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旧会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需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教学观念,使用更为新鲜、柔和的方式来讲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数学绘本引入数学课堂中,用更为生动、亮丽的画面吸引学生,并借助故事情节呈现数学思想及知识内容,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要点,缓解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畏惧心理,架构感性与理性的桥梁。
关键词:数学绘本;架构;感性与理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7-0020-02
引 言
把数学绘本投入一些较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讲解活动中,会促使学生构建起理性数学知识及感性经验之间的桥梁。这一桥梁的构建,能从根源上降低数学知识学习的难度,让原本更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充分发挥数学这门学科的教育价值。
一、韵味的数学绘本教学
数学绘本大多数是以故事的形式展示数学知识,引领学生进入更为深邃的数学世界的。学生通过阅读数学绘本,可以更好地感受并领悟故事所传递的数学知识及数学情感,从而将画面和理性知识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1]。
例如,在讲解“倍的认知”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小鸡种花生》的数学绘本。在这个绘本图画中,花仙子把六粒花生米分别送给两只小鸡,每只小鸡分到三粒花生米,这两只小鸡在拿到花生之后,很开心地回到家中。第二天一早小白鸡把这三粒花生米当作早饭,全部吃光了。小黑鸡在吃了两粒花生米后,把剩下的一粒花生米种到了土壤里。时间飞速流逝,花生米的种子生根发芽,长出了花生苗。小黑鸡每天给花生苗施肥、浇水、细心呵护,花生苗也结果了。小黑鸡的花生果子从一粒变成了两粒,之后又从两粒变成四粒,四粒变成八粒……如此反复。《小鸡种花生》这个绘本故事让学生看到了小黑鸡具有的辛苦劳作、勤劳的优秀品德。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故事,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这两只小鸡所收到的花生米数量是等同的,所以,小黑鸡种下的花生米果实由一个变成两个,又从两个变成四个……这些都是倍数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可以在数数的过程中,掌握数量的倍数关系。这些较为生动的数学绘本内容所呈递出来的数学故事内涵也尤为深刻,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数学绘本不只是一本單纯的故事书,教师还需要挖掘数学绘本的内容,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透过数学绘本故事更好地感知并领悟数学知识[2]。
二、灵性的数学绘本教学
小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都比较强,学生通过阅读数学绘本,可以更好地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同时激发出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还在发展中,其会受到语言、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及限制,不能使用语言来精确地表示自己的内心想法及感受。将数学绘本投入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学生表述内心想法,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量[3]。教师需要合理地使用数学绘本,让学生较为精确且简洁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同时利用绘本,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厘米和米”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家在哪儿》这一绘本。绘本内容为“厘米”和“米”分别是两个漂泊在外的小精灵,“厘米”和“米”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多大了,可以在哪里居住,这两个小精灵到处漂泊流浪。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绘本教学,让学生发挥联想及想象能力,进行自主化的创作。一些学生会把“厘米”和“米”这两个小精灵放到米尺里边,把米尺当作这两个小精灵的家,还能够在这个家中确定“米”和“厘米”的长度。还有一些学生会把这两个小精灵放到跑步竞赛中,在这两个小精灵飞速奔跑时,学生发现“厘米”这个小精灵迈的步子会比较小,但是“米”这个小精灵的步伐却比较大。教师利用数学绘本,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数学知识,还可以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让学生使用其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更为简洁、明确地刻画出绘本的内容。
三、色彩的数学绘本教学
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数学知识。我们通过实验调查了解到,小学生对于颜色及绘画的敏感度会比较强。所以,将数学绘本投入教学活动中,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缓解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不适感。学生在翻阅绘本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绘本就如同带有色彩的数学教学模式一般,可以让学生放松警惕,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戒备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较强的亲切感。特别是处于低学段的学生,其会关注一些颜色较为艳丽且画面较为优美的绘本。因此,教师应利用数学绘本,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接受数学知识[4]。
例如,在讲解“比一比”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制作体育节颁奖的有声绘本。先安排两位小学生站在班级的队伍中,其队伍的排列顺序应以由低至高为主,第一个小男生的个子要矮一点,后面的个子要逐渐增高。此时,主持人宣布个子较矮的男生得到了100米短跑的冠军,高个子的男生得到了100米短跑的亚军。在音乐响起来之后,这两个小朋友走到了领奖台上,矮个子的男生反而比高个子的男生还要高。这时教师询问学生:“同学们,到底哪个才是原来最高的呢?为什么在颁奖台上矮个子的男生看起来会比高个子的男生还要高呢?”学生在这种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感知数学知识。这会缩短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将这些较为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演变成为色彩斑斓的绘本内容。这样学生便可以更好地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
四、思考的数学绘本教学
所有的绘本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与其他数学教学模式相比,绘本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直观思维发展需求,可以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绘本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实现从画面的感性触动到数学问题的理性思考。
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这一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正方体、圆柱体等多类图形的特征,教师可以使用绘本故事《我们一起去旅行》。该绘本主要讲解的是图形想要去旅游,如何行走才会变得更快呢?这些图形讨论了一下,它们认为搭建一个小型车辆,让车辆带着自己前进会走得更快。那么怎样搭建这个车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一问题。在这一趣味性较强的故事绘本中,学生的思维、情感受到了冲击及影响。依据故事情节的演变,学生能够逐渐地认知不同图形在生活中的用处。在利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学有所获,进而体现出数学绘本的应用价值[5]。
结 语
在讲解数学知识时,教师若仍旧使用传统的说教法进行知识的讲授,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及热情,还会加大教学的难度。所以,教师需要将数学绘本引入其中,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选择相适宜的数学绘本内容,借助绘本中的情景进行教学,让形象画面的感性和数学思维的理性更好地连接在一起。这会使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变得更强,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感性和理性始终保持良好的连接状态。
[参考文献]
乔安英.以“学”为本,以“长”为乐: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9(05):11-12.
林永胜.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12):40-44.
肖其兰.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1):27-29.
韩瑞.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校园英语,2014(11):09-10.
温继慧.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考试周刊,2012(20):22-24.
作者简介:朱淑云(1982.11-),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