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荣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德育在中职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于中职学生的要求不再只关注于专业动手能力,对中职生的品格教育也提出了要求。通过分析广西物资学校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探析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開展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德育;广西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06-02
在新形势下,开展创新德育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是学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技术人才的重要保证。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学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开展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德育。
一、加强德育总体部署的必要性
(一)提高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教育,是对其内在修养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课程结构与职业需求吻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学校培养与行业实践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努力构建以实践为取向的课堂教学、以能力为取向的实践教学、以整合资源为取向的协同育人、以素质拓展为取向的第二课堂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提升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突出学校主导性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未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学校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内在修养无疑会受到多方面和多因素影响,但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要突出自身位置,不断创新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与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提升道德品质,不断加强对学校各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德育最直接的就是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教师细小的行为举止都能直观反映出其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三)重视全员参与性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以学校领导为核心、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各成员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领导以管理育人,教师以教书育人,工勤人员以服务育人,分级管理,各部门之间积极协调合作,保持渠道畅通,营造全员参与德育的氛围。
二、紧贴中职学生成长的规律性
中职学生大多成绩不是那么理想,考试失利,有着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尚未养成,无法控制自我情绪等等,各个阶段面临的问题都不太一样。因此进行德育,就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适当选择德育方式方法,科学引导。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学生对德育的认识态度、自觉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育的质量,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是什么,做什么,而是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自觉地思考为什么、怎么做,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把握学生品德成长规律
学生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中职生因中学时期成绩不好、考试失利等可能会自暴自弃,缺乏自信,由于还未成年,心智尚未成熟,存在着逆反心理,缺乏明辨是非能力,自我约束与控制能力较差,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与困惑等等。通过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使德育更易被学生接受,德育工作不断递进提升,学生品德养成渐趋成熟。
(三)激发学生主动性原则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德育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德育过程中,要采取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广西物资学校坚持以激励性为主,催生了一大批文明班级、班级之星等,评优评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意识和进取意识。
(四)丰富学生社团活动载体
德育若是老师一味地说教,学生反而不那么容易接受,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要丰富学生活动,寓教于乐,将德育蕴含在活动过程当中,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陶冶情操,升华思想,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因此,广西物资学校共建设学生社团47个,其中包含实践服务类、专业技能类、兴趣爱好类三大类型。多姿多彩的学生社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动风漫影”广告社团更是入选了共青团中央主编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社团100例》。这些活动中所体现的团队精神,最能叩击学生心灵,其效果远远超过了空洞的说教。
三、提升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当前教育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密不可分,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两者甚至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人才发展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广西物资学校非常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创建。在学校当中评选班级之星以及专业之星,利用学校的特色官网以及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正面引导,广泛发动师生参与其中,从而真正地将心理教育和德育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提升全校师生的归属感,营造积极正面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