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喜
[摘 要] 中职“互联网+”家校共育的物质条件和学生、家长的信息技术能力已基本具备,但由于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低,校园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展缓慢,教师使用信息手段进行家校共育的意识不强,家校联系还处于社交阶段。学校信息化发展建设水平,决定着“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深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决定着“互联网+”家校共育的广度,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教师信息化素养是提高“互联网+”家校共育水平的关键。
[关 键 词] 中职;互联网+;家校共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24-02
随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迅速成为各方面追捧的热词。2018年7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宁夏组织开展“互联网+教育”示范试点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由原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渐向“互联网+教育”模式转变,尤其对于中职学校而言,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其课程也由原来的计算机应用向现在的智能家居、物联网等前沿学科转变,相比普通中学,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建设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程度更高、更快,适应能力更强。
2020年年初在“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师生开启了“互联网+教育”网络模式教学,这次网络教学既是对学校信息化实践的一次突击性大考,也为后续发展“互联网+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反思、总结机会。
以笔者所在的县级中职学校为例,本次网络教学中,开学前上级教育部门和钉钉团队合作搭建了智慧校园平台,学校在此平台上构建了自己的组织机构,组建了班级,按照计划安排,开学时如期进行了网上授课与辅导。回顾本次网络教学过程,有值得借鉴、发展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在以后学校信息化建设及“互联网+教育”推进中必须弥补与改进。这次网络教学,也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暴露出了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这次网络教学为研究对象,以笔者所在学校师生为研究范围,总结这次网络教学中家校共育方面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理想的方法,指导学校今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家校共育的方法。
一、中职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与成因
(一)“互联网+”家校共育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
作为一所县镇学校,2020年2月本校共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71人(有204名学生当时正在企业实践实习中),学校在钉钉智慧校园组建班级后,通知班主任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分享班级二维码邀请学生及家长加入,通知下发当天,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加入了班级师生群,少部分家长加入了班级家校群。经学生一传十、十传百的相互告知,不到三天时间邀请学生入班的任务就基本完成,共有1343名学生入群并激活账号,1781名学生家长加入了家校群并激活账号。
后经统计,未入群的28名学生中,有13名学生当时在外地且第一学期开学时流失,15名学生本人没有手机,只有一名学生家长及本人都没有手机,因硬件问题无法开展网络听课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千分之零点七。后经课题组抽取两个班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家里接入光纤的学生占78%,没有光纤但能连接上邻居WiFi的学生占10%,只能利用无线上网的学生占11%,家里没有智能手机的学生占1%(全校唯一的一名家长及本人都没有手机的学生正好在问卷范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即使在农村中职学校,开展家校共育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
(二)中职学校“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技术条件基本具备
经课题组对照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发现,在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信息化水平上,中职学生明显高于普通高中学生。原因之一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并且对学校其他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有带动作用。二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全校开设,普通高中只将计算机作为会考课程,在重视程度上相对较弱。三是中职学生相对普通高中学生课业压力相对较小,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接触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设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无形中就提高了家长的信息设备使用能力,在家长层面,进行家校共育的技术条件也基本具备,很少存在有家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家校沟通、上传学生作业的情形。
(三)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往往决定着教师使用信息化方式的频率。目前,县镇級以下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较低,还停留在能连接互联网,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低级阶段。学校的区域网建设功能不全,没有自己的教学资源,没有网络化、无纸化办公条件,办公与教学都还处在纸质时代。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知识新旧更替快,新知识、新技能、新设备不断涌现,而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班子老年化严重,学校缺乏推进信息化管理的动力,缺乏信息化发展的激励机制,中老年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不高,由于老、中、青年教师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使用信息化的能力参差不齐,学校信息化利用低,信息化建设推进难度较大。
(四)“互联网+”家校联系还处于社交阶段
在网络教学之前,尽管移动办公软件在企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县镇学校的学生及其处在农村地区的家长很少有人知道还有钉钉、腾讯会议、企业微信这种功能强大的办公软件,在很大程度上,腾讯QQ、微信等只是作为社交软件使用。这次网络教学给了移动办公软件一个充分展示的机会,但随着学校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又回到了教室开始上课,风靡一时的移动办公软件又逐渐回归企业,安装在电脑、手机上的钉钉等移动办公软件又做回了当初社交聊天工具的角色,其使用频率远远不如微信、QQ等社交软件,更无法与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相提并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也大都是以微信、QQ的方式进行的,联系的内容也往往限于班级向所有家长发个通知,家长通过群聊或私聊的方式向教师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基本表现而已,至于群发的通知家长是不是看到就不得而知了。所以重要的通知还是沿用“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这样原始的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的,家校联系还处于社交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