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宝花
摘要:学校教学要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春风,完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要通过不同方法的落实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为教师各项知识教学做好阶梯搭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融合上述先进思想意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为学生创建有效契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要合理开发、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增强;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学习收益。这些是综合指引学生,落实课程改革思想意识的体现。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初中;计算机;有效教学
以信息化为背景,优化教学过程,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增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含义,同时要领略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思想体系。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变,要在迎合需求、满足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氛围,让学生增强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建理想的课堂学习空间。在有效方法、理念和配套设施的融入中,以系统化的教学指引让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增强。
一、教育的信息化内涵分析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在本质上是指,要以信息化背景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信息资源是指社会中运行和验证过的主要思想依据,通过有效模式的分享和方法的共同应用,让教学效果获得提升。
此外,信息化背景下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教师在信息领域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以及对事物的判别,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让信息化发挥更大的优势。在全面提升教师素养、综合优化教学环境的前提下,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的良性运转贡献力量。
二、教育信息化时代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树立与时代共同发展的思想教育理念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应不断树立先进的思维意识。学校要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环境基础,以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生塑造有效环境,在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学习中对其进行有效教育,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在信息的内向转化以及模式的有效践行中,优化课堂教学管理和知识传授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学校要认识到信息化背景的优势,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学习,邀請相关的教育专家在校园中举办讲座。学校以组织教师聆听、记录和分享的方式,让教师获取不同的教学经验。此外,可以派出能力较强、接受事物较快的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将先进的思想意识带回学校,以成果汇报的方式与其他教师分享。再者,可以组织本年级内相同科目的教师进行集体的备课学习,针对相同知识点的不同教学方法进行讨论,有效借助信息化春风为不同教师的教学之路添砖加瓦。
(二)优化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良好课堂教学环节、氛围的构建会使课堂教学成果得到无限提升。教师要在营造良好环境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效认识知识、了解知识。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增强教学环节的互动性,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适当尝试更优质的教学方式。在模式的践行和体系的互动下可以使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
例如,在有关“计算机病毒”教学中,教师为增进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可以在大环境中将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学方法融入课堂的教学中。考虑到自身讲解内容的需求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不同能力,教师对收集到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考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恰当的方法;通过信息化首先为学生展示计算机病毒的不同类型以及计算机中病毒后的最简单操作,让学生形成病毒意识,在计算机使用中学会规避风险。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使用知识解答问题,其学习信心也会得到增强。因此,计算机课堂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内容学习的实用性,促使学生形成能动性意识,完善思维脉络。
例如,在有关“存储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不同小组完成不同任务,帮助教师存储信息。如班级内的点名册、各学段学生的考试成绩、班级内学生校服的尺码数,可以让学生就不同内容进行信息存储,注意信息存储过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软件设备,让学生灵活应用不同模式完成任务,推动学生知识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实践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背景,利用微课将全部常用的存储软件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环境中逐一进行练习,并从中选择最佳方式。
综上所述,以信息化为背景推动教学成效提升,要注意信息化模式教育背景的双向性。教师要合理优化信息、合理选择有效模式,在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前提下及时检查学生的不足;要让学生增进理解、增强学习热情,保障学生在有效环境中获得发展,积极探索。在增进对学生了解、全面强化学生学习素养的视角下,合理推动其成长。在正确模式的优化、使用下,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效会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蒙振海,符强,赵容秀.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民族地区民办高校非计算机典型课程教学中途径、方法、效益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0(2):57-58,61.
[2]马晓燕.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