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祎
【摘要】古诗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文字版本。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选入的《山行》《赠刘景文》《望洞庭》等诗,流传甚广,版本不一,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会产生困惑。本文分别对这三首诗中较为典型的异文进行梳理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探讨教材对这几处异文的取舍,兼谈教学中应如何看待古诗异文现象。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异文
古代文献中的“异文”,简单来说,就是指同一作品中局部文字不同的现象。古籍在长时间的流传和反复刊印中,由于各种原因,文字错讹、改易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中选人的杜牧《山行》、苏轼《赠刘景文》、刘禹锡《望洞庭》等唐宋名家名篇,都有不同的文字版本,这些文字上的差异,近年来也引发了不少师生、家长的关注和疑问:为什么同一首诗,在其他书中看到的,或是在网上查阅到的,与教材中的文字版本不同?究竟哪一个版本才是正确的?为了帮助教师更深入地把握教材内容、更准确地在教学中释疑解惑,本文试对这三首诗中的异文情况分别作一梳理,并从版本、诗意等多个角度分析统编教材在这几处异文上的取舍缘由。这三个例子情况各异,但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分析这些“高频问题”,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对古诗文中的异文问题形成更清晰、理性的认识。
一、“白云生处有人家”还是“白云深处有人家”
当一首古诗有多个文字版本、须要取舍的时候,首先要看是否有充分的文献依据,并权衡其优劣。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说,版本依据首重作者别集,即作者个人作品的汇编,其次参考选编或引用了相关作品的其他文献,如总集、类书、方志、诗文评等。杜牧号樊川居士,其别集有两种重要版本,一是《四部丛刊》影印的明翻刻宋本《樊川集》,一是清嘉庆年间德裕堂刊刻的清人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翻检这两部文献,《山行》一诗的第二句均作“白云生处有人家”。此外,宋代著名类书《全芳备祖》、宋人洪迈所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以及清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等文献中,收录《山行》一诗时亦作“生处”。
就普通读者而言,上述诸古籍版本恐不易得,使用起来更为便利、直接的,是相对通行、可靠的今人整理本。这些整理本往往会以质量较优的古籍版本为基础,同时广校他书,综合各家之长,并审慎保留异文、他说,可资参考。《樊川文集校注》(巴蜀书社,2007年)、《杜牧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等,都属于此类。查阅这两部书,《山行》的第二句俱作“生处”。可见教材选用“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一版本,是较为可靠的。诚然,“白云深处有人家”的版本,也并非空穴来风,像宋代的两种重要类书《事类备要》《事文类聚》,明人所编的《石仓历代诗选》《唐诗品汇》等知名诗歌选本中,都写作“深处”。但就本诗而言,相较之下,仍以“生处”版本价值更高。
除了比较出处,教材在选择版本时,也考虑到诗意是否融通。“生”为动,“深”为静,“生处”或“深处”,在单纯串讲诗意时虽可两通,但论意境、韵味,二者仍有不同。从古至今,论诗者往往认为“生”字更佳,最典型的说法当属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的论断:“杜牧之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亦有亲笔刻在甲秀堂帖中。今刻本作‘深,不逮‘生字远甚。”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中收入《山行》一诗,亦于“生”字下注云:“一作‘深,皆通。但‘生字有动感,意更佳。”根据清代学者何焯的说法,“白云”即炊烟,与“晚”字相衬,“有径则有人,字字相生”。按此理解,用“生处”而非“深处”,更是在情理之中了。不过,读诗讲求体味,也不一定要将“白云”严丝合缝地等同于炊烟。原本云和烟就有相似之处,将云起之貌与炊烟袅袅并提,古人诗中固已有之。宋薛蜗《山居》诗:“阴壑生暮寒,白云如炊烟。”又范成大《归州竹枝歌》:“西山炊烟连白云。”《山行》一诗中,诗人于寒山石径上远望,只见白雾缭绕,房舍掩映其间,“生处”用在这里,增添了一分似有还无、若即若离的缥缈之感,顿使画面更加生动,意韵也更为丰富、立体。至于诗人看到的究竟是真正的白云还是炊烟,倒已无关宏旨了。
二、“最是橙黄橘绿时”还是“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诗集传世版本众多,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查苏集诸本,《赠刘景文》一诗的最后一句,作“最是橙黄橘绿时”的较为多见:就古代版本而言,有明成化本《苏文忠公全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施注苏诗》、《四部丛刊》影印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等;今人整理本,则有《苏轼文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11年)、《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清人王文诰辑注本《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等。此外,《宋文鉴》《事类备要》等书引用该诗时,亦作“最是”。至此,文献证据已较为充分。
不过,中华书局1982年版《苏轼诗集》中,点校者于“最是”一句下出注称:“原作‘正是。今从集甲、施乙、类本。”可见“正是橙黄橘绿时”这一异文,也存在于苏集的版本系统之中。此外,作“正是”者,还见于清查慎行《苏诗补注》以及《诗林广记》《事文类聚》《两宋名贤小集》等书。而教材最终选用“最是”而非“正是”,在版本依据之外,还结合相关人物的生平行迹,作了更深一层的考虑。
《赠刘景文》一诗,为元祜五年(1090年)苏轼知杭州时所作。从题目可知,这首诗是苏轼送给友人刘景文的作品。清王文诰评《赠刘景文》一诗云:“此是名篇,非景文不足以当之。景文忠臣之后,有兄六人皆亡,故赠此诗。”刘景文,即刘季孙,字景文,为北宋将领刘平的小儿子。刘平其人,史载其“刚直任侠,善弓马,读书强记”,颇有领兵之才,曾力抗西夏李元昊,终不敌被擒,埋骨异乡。刘平有子数人,大多早逝,于后世稍有名气的也就是刘季孙一人了。元祜五年前后,刘季孙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司,与苏轼在杭州交往甚欢。苏轼感慨其出身忠义名门,“笃志力学,博通史传,工诗能文,轻利重义,虽文臣亦未易得。况其练达武经,讲习边政,乃其家学。至于奋不顾身,临难守节,以臣度之,必不减平”,如今年事渐高,却始终沉沦下僚,“年已五十有八,虽备位将领,未尽其用”(苏轼《乞擢用刘季孙状》,《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因此写了这首诗来勉励他。诗的开篇写“荷尽”“菊残”,描绘出一幅深秋至初冬的肃杀之景,但诗人随之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扫秋冬的清冷气氛,点出此时虽花谢枝残,但同时也正是收获的时节,是一年中风景最好的时候,以此来鼓励友人:虽然已经年近六十,但为时未晚,仍可成就一番事业。结合这层意思来看,“正是”与“最是”相较,后者在语气上显得更加笃定,表达的情感也更真挚、豐沛,更能体现出诗人对朋友的热情勉励之意。
若再深究一层,写作此诗时,距离乌台诗案已逾十年,苏轼本人也已经五十五岁。这首诗既是苏轼对友人的鼓励,但同时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生平遭际的感喟,何尝不是他狂放达观的人生哲学的体现呢?由此看来,“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句,意蕴深远,读后余音不绝,若用“正是”,虽语意相类,不免略显平淡了。
三、“遥望洞庭山水翠”还是“遥望洞庭山水色”
前文讨论的两句古诗,各自只有两种不同版本,可以说情况相对单纯。而刘禹锡的《望洞庭》,异文则更为复杂、多元。
刘禹锡别集存世数量较多,“流传至今的抄、刻、校本约三十余种”,其宋刻本亦可分为两支(《刘禹锡集》点校说明,中华书局,1990年),版本较为繁杂。今人整理本中,以卞孝萱校订的《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和瞿蜕园笺证的《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两种较为通行可靠。二书均以“遥望洞庭山水翠”为正文,并在校记中说明了几种异文情况,有“山翠小”“山翠水”“山翠色”等。此外,从他书引用情况来看,《万首唐人绝句诗》《舆地纪胜》《事类备要》《事文类聚》《全唐诗》《洞庭湖志》等文献中引用《望洞庭》一诗时,均作“山水翠”;而《韵语阳秋》《诗林广记》《明一统志》《骈字类编》等书中,则出现了“山水色”“山拥翠”“山色翠”“湖水面”等诸多版本。这些异文中,有的可能是因字形相近产生的,如“山翠小”和“山翠水”;有的可能属于倒文现象,如“山水翠”和“山翠水”、“山翠色”和“山色翠”;还有的可能是递相演变而来,成因更加复杂。对古代文献来说,文字有讹、脱、衍、倒,实属平常。教材既汲取了今人整理本的成果,也比较了上述诸异文所见文献的版本高下、出现的次数多寡,最终选择了“遥望洞庭山水翠”这一版本,可以说是比较审慎、可靠的。
有的读者提出,“遥望洞庭山水翠”和其后一句在语意上存在矛盾:山水如果都是翠绿的颜色,怎么还能说“白银盘里一青螺”呢?似乎说“遥望洞庭山水色”才更加合情合理。实际上,“山水翠”在诗意上并不是不能讲通,也不一定只有唯一的解读。比如,苍翠的远山倒映在湖面上,使湖水呈现出青翠或深碧的颜色,远远望去,被月光照射到的广袤湖面则像银盘一样,与湖中的青山相映成趣。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根据《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故训汇纂》等,“翠”字有一个义项为“色调鲜明”。刘禹锡诗中的“山水翠”,可能意指山水色调鲜明,接下来的“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则精当地描述了其色彩对比:如镜的湖面反射着月光,远远看去,一片银光闪闪,湖山相依之景,正如白银盘中托着一只青螺。无论怎样解释,都于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及营造的意境无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句诗的异文如此多样,也有可能与古人所持的不同理解有关。读古诗时,不应讲求字字对译,而是重在整体感受和体味。所谓“诗无达诂”,如果囿于一字一句,拘泥于寻求所谓唯一的正解,则不免舍本逐末、流于皮相。
古诗中的异文是否有对错之分?诚然,有些异文缺乏可靠的版本依据,存在讹误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也有很多异文是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的,属于流传过程中极易出现的版本不一的现象。遇到此类情况,统编教材在编写时往往会参考多种资料、考虑多方因素,最终择取其一、不出两说,这样既能为广大师生提供相对可靠的文本,又能避免多種说法并举给教学、学习带来不必要的混乱,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合理、符合学情的操作方式。在小学阶段,师生可以按照教材提供的版本学习、积累古诗词。日后,随着学段的升高、思考的深入、品鉴能力的增强,有些学生对古诗文会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再回过头来思考与异文有关的问题,届时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此外,还须提示的是,在三年级的古诗教学中,不需要像前文那样作过于深入、丰富的解读,学生只要能够正确把握古诗大意即可。但作为教师,如果能尝试建立读解古诗的正确视角,并对古诗本身有深一层的认识,相信在教学时会更容易做到举重若轻,更好地为学生搭建起学习、理解古诗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