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入画:“写”出儿童水墨新意趣

2021-09-10 18:58王淼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审美性水墨画书法

王淼

【摘 要】“以书入画”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益探索。让学生水墨回归本源,抓住“写”之本,在可视的技法“书写性”层面和隐性的审美“写意性”层面不断建立联系,融通合璧,开辟“写”画场域,用学生水墨扮靓生活,“写”出学生水墨新意趣。

【关键词】书写性;审美性;书法;水墨画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9-0040-05

【作者简介】王淼,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8)美术教师,高级教师。

一、“书画同源”——儿童水墨画“以书入画”教学溯源

水墨画和书法历来被视为血肉相连的姊妹艺术。书画会通有其漫长的历史渊源,悠久的表现传统和深刻的本体基础。

(一)同根同源:书画起源相同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依类象形谓之文”“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是造字之原则,亦为书法造型之原则。近人唐兰《中国文字学》称,“文字起于图画,愈古的文字,就愈像图画。图画本没有一定的形式,所以上古的文字,在形式上是最自由的”“象形字往往就是一幅小画”。可见,书画其形近、其源同,“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亦成书画会通的关窍,古来一切书画互通的阐释均源出于此。

(二)同笔同法:书写性表达相同

中国绘画和写字的工具都是文房四宝,一支毛笔用“写”代“画”,皆以线条为“灵魂”,书法以之构成和表现文字,讲求于动静节奏中表现意象与情感;水墨画以之表现物象,讲求体感、质感和量感,赵孟頫爱用篆籀飞白之法写木石,柯九思善用草书、八分之法写枝叶,郑燮惯用草、隶之法画兰竹,黄慎常以草书笔法作花卉画,吴昌硕善以《石鼓》篆籀之笔写梅,黄宾虹善以小篆之法画树枝。元人杨维桢称:“书与画一耳……画法即书法所在。”清代书画大家石涛则谓:“字与画者,其具两端,其功一体。”诸家书画之论,皆一语道破了水墨画和书法在用笔和法度上的天然会通。

(三)同美同意:写意性审美相同

书法入画,进而产生了水墨写意精神,这一书一画之所以能融合在一起,是因为都以“写”为本,讲究骨气、格韵。刘熙载所言:“书与画异形而同品。画之意象变化,不可胜穷,约之,不出神能逸妙四品而已。”书画品第亦步亦趋、交互影响。书画线条的价值在于立意、用笔、形似、骨气、象物,在于其蕴藉于形象取舍中的情感振动、潜藏于内的无限时空感,以及借由细部微妙差异产生的风格趣味之异中深蕴的精神气质与韵味。书法线条在意象性、立体性、情感性方面的探索赋予了水墨更为丰富的意象审美。

二、“写”出水墨新意趣——儿童水墨画“以书入画”教学探析

(一)掌握书“写”技法,笔墨展现功夫

1.“写”出笔法之活。

水墨画水平的高低, “用笔”是一个重要的品评标准, 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就是强调用笔,而这个笔力, 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书法。具体说来就是利用笔墨, 通过书写技巧和运笔方式, 去勾勒和描绘点、线、面这些基本的绘画元素, 从而使得中国画中充满书法特有的美感。石壶先生甚至认为:“中国画应该从整体看是一幅画, 分开看都不是画, 而是书法。”在小学美术《拉根线条去散步》一课中基于书法用笔,设计了“提按使转”的用笔练习:逆锋入纸,把锋藏起来以增加线条厚度;“按”是增大笔对纸的压力,以增大摩擦阻力,产生一种“举步维艰”的感觉,这时就要注意“提”以及“起伏”。一提一按,一快一慢,一起一伏之间给墨留出了下注于纸的时间, 线条必然力透纸背,呈现的状态必然也如铁画银钩般刚健,形成视觉冲击力。我们要注意这个压力非用蛮力使劲下按笔,而是在提中按,目的是让笔锋把力有效地传到纸上。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绞转用笔,绞转笔锋不仅仅能增大摩擦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笔锋像“钢丝绳”一样联合承力,有助于力的传递。另外,绞转用笔使线条中间部分墨色较重,而边缘部分墨较淡且有一种模糊感,就是线条边缘和内部存在这样一种色差,立体感就会凸显出来。线条记录着绘画者的每一次的力量和速度的变化,而每一次变化都可能是心情的波动,这些变化使线条真正具有了书法的力度、节奏和美感。

2.“写”出墨法之韵。

如果说笔法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筋骨,那么墨法则应该是书法的灵魂。“骨法用笔”不能脱离“墨”而单独存在。墨色由浓到淡称为墨阶,可分为五个阶梯,即焦、浓、重、淡、清,一笔下去,便可以呈现出浓、淡、干、湿的效果。至于墨色的具体运用,由于书家自身的性格喜好各异而多有不同,苏东坡喜用浓墨,其谓用墨“须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其书作沉雄酣畅,味醇韵厚;董其昌则善用淡墨,其书作飘逸淡雅,不染俗尘。书法追求的富于变化的用墨方法对水墨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墨色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淡墨给人的感觉有时温和恬淡,有时神秘幽远,有时又让人犹如置身在晨雾丛林之中,静谧清心。例如,在调制淡墨的时候,我们常常用到隔夜的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宿墨”,学生墨盘边残余的墨也好用,调配起来不易过火。在运用淡墨的过程中,用“笔尖蘸墨,一笔画干”的方法。淡墨要边用边调,不宜均匀地调配一种色调的淡墨,这样运用,墨色才会出现一种微妙的浓淡变化。我们作画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让淡墨不断地叠加,以达到层次的丰富。除了墨色浓淡以外,还有焦墨、枯墨、宿墨、湿墨等。我们在水墨画的学习中,一定要对作品的墨色变化给予更多的关注。

3.“写”出章法之美。

书法中的章法是指在安排布置整幅作品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安排的方法,迁移到水墨画中就是我们说的“经营位置”。

首先,穿插与揖让。一件作品上下没有呼应则气息不畅,左右不能映带则孤立呆板,不见穿插则枯燥单调,缺少争让则殊无意趣。水墨下笔之先,心中首先要有一条无形的主线,主線要正,不可欹侧歪倒。如树之干,一切枝叶皆围绕树干呼应争让,映带穿插,以增强和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及内涵。

其次,画面要有虚与实。相对于浓墨,淡墨是虚;相对于留白,淡墨则又为实。如何把握虚与实的关系是创作能否走向更高层次的关键。在实际创作中,往往通过线条的粗细对比,字形的大小错落,墨色的浓淡枯润,布局的疏密、留白,以及加强提按来实现“虚与实”的对比与转换,使作品和谐统一而又节奏鲜明、意韵生动。

最后,落款点睛。水墨画中景物的揖让穿插、虚实留白带给了我们构图美感,可是儿童的作品还缺少灵魂,这种状况的出现,只要稍加点文字作为点缀,即书法落款,就完全可以将整体画面带动起来。落款可分为长款与短款,书画合璧,在水墨画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钤盖上印章,这样的水墨画作品才算完整。

(二)领悟“写”意精神,审美彰显内涵

笔法、墨法和章法,凸显了书法的书写性,是一种可见的法度形式,然而书法成为艺术作品的关键在于其审美高度。书法中的意在笔先,水墨中的意象造型、一气呵成,都把写意精神置于审美核心,使其笔墨在相互照应中体现儿童的真实情感。

1.以“写”为本,理念汇通。

审美要立足传统。早在元代,赵孟頫就系统地提出了书画用笔相同的理论。近现代画家黄宾虹也说“用笔之法,书画同源,言其简要,盖有五焉”,他还总结了“五笔七墨法”。书画在笔墨上的相融性、在章法布局上的关联性、在意境上的互通性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笔墨境界提供了理论支撑。书法、水墨画都是以笔墨语言来塑造物体形象,表达作者内心感受,更要体现写意精神。我们以“写”为本,梳理出书与画的核心关联语汇。(见图1)

[图1 书与画的核心关联语汇][书法技法][书法审美][笔法][经营位置][“以书入画”] [墨法] [章法] [神采] [意象] [品格] [骨法用笔] [墨分五色] [气韵生动] [似与不似] [画如其人] [焦浓重淡轻][计白当黑][提按使转][笔墨相生][得意忘形][自我表达]

2.以“写”为观,审美高古。

南齐王僧虔《笔意赞》曰:“书之妙道, 神采为上, 形质次之, 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绍于古人就是学习古人的书法古意。“古意”的书法观是指书法风貌具有古人的书法意趣、风范、韵味的书法观念。自古以来“古意”的书法观也是历代书法家心摹手追的书法创作理念,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把“高古”作为审美标准。在金学智《书法美学引论·新二十四书品探析》一文中,把“高古”作为对书法品评的原则。因此,儿童水墨画也应具有“古意”,简单地阐释就是以篆隶为本的中锋用笔为指导理念对儿童水墨画实施古意的审美教育。推崇“古意”是传统艺术教育的根基,是儿童水墨画教学立足高古的原则性要求,同时也是传统艺术教育的核心理念。例如梅花、兰花都是水墨画中极具“高格”的题材,它们善于体现水墨点、线、面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书法用笔”的特点。我们首先赏析经典,构建最正宗的“写”意观。王冕画梅花以双勾为主,注重笔尖弹性,金农画梅花有刀刻斧凿的拙味,吴昌硕 “勾梅如临石鼓文”以篆籀笔意入画,鼓气而行,对线条的“质”感进行探索,笔墨融合产生了金石意象。

3.以“写”塑形,形神兼备。

以书入画,要想得其精髓,必须经历“有形”—“无形”—“ 意得”的过程。

(1)形似:开始阶段书法和绘画是没有区别的,画即书,书即画。通过对物象形象化分析,教师要对细节展开拆分示范,让学生掌握传统花鸟画一脉相承的笔墨语言。如梅花的花瓣如同书法中的点,在用笔上特别强调顿笔,以写的状态去画,用好中锋,线条有起有收。枝干的笔触要沉着痛快,墨迹有厚度有力度,找到发力点,写出枝干的苍老质感。例如兰草的叶子是典型的线造型,入笔时笔尖向后方倾斜;行笔时,笔尖慢慢往下按压;收笔时,笔尖慢慢往上抬,笔法虚入虚出,知道根从哪里出,“两笔交凤眼,三笔破凤眼”,写出别具韵味的兰叶。

(2)“忘形”:对于学生而言,在长期学画的过程中往往会养成一些特殊的作画习惯,追求画要像,画要多。而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是“意象”之美。齐白石曾说“太似即媚俗,不似为欺世”,点明了“似”的真谛,并非是表面现象的形似,而是集中概括了精神状态的神似。这是一种艺术启示,即美术创作追求的是一种“不似之似”的艺术形象,这与学生的年龄和绘画表现特征不谋而合。基于“似与不似”的基本思想,在水墨画教学中要做好减法,少用笔墨,化繁为简,使画作达到了一种无法再精简的境界,但同时又表现了丰富的绘画创作内容,提倡构图的简约和留白,为后面的书法落款留有空间。例如在画竹实践中,常常会习惯于这里加枝,那里添叶,从整体上看画面太满,构图的意境难以显现。这时就要让学生学会“忍痛割爱”,思考如何在较满的画面中做“减法”,恰到好处地减枝删叶,以简约美来突显意境,使竹画清秀可掬、卓然挺立。

(3)意得:教師不能只教学生一些表面的东西, 如书写的方式、落笔的顺序,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方式以及如何去理解优秀书画的意义,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培养起独特的美学见解, 从而更好地学习水墨画。学生能够从书法中发现美, 并将发现的美逐步运用到水墨画之中,久而久之一定能够将水墨的意境提升上来,这也是书法与国画教学中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以“甲骨文字画”为例,水墨画以象形文字为载体,注重文字的书写特性,这类作品颇具视觉张力,充分表现了水墨材质的特性。我们还创新文字的游戏,根据书写特性、特点将各种书体进行整合,可以着眼于象形文字的“形象”回归,也可以结构或重组文字,甚至叠加联想。这类作品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文字的认读空间,具有绘画的效果,更拉近了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赋予儿童自由表达的空间。

(三)搭建“写”画场域,水墨扮美生活

学校积极搭建了“写”画场域,融赏、研、展于一体,让富有笔墨功力,传统内涵,儿童表达的水墨作品扮靓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

1.构建“赏”的多维融合空间。

例如,我校以创建“墨香校园、书香校园”为依托,开辟了书法长廊,收录了我国历代书法名迹34幅,风格有行、楷、隶、篆、草等书体,意在重温经典,传承文化。孙晓云女士为书法长廊落成亲笔题词“翰墨传文脉,书道承古今”。历代书法碑刻长廊成为我们水墨学习的重要资源。篆刻装置园地中,三枚古朴雅致的大理石印章装置镌刻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门厅的“儿童书画展厅”是学生水墨作品的展示舞台,小小书画家们的个人书画展定期推出,来校参观的客人老师和家长无不赞叹。“书法碑刻长廊”“儿童书画展厅”“篆刻装置园地”构成了书、画、印三维融合的文化空间,提升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2.组建“研”的小老师团队。

小学水墨画教学不同于纯粹的书法技艺传授,需要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心中既要有学生,又要有书法的核心内涵。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精选书法教学内容。在水墨画教学中还特别安排了“娃娃书法欣赏课程”,学生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讲述书法家故事,介绍书画佳作,先学后教,教学相长,一改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强调与学生一起研究,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双师团队的合作让原本高冷的书法艺术一下子鲜活起来。“以书入画”教学以更贴近儿童,更注重实践,更契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地接近书法,找到传统文化的核心,进而得其根本再迁移到水墨画以及其他艺术学习之中。

3.策划“展”的大数据平台。

学校每年举办娃娃艺术节,邀请书法家进校园,积极策划师生水墨画作品的展示活动,精心布展,凸显书画合璧之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还创新机制,利用大数据,通过“情智墨香”平台搭建娃娃书画圈,上传书画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在线点评,最终按打卡天数和点赞数形成排行榜,以此激发学生们的水墨画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节假日在家的孩子们也能通过线上平台坚持训练,累积成果。“以书入画”教学实践使全校师生、家长组成一个跨越时空的学习共同体,可以随时随地、快捷方便地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书心得,营造了良好的水墨画学习氛围。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以书入画”水墨画教学改变了当下儿童水墨画“消笔减墨”的现象,增进学生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益探索。让书法“写”进水墨画,牢牢抓住“写”之本,在可视的技法“书写性”层面和隐性的审美“写意性”层面不断建立联系,搭建“写”画场域,共同助力,融通合璧,让童心扮靓生活,“写”出儿童水墨新意趣。

【參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许慎.说文解字[M].长沙:岳麓书社,2006.

[3]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M].周远斌,点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5]陈振濂.书法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6]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审美性水墨画书法
神奇的水墨画
当古人穿越到现代水墨画
诗书画苑
浅析《桃花源记》的审美性体现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大众文化视野下《林海雪原》的改编与传播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吴绪经水墨画
水墨画创作课:如果大树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