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单一地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更要求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环节中,掌握教学关键问题,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设计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关键问题的教学模式。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就将从实际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在基于教学关键问题下,改进性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关键问题;教学设计;改进
前言: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环节中,如果教师和学生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不够重视,认为初中历史与社会仅仅需要在课后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就可以学的很好,从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将会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对历史的学习不够深入,无法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历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有效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以及辨證史观,甚至会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拥戴者。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模式就应当结合教学关节问题进行改进性设计,保证学生能够在关键问题的帮助下,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前教学导入,初步了解问题
对于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就较容易在课堂教学之中出现“开小差”的现象。因此,如果教师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环节中,忽视学生的这一特征,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有效性就较难得到保障,学生也就较难在初中历史的学习环节中,完成对教学关键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出对关键问题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关键问题内容,教师就应当充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上课之前,开展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对教学关键问题的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秦始皇开展大一统基业》并引导学生解决初中历史与社会“历史人物的描述和分析”这一关键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在教学之前,开展教学导入,激发出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在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记录秦始皇事迹的纪录片,引导帮助学生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有初步的认识。此后,教师可以在为学生播放阐述秦统一六国之后所做、所为的视频,帮助学生对秦皇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通过这样的视频,充分激发出对秦始皇这一复杂人物的了解兴趣,充分激发出对这一节课程以及这一关键问题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程的大致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为课堂学习的高效性提供有效保障。
二、课堂探究式学习,理解关键问题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环节中,如果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将会在被动式的学习模式中,无法充分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无法实现课堂内容的有效理解和吸收,也就更谈不上能够理解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核心问题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关键问题,能够解决教学关键问题,教师就应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适当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学习问题主动探究,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深度理解课堂教学知识点,充分提升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保障,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有效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解决教学的关键问题,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这一单元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在本单元教学主体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明之间具有的联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回顾本单元中的各个知识点和主体内容,并将其进行对比和比较,最后得出这些文明都是在水源附近发源起来的。这样的教学焊接中,学生能够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下,完成“古代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和理解,从而有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三、课外调研实践,加强问题掌握
初中历史,虽然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在核心素养和教学关键问题的要求下行,学生需要将历史与学生的生活以及社会相融合,帮助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有效利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相关知识点。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环节中,就离不开课外调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人地观念”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本地的经济是如何协调发展的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这一主题开展社会实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当地的工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充分收集工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带来的促进作用,此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当地的环境发展趋势进行调研,结合工业发展和实际生活,分析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此后引导学生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本地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调研结论。这样的教学环节下,学生能够有效完成人地观念和社会实践这两类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和理解。
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历史观念的重要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是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就应当在素质教育的理论背景下,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进行创新和探索,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学关键问题的导向下,提升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完成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韩峰.指向教学关键问题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7):24-26.
[2]杜根源.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提炼关键问题的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17):151-152.
[3]张建荣.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实效性研究[J]. 文渊(高中版),2020(9):886-887.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