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与新闻传播类 研究生培养的探索*

2021-09-09 02:55刘小琦汤林峄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硕士青年教师研究生

刘小琦 汤林峄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近几年,由于考生自身发展需要、就业压力过大、高校扩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增加52万人,增幅达到21.8%,研究生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1]因此,当下的研究生教育成为日益重要、亟待解决的命题,而研究生导师队伍,特别是其中的青年教师群体又成为重要的一环。此外,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同样不可或缺,而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是推动高校整体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就新闻传播学科而言,媒体的创新发展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业态,也给传统的新闻教育带来了冲击。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或不断扩招,部分院校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导致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在硕士研究生层面问题尤为凸显。以硕士研究生就业时的尴尬处境为例,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招聘侧重于博士层次,而企事业用人单位综合专业技能、薪资、年龄等因素考量则更倾向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这对我国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对新闻传播学科的青年教师(导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问题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其目的是解决现代社会职业实践与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现实矛盾。[2]第一批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校有48所,十年间全国招生院校和招生规模都有了成倍增长。2018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新增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已有二级学科新增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新增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已有二级学科新增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0个。另外,新增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3]发展如此迅速,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具体而言,可以从招生计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招生计划

对我国第一批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48所院校进行信息挖掘、统计及整理,汇总各院校官方网站信息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考研网等国内专业考研信息网站的公开资料,以能够收集到确切数据的31所院校为对象,汇总其近三年的计划招生人数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可知,2018年至2020年,31所院校中有10所增加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标,人数由1331人增加到了1433人,总招生计划的占比由2018年的59%上升至2020年的62%。与之相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比重由2018年的41%下降至2020年的38%。由此可见,我国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在向“专业型”倾斜。

表1 31所院校新闻传播类硕士生招生计划统计(单位:人)

与此同时,新闻传播类考生报考“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比例也在发生着变化。“研招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显示,以中部地区新闻传播学科相对发达的湖北省为例,2015年湖北省“专业型”硕士报考人数与“学术型”硕士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型”硕士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统计结果见图1)。

图1 湖北省2015—2019年报考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人数对比图(单位:人)

因此,无论从报考人数还是计划招生人数来说,“专业型”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和社会的认可。面对如此快速的增长势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更应进一步完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否则,可能会导致学校资源的浪费和培养质量的下降,研究生也会在就业时面临尴尬的境地。

(二)培养目标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设置方案已明确界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4]从培养目标来看,“专业型”学位注重实践与专业技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术型”学位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

因此,培养目标的制定清晰明确,但由于新闻传播类学科自身的特征,国内各级高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具有相似性,极个别地方院校新近开设的新闻传播院系或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上缺乏科学严谨的调查论证,盲目照搬一些老牌新闻学院的思路与做法,导致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竞争力。[5]其实,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新闻教育规模扩张过快的弊端。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培养经费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培养目标进行适当调整。

(三)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由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课组成,占到总学分的85%左右,“专业型”硕士还需要进行专业实践,部分院校对跨专业的学生还要求补修本科课程。2018年,全国新闻与传播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核心课程名录,将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研究等课程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核心课程。然而,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仅有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根据不同研究方向设置了至少10门选修课。

不少本学科的专家学者提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误区或通病,主要表现为不能厘清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学科对象和研究范围相互混淆,缺乏正确的研究范式,尤其是新闻学、传播学二级学科属性和专业特点趋同,课程设置重复率98%以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重复率更高。[6]有些院校的“专业型”硕士课程沿袭了“学术型”硕士课程的设置,实践课程偏少,一些偏重学术研究的课程可能并不适合“职业型”人才培养方向,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没有经过深入研究和论证。

此外,大部分院校新闻传播学主要分为新闻学和传播学方向,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不区分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硕士学制为3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多数学制为2年或3年,并且还要进行专业实习,毕业考核方式以学位论文为主。由此可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不仅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师资结构

在师资结构层面,目前高校聘任制度越来越严格,以博士学位为准入门槛,这也使得高校新闻院系高学历教师数量在不断增长,他们不仅是科班出身,不少人还有海外留学经历,这些新进的青年教师逐渐成为了师资队伍的主体,这既是学科发展的资本,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这些青年教师一般是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的科研能力很强,但在新闻实践方面经验略显不足,在教学领域可能会照本宣科,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科与法学、哲学、历史、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青年教师受高学历带来的细分专业的限制可能更强,在面对交叉学科和专业会通时知识和能力有所欠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双导师制”在新闻传播院校中得到普遍推广,不少高校聘请传媒一线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或业界导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他们的身影或多或少有所缺位。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依然主要由校内导师培养,业界导师对学生缺乏实际有效的指导,与学生的交流有待加强,其考核机制尚待完善。

二、青年教师与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重困境

在媒介融合与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生产机制的创新使传媒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对新闻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故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也面临着人才培养的困境。其中,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人才后备军的摇篮,其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质量。就青年教师群体而言,由于新闻传播类硕士教育的快速发展,各个院校引进了大批青年教师,他们年龄大多不超过40岁,入职时间较短,拥有初、中级职称,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与理论水平。但是,青年教师对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陷入了困境,大多面临教学与实践、科研,专业素养和社会认同度等方面的问题。

(一)研究生教学与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国内高校聘任制度基本上以博士为基准,有些甚至要求本、硕、博均为“985”“211”高校或有海外留学经历,对第一学历、年龄、科研成果做出了细致的规定。诚然,这对提升师资力量和学校科研水平固然有帮助,但也会将具有新闻从业经历和扎实业务能力的实践型人才拒之门外。在美国高校中,83%的新闻传播教授都有着从业经历,新闻从业经历而不是博士学位,才是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先决条件。[7]

由此可见,高学历人才对培养新闻传播类“学术型”硕士更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对于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型”硕士来说,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指导,没有实践经验就像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教官,带不出实战本领过硬的战士。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在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一届五次理事会暨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上表示:“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以新闻实践缺少学理为由,轻视或鄙视新闻实践。课堂上呈现出的是有些教师要么在夸夸其谈各种高深莫测的理论体系,要么照本宣科地宣讲别人撰写的新闻教材。”[8]可见,没有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对新闻行业犹如雾里看花的教师,在教学上往往力不从心,学生也会听得无趣。

同样,复旦大学童兵教授也认为,现在的新闻机构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有较好的文化功底,又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现在新闻传播教学岗位的教师们,很多都是欠缺广泛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9]可见,教学实务环节薄弱的问题成为了新闻传播教育中突出的问题。当下,高校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学的主体,其中部分人缺乏新闻实操能力,导致教学与实践割裂,束缚了新闻教育的革新。

此外,本学科已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研招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显示,从报考专业分布来看,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报考人数居前十位,其中有21.8%的考生是跨专业考研(详见图2)。由于新闻传播跨考的专业不限,其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面对如此庞大的招生规模,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硕士不是本科的延长,要让本专业学生的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更上一个层次,跨专业学生注重学科融合,掌握新闻传播基本专业技能。

图2 研招网2019年考研报考专业与现专业调查结果

因此,新闻传播类硕士在读期间不仅要完成课程的学习,还要兼顾实习与毕业论文,时间紧,任务重,尤其对于跨考学生来说,还没有熟练掌握新闻专业技能,就被推向就业市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很难得到培养,致使毕业后从事新闻传播的实际工作,往往底气不足,与用人单位期望值相去甚远。[10]毕竟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具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多数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是大中型媒体集团、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新媒体策划、行业编辑等,这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实用型为主。然而,目前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往往“重学轻术”,学生业务实践训练过少,导致传媒行业对硕士研究生的认同度不高。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焦虑与专业素养

高校教师群体,特别是青年教师,具备高学历,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属于社会精英群体,有着羡煞旁人的身份象征。但是,在光环之下的他们也顶着巨大的压力,例如科研项目申请难、教学质量评估难、职称晋升通道拥堵、生活压力大等,“青椒”成为网络上高校青年教师的自嘲,暗含着该群体的焦虑与困惑。

高校青年教师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如果想要上好一堂课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用于科研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然而,教师职称评定主要与科研成果挂钩,这影响着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导致他们失去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向科研,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人民日报聚焦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读懂青年教师的“诗和远方”》一文中,某高校老师坦言:“现在给学生上课就是个良心活,大家心里都清楚,最和自己切身利益和前途挂钩的就是职称。现在上一堂课也就20多块钱,很多人就把教学当作副业,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发论文、拿课题、评职称上,这也是一些青年教师私底下所说的生存法则。”[11]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首先要教书育人,但是在职称晋升、教师聘任、岗位考核、基金申请等标准中,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出版专著等成为了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学情况鲜有提及。课教得好的老师口碑会在学生中流传开来,但是难以进入官方评价系统,实际的教学质量得不到合理的评价。此外,青年教师入职不久,处于教师成长的生存阶段,生活与工作、教学与科研之间往往难以取得平衡。一方面,学生希望青年教师注重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又希望青年教师多出科研成果,在压力和负担之下,教学与科研的取舍让青年教师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此外,虽然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较高,但行业与学科的新发展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文、史、哲等传统学科,新闻学发展历程较短。起初,部分院校是在文学院、中文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中文院系里组建一支队伍来教新闻传播学,形成了以中文教师为主的师资结构。原先教文学史的改教新闻传播史, 教文学概论的改教新闻传播概论,教文学创作的改教新闻传播写作。[12]教师缺少新闻实践经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这种传统新闻教育已不能满足新闻传媒业界的需求,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加强。

本世纪以来,新闻传播业界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理念,高校作为培养新闻储备人才的重要力量,也不断进行着调整。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了通识教育与科际整合。例如,厦门大学有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等课程;暨南大学有融合新闻报道、数据挖掘与应用、危机传播等课程。

媒介技术的进步使新闻传播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的教育体系。不少青年教师从本科到博士都是新闻传播专业,科班出身的他们掌握了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与科学研究方法。但是,在新增的融合课程,如健康传播研究、传播法律与政策等领域,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则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这些新兴课程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从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到青年教师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学科的特殊性,既要求注重理论教学又强调实践教学,这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完善师资结构,提升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要从宏观层面建立多元考核体系,也要从中观层面建立实践平台,从微观层面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力求通过培养青年教师群体来多层面促进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一)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机制是衡量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并为教师的职称评审、薪资报酬、岗位聘用提供依据。在现有的师资结构中,既有来自学界的理论课程教师,又有来自业界的实践课程教师。不同类型的教师各司其职,在教学中履行着不同的职能,对于其的评价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理论型教师有深厚的理论修养,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专业型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带给学生最前沿的业界动态,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成为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新闻学院,其教育模式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标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密苏里方法”。密苏里新闻学院对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实行双轨制。在教师的考核、晋升方面,实践型教师考核看重其业务能力和实践成果,只要满任期一年,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就可评定专业实践教授。而理论型教师则需要每年都发表规定篇目的学术论文。[13]

我国也借鉴了“密苏里方法”,不少院校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实行分类考核,对理论型教师的考核以科研成果为核心,对实践型教师以实践成果作为考核指标。同时也应该增加实践指导在教学中的比例,以及教学质量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对于业务水平高、指导研究生成绩突出的校外导师可长期聘请作为硕士生导师,并且享受与校内导师同等的权利。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促进新闻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多背景的师资力量

在我国新闻教育的早期,有报馆办学、报人授课的传统。北京大学聘请著名报人邵飘萍、徐宝璜担任课程的教学工作。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学界同样十分注重与业界的交流,选派教师去媒体兼职,聘请业界精英到高校任教,学界与业界形成良性互动。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师资力量以学术型为主,相对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高校新闻院系培养的学生开始“偏科”。

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14]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开辟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新领域,总结推广互聘交流“千人计划”经验,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加大力度、拓宽广度、发掘深度,深入开展新一轮互聘。[15]各高校与新闻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互聘制度,充分发挥受聘人员的优势,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实践教学。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都在于加强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合作,现在多数高校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的指导模式,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业界导师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因此,在完善多背景师资结构的同时,应该明确导师的职责和权利,发挥导师在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三)搭建青年教师教学实践平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基本完善,研究生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16]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本学科青年教师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搭建青年教师教学实践平台显得十分必要。

中国传媒大学就非常重视与业界保持交流合作,关注青年教师的实践工作。在《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暂行办法》中,对年龄在40周岁以下,尚未有业界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提出了要求,其必须参加至少半年以上的专业实践,实践期间学校发放的各类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绩效工资由本单位发放。对无故不参加专业实践的40岁以下青年教师,学校将不予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7]中国传媒大学已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台州广播电视教育总台等多家媒体单位建立起了长效互动机制。

中国传媒大学的经验值得推广,高校通过搭建教学实践平台,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让他们参加媒体实训,有利于他们深入了解业界最前沿的动态,扩大专业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通过专业实践,青年教师获得鲜活的案例,丰富理论教学,提升了教学能力;论文的写作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理论思考的深度又有现实针对性,实现了实践教学平台推动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双赢。

四、结语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专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其人才培养目标也面向全媒体人才转变。毫无疑问,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既要将“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区别开来,又要与本科、博士层面区分培养层次。在这样的背景下,师资力量,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中国传媒教育的核心。如何完善师资结构,在此基础上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硕士研究生成为了新闻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目标。

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问题、青年教师群体的困境及针对此问题所提出的解决路径,都是实践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等,这些都需要青年教师群体不断探索和夯实自身实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促进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进步,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硕士青年教师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