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燕
摘要:逻辑思维在学生的智力发展过程中起到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起学生在核心素养上的发展,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上的成长,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分析的方式来形成对地理现象的规律性认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逻辑思维是指可以将思维内容连接、组织在一起的方式或者形式,通過有效的逻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逻辑思维对于学生的终身成长起到着重要的影响,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能力的养成可以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发现问题并且正确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成长可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促进学生的成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对事物的逻辑认识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因此,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制定出长期的、有逻辑性的计划。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了解每堂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核心素养的观点来设计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学“山地的形成”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但是对于地表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所起到的具体表现还有所不足,因此,笔者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来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准确地描述出子褶皱以及断层的概念,并且可以“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如何产生的,从而让学生了解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同时,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在合作探究中找到搜索水、矿等资源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正确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总之,教师要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之上去设计教学目标,以此来创设具体的教学情景,科学地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潜能。
二、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思考提供“营养”,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之间发生思维上的碰撞,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增强。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创设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表不同的意见,使学生乐于思考和探索,在合作当中促进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综合等思维活动。
比如,在教学“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这一节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合作交流的活动。在学生交流之前,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包括“为什么夏天有很多人会选择到山区去避暑?”、“在农村居住和在城市居住有什么区别?”等等,从而让学生从天气、地理资源等角度来产生表达的欲望。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讨论当中整理出各种观点,最后由各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阐述对主题的看法。这样,首先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出学生的表达欲望,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营造思维交织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灵活运用地理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与抽象的语言相比,地图有着形象、直观和简单易懂的特点,更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问题的空间性、区域性等特征,从而起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使用地理图册、自然景观图、插图等资源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地图的帮助下获得逻辑思维上的成长。
比如,在教学“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章节的内容时,需要让学生掌握等高线的绘制方法。等高线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在高考当中也经常出现,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笔者对等高校的绘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如下:同线等高、同图等距、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等等。在让学生掌握了这些绘制和观察等高线的方法之后,可以为学生的地图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再比如,在教学“城市化”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了中国的城镇化分布地图,让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程度进行分析,思考其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可以将抽象的信息与直观的图像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贯彻落实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高中地理教师要深入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掌握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成长的规律,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进行抽象、判断和推理,使学生可以用地理逻辑思维来理解地理事物或者现象,提高学生看待问题的水平,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荣鑫. 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6.
[2]余鑫鹏.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能力的教学内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本文系大田县2020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TKTZ-2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