劳动教育活动的安排,劳动教育完全缺失。也有一些学校每学期会有一些所谓的“劳动安排”,就是在一学期里用一天或半天时间带学生“活动”一下,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另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不仅在数量上不足,而且专业性难以保障,劳动教师多是其它科目教师兼职,劳动教育大打折扣。
第三,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上存在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甚至出现鄙视劳动、不尊重劳动者的现象。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良的传统观念,认为劳动是农民或底层群众谋生的手段,或者觉得喜欢劳动是没有出息的表现。另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比较缺乏,学生没有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可去,无法延展劳动教育空间。
二、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庭中的劳动教育要日常化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可以实施以下途径:
第一,树立和传承热爱劳动的好家风。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劳动教育,可以为家庭劳动教育创造良好氛围。家长不仅自己要劳动、身体力行,还应该让孩子看到、感受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和熏陶。如果家长自身不爱劳动,没有勤劳的本色,那就难以培养出爱劳动的孩子。在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家庭要让崇尚劳动的风尚成为营造家庭美好生活的奠基石,把爱劳动的家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第二,注重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让孩子懂得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可耻的,不劳而获是不光彩的。要引导孩子体会到劳动是要付出辛苦的,美好生活是由劳动创造的,自己的劳动所得是最珍贵的。
第三,培养孩子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机会抓起,鼓励孩子自觉地参与到劳动中来,亲自动手,学会自理自立,掌握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本领,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第四,鼓励孩子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活动,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公德。
第五,加强学校和社区、妇联等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利用学校以及社区、妇联等组织开展的各种针对学生的生活技能展示活动,起到对家庭劳动教育的示范指导作用,从而更科学地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二)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规范化
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重要责任,发挥其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实施:
第一,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合理计划课内课外劳动实践时间。学校要结合不同学段的特点以及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掘符合自身学校实际且具有本土特色的劳动教育基地资源,分年级、分学期、分周次计划好劳动教育课程任务,安排好劳动周,组织实施集体劳动。比如:除了建立劳动教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设置校内责任岗、责任区,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做好日常养护;学校可以安排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布置扫地、做饭、择菜、洗碗以及洗衣、整理衣物等日常家务劳动。
第二,组织开展榜样宣传和专题讨论活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和先进事迹,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通过班会课、活动课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比如:开展“我会干什么”、“我有一双巧手”等专题讨论,让学生发现自己劳动的价值,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正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第三,打造全方位和立体化的劳动教育教学现场。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还要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比如: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学校官网等进行线上劳动教育;学校通过家委会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中提供给孩子劳动教育的第二教学现场,提高孩子家务劳动能力;在寒暑假,学校可以联系社区,开辟劳动教育的第三教学现场,率领学校的志愿者队伍,深入到社区,开展卫生清扫活动。
第四,建构多元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制定劳动评价标准,启动多种技术手段,将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以每学期为单位,对学生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进行记录,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任课教师评、班主任评以及家长评、社区评等,将评价的结果作为期末评优的参考依据。
第五,发挥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要用自身的言行来为人师表。同时,教人者要先受教,要提高教师自身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对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对担任劳动课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三)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
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除了家庭、学校发挥作用外,还需要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劳动教育起到支持作用。
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起到协调和引导作用,鼓励工厂、公司、农场等企业为学生开放劳动实践场所。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必要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二是各类群团组织及社会福利机构等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为学生搭建各类劳动实践平台。比如:组织学生到医院做志愿者服务病人、到福利院慰问老人、参与社区管理等,让学生尽早地接触社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三是各级宣传部门要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更多创作以弘扬劳动精神和歌颂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广泛宣传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
加强中學生劳动教育就是为了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和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劳动素养,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应选取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2020-03-20) [2020-03-26]. http://www.gov.cn/zhengce/2020- 03/26/content_5495977.htm.
[2]宁本涛.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重建的几点思考[J]. 中国德育,2019(4)
[3]钱多. 中学生劳动教育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4)
[4]路宏. 关于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3)
(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神岗第二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