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担。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其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强;尤其是县级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堪忧。鉴于此,探讨怎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实用价值。阐述培养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意义,以及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现存困境,并在化解困境基础上提出提高实习实践能力的策略建议。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10-0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教学方向及教学模式都逐渐发生变化。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教学方向从基础理论教学逐渐朝着实习实践能力转变,教学模式区域多元化。长期以来,学前教育都是为社会培养幼儿教师,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新的教学体制下,学前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型人才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呢?尤其是县级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始终处于瓶颈状态而无法提升,更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鉴于此,对县级中职学前教育的实践能力提升进行探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教育意义。
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意义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自然实习实践非常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体现如下。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就是动手能力,定期开展实习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養,逐渐成为社会需求型人才。而且通过实践,能让学生感受到就业的压力,提前感知就业所学技能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通过实践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自身实力。
(二)引导学生适应社会
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能提高就业竞争力,还能引导学生快速适应社会,在实践中实现角色转换,快速从学生身份转化到职业身份。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践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实践能让学生熟练应用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实践能让学生适应社会,为以后就业增添信心,为就业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三)让培养方案更科学
县级中职学校面对的就业渠道相对较窄,而且校园合作效果不明显。因此,开展实习实践活动,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让学校了解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让培养方案更科学化、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学校依据市场所需与企业需求更新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需求型技能人才。
二、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践的现状分析
虽然大多数中职学校比较重视学生实践,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更是将实践放到首位;但是从县级中职学校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践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总体而言,其问题体现如下。
(一)重视度不够,难以落到实处
笔者对县级中职学校深入调查,发现许多中职学院虽然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但是主要是以理论为重,精力重点是放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常常设置许多理论化课程,为学生传授多种理论知识,而实习实践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练习,这种实践效果并不好。通过这种教学,虽然学生脑海中逐渐形成幼儿教学的模拟形式,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会面临各种困难。比如学生讲课时,怎样克服自身羞怯心理,怎样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讲述出来,这些都无法得到锻炼。事实上,这些因素都需要学生在长期训练中进行磨炼,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演讲能力。从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认为中职学生太小,带领实习实践难度较大,常常出现不服从指挥的情况,而且还会承担安全责任;同时县级中职学校资金比较紧张,带领实习实践的教师补助不多或者没有补助,导致教师不愿带学生参与实践。而且还有一些学校及教师认为,中职学生这么小,以后有很多机会进行实践,现在是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实习实践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二)基础知识不扎实,实践流于形式
学前教育教师具有其独特特征,必须要具有极其丰富的专业技能。如要依据幼儿特征及要求,合理开展学前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要掌握扎实的音乐与美术技能;而且日常教学中还要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儿歌,通过唱儿歌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要达到这些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而且涉及面广泛。但从县级中职学校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校学生并不具备这些基础知识。从实际情况来看,县级中职学校因为条件所限,无论是师资教学水平还是实践条件都受到限制,许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教学水平不高,虽然教学中以理论知识为重,但是主要是照本宣科,根本不适合培养学生所需。在教学互动中,极少开展基础的手工技能学习,所开设手工课程都是按照教材内容,丰富性、趣味性明显不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就是完成教学任务,流于形式。
(三)校园合作浮于表面,缺乏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