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红色资源 培养红心向党少年

2021-09-09 19:32张新强李步敏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8期
关键词:旧址剧团校友

张新强 李步敏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位于武汉市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是湖北省示范高级中学,荣获“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绿色学校”等称号。学校由张之洞1903年创办的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发展而来,1912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中学,1938年并入湖北联中并迁到湖北恩施,1946年迁回武昌昙华林,1955年更改为现名。学校现有学生1500多人,教师160多人,其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近70人。学校秉承“让学生生机勃勃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形成“文理并重、优质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全体教职工恪守“博文约礼”的校训,坚守“多元育人颗粒归仓”的办学初心,培养“先贤引路修身报国”的优秀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简称“三厅”,成立于1938年4月1日,郭沫若任厅长,受时任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直接领导。“三厅”旧址坐落在学校东区,是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三厅”是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是抗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政府机构,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

红色印记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这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一次次回蕩在昙华林上空,回响在武汉市第十四中学(下文简称“十四中”)校园里。这首反映抗战历史的歌曲便是诞生于“三厅”。

挖掘学校历史,锻造红色基因

经过武昌区政府各级部门协调和论证,“三厅”旧址维修、周边整治、纪念馆布展三期工程于2018年开工,经过3年建设,2021年6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纪念馆落成开馆,郭沫若之女郭平英,周恩来之侄周秉和,田汉之孙、欧阳予倩外孙欧阳维,夏衍孙女沈芸,“三厅”演剧二队队长瞿白音之子瞿向明等“三厅”成员家属及后人出席开馆仪式。

“三厅”旧址纪念馆落成开馆之后,成为武汉市红色教育基地。以“三厅”旧址纪念馆建设为重点,学校打造了两条红色大道:郭沫若路和陈潭秋路。

在郭沫若路上,学校设置了6个时间界碑,对应7件历史事件:1905年同盟会成立;1911年武昌首义,十四中有近百名师生参与;1912年,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成立,这是民国时期湖北省第一所公立中学,为民主革命培养了陈潭秋、杨学诚等一批优秀人才;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召开,武汉地区代表董必武和陈潭秋都是毕业于十四中;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十四中学生何功伟是运动领袖之一;1938年“三厅”成立,办公地点设在十四中校内;1938年湖北联中西迁恩施。郭沫若路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诠释了十四中师生在历史发展中“铁肩担道义”的风貌。

陈潭秋是湖北省立第一中学首届毕业生,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在陈潭秋路上,学校设置了一面烈士墙,展示了以陈潭秋为代表的为革命事业牺牲的8位中共党员的名言和事迹。他们分别是1912级校友陈潭秋、1919级校友曹振亚、1920级校友娄敏修、1924级校友王达强、1930级校友杨学诚、1933级校友何功伟、1935级校友陈以文和1937级校友张国维。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无论在多么险恶的革命环境中,这8位烈士都保持党员本色不变,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谱写了十四中“热血铸忠诚”的精神。

创新德育课程,传承红色精神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发挥校内红色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利用班会、团会、团课、黑板报、国旗下讲话、“一二·九”红歌会、运动会等途径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充分发掘党的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地质学家李四光,院士彭少逸、陈庆宣、胡正寰,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等人的先进事迹,将其列入德育课程。学校充分利用重要节点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包括清明节纪念烈士校友陈潭秋、何功伟、杨学诚等,国庆节参加昙华林社区升旗活动,每年开展“一二·九”红歌会、“阳光义卖”“校史讲座”“大师大讲堂”等,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先贤引路 实践育人”德育品牌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创新举措。

学校每年举办“一二·九”红歌会,师生全员参与,高唱红色歌曲。除自选红色歌曲外,每个班必唱《在太行山上》。《在太行山上》歌曲的词作者是桂涛声,在山西,他受抗日热情的鼓舞将词写在香烟盒上并带到武汉。在武汉“三厅”,由冼星海作曲,周恩来、郭沫若、桂涛声等首先将此歌唱出来,随后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极大地鼓舞了各地人民的抗战精神。学校传唱这首歌曲,就是在传承抗战的红色基因。具有抗战红色基因的歌曲还有《湖北联中校歌》,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必唱曲目。“莽莽江汉,自古称雄,亡秦三户建伟功。日月骤暝,烟雾朦胧,抗战建国诞联中。巍巍黉宫,岭叠山重,莘莘学子弦歌一堂坐春风。扫荡瑕秽,恢复光荣,奠定邦国,复兴民族跻大同。”这首歌曲,道出了十四中师生坚定的抗战心声。学校每年组织一次课本剧展演,展演方式不尽相同,有时分班进行,有时分年级进行,有时全校进行,但是剧目《放下你的鞭子》《雷雨》等是必选表演节目,因为“三厅”下属宣传单位里,既有抗敌演剧队,也有“孩子剧团”。“孩子剧团”于1937年9月3日成立,团里的孩子有一些是来自难民营的孤儿,吴新稼是党组织选派的第一任团长。上海沦陷以后,他带着21个孩子,其中最小的才8岁,从上海坐船、步行、搭便车,一路演戏一路歌唱,历时一个多月到达武汉,后来到全国各地演出。到1942年,“孩子剧团”行程16000多千米,足迹遍布57个县市,演出500余场。文学家茅盾曾经赞扬“孩子剧团”是“抗战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学校组织学生再演“孩子剧团”曾演过的剧目,让学生铭记这段历史,进一步树立爱国、强国的理想信念。

搭建共享平台,赓续红色血脉

“爸爸,我带着孩子来看您了!”站在“三厅”“孩子剧团”雕像前,69岁的吴骅老先生轻轻抚摸着爸爸的雕像。2021年6月,抗战时期“孩子剧团”首任团长吴新稼的儿子带着外甥来到“三厅”旧址,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当学生问吴骅为啥把“孩子剧团”叫“奇花”时,吴老深情地说:“他们跟你们年龄差不多,还是孩子啊,本应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他们却有着这样奇特的经历。虽然了不起,但不是这么小年龄该有的‘风景’。”

学生又问到,为啥千里迢迢带着外甥来重走烽火路,吴骅说:“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好像都忘记了那段历史,“孩子剧团”成员年龄那么小,就有那么强的爱国情、报国志,我们应该要继承。来到实地拜访,一是有仪式感,二是更有情景感。我也希望大家在读书之余,要多多出门实地考察,用双手去触摸社会,融到社会中去,这样才能真正有担当、有作为。”

“三厅”旧址纪念馆落成开馆后,学校接待了来自武汉市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寻访团队,有武昌区教育系统青年干部,有武昌区各级行政机关党委机关干部,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有襄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成员,有佛山市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在“三厅”旧址纪念馆举行了迎接“五四”青年节暨党史学习教育展示活动,教师为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团课《十四中学子的责任担当——走近青年陈潭秋》,学生演唱了歌曲《在太行山上》。一节团课、一首红歌回忆一段历史,见证一段传奇,弘扬红色精神。

猜你喜欢
旧址剧团校友
油画
延安发布实施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办法
关于做好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保护修缮的思考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校友资源开发管理智慧系统初探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