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军
摘 要:地理试题包括立意、情境、设问及答案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地理试题的解答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者与命题者的思维对话过程。本文试图帮助学习者站在命题者的角度,从试题立意价值导向,情景关键信息把握、设问间逻辑关系和答案要点关联梳理四个方面进行解构,从而实现解题流程优化及解题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试题;构成要素;解题能力
在教育和心理特质测试中,试题是一个测量单元,它具有刺激情境和规定应答形式的作用,其目的是要获得被试者的应答,并根据应答对被试者某些心理特质方面的表现(如知识、能力等)进行推测。试题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立意、情境、设问及答案。其中,立意是灵魂,体现考试的目的;情境是立意的体现;设问是联结立意与情境的纽带,是实现立意的载体[1];答案是考试结果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评价考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
优秀的地理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都具有这样的特质,那就是:立意指向明确,突出素养考查;情境真实复杂、呈现方式多样;设问聚焦主题、角度新颖,各小问之间结构严谨,往往体现小切口、大纵深的特点;答案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逻辑清晰、边界明确。
地理试题的解答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者与命题者的思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习者能够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基于试题构成要素对试题进行解构,那么在解题流程的优化及解题能力的提升上,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领会立意背后的价值导向
立意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确定的测量目标。《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念,也是人类在处理自身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时必须秉承的基本价值观。目前的地理试题,尤其是强调素养立意的高考试题,人地协调观这一重要的地理学科价值导向往往以内隐的方式存在。如果考生能够领会试题立意背后的这一价值导向,对解题往往能起到关键之效。
例1.(2012年高考安徽卷地理试题)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据此完成第33题。
33.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 Ⅱ、 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B.Ⅰ< Ⅱ<Ⅲ
C.Ⅰ< Ⅱ Ⅱ> Ⅲ D.Ⅰ>Ⅱ Ⅱ<Ⅲ
解析:试题考查考生对区域特征及其成因、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过程等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潜质,凸显试题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立意很高。情境呈现了青海省等降水量线和温度区界线、居民点及地形地势等图文信息。其中,年平均气温分区是对年平均等温线分布状况的简化和概括,是对地理要素信息表达的一种创新,避免了地图信息的冗繁杂乱,利于考生阅读领会。对考生而言,本题情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气温、降水等常见的地理要素,“陌生”的是以气温分区信息概括该区域的气温特征。
第33题表面上主要考查学生对青海地形的认识。青海省北部为祁连山,南部为昆仑山和巴颜喀拉山,中部为东西走向的柴达木盆地。受地形影响,中部盆地热量丰富,南北热量较为贫乏。实质上该试题隐藏着人地协调观的价值导向,透过居民点分布密度的区域差异——II区居民点数量较多,III、I区居民点数量稀少,反映了在高寒缺氧的高海拔地区人类趋利避害的生存智慧,即低海拔地区适合人类生存,高海拔地区不利于人类生存。如果考生能够领会试题立意背后的价值导向,无疑为解题提供了另一条路径。
二、深挖情境之中的核心词语
试题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主题设置,为呈现解题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是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建构与素养表现搭建的平台[2]。因为试题情境都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置的,因此,考生在解题时需要从情境的核心词语入手,准确把握情境主题,深度挖掘情境主题的核心内涵。
例2.(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Ⅲ卷)贝加尔湖(图 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 8 千米。据此完成 6~8 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發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解析:本题组选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为研究对象,以贝加尔湖的成因,湖水深度加大、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考查湖泊的形成原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循环等相关知识。从科学角度阐明贝加尔湖在形成、演化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本组三道小题,看似无关,实则关联性极强,而将三道小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词就是“深”,该组试题的情境主题就是贝加尔湖的“深”。围绕贝加尔湖的“深”,命题者提出了贝加尔湖“深”的原因、“深”的发展演变、“深”的影响等三个问题。从“深”的原因到“深”的影响体现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第6题考查了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学生可调动所学知识,从湖泊成因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找出深度大的湖泊类型,如构造湖、火山口湖等。火山口湖的形状较独特,一般呈圆形,而图中贝加尔湖的形状为狭长形,由此能够较为容易地判断出贝加尔湖为构造湖,即地壳断陷集水而成。第7题着重于对“深”这一特征的发展演变进行考查。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看,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湖底沉积,湖盆的空间会被泥沙填充,湖泊的深度应该有所降低。但贝加尔湖的深度却还在加大,这表明导致湖泊成为“深”湖的内力作用——构造运动仍在继续,而且湖盆下降的幅度超过了沉积物沉积的厚度。第8题意在通过贝加尔湖湖水交换问题考查考生对水循环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贝加尔湖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其淡水蓄积量也居世界第一。湖水的更新主要靠蒸发与径流以及水体的上下交换。而贝加尔湖因其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影响更新,但湖水更新缓慢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深”。由于湖泊过深,上下水体之间的交换较弱,水体更新的进程也因此变缓。
三、梳理设问之间的逻辑关系
现在的地理试题选择题往往以题组的形式出现,综合题则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这些小题间貌似独立,实则存在逻辑关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围绕核心问题(事件),设置具有梯度的小问,以构成完整的思维链条,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考生在解题时,如果能够“登高望远”“居高临下”,从整体上把握各小题的逻辑关系,解题时就能跳出就题论题的小圈子,形成整体思维架构的大格局。
1.整体分析各小题设问之間的递进关系
例3.(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3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 T 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 P 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解析:本组试题在当年的高考中难度较大,许多教师和考生对此题感到很不适应。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前些年有关天气的考查,多是给出区域的时空条件,要求考生回答天气状况。因此,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只重视天气现象成因与结果的关系,忽视过程分析,导致考生对天气系统之间的关联、动态、立体的关系认识不清楚、理解不到位。如果考生能够将各小题的设问进行整体考量,不难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图4)。
由图可见,四个小问之间层层递进。第(1)小题,要求考生通过读图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当考生明确图中除东南部有一个低压(气旋)系统之外,在西北部还存在一个冷高压,而冷高压是冷空气的源地,这就为第(2)小题的设问埋下了伏笔。第(2)小题要求考生推测 T 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成因。如果考生能够将第(1)小题中两个气压系统加以关联,不难得出结论:冷高压吹出来的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会形成冷锋;低压系统的低压槽是冷暖空气交汇之处,气旋与锋面结合形成锋面气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旋的水平气流为逆时针旋转,形成了暖锋在前、冷锋在后的一般模式。第(3)小题要求考生预测 P 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如果考生能够将第(2)小题中T 时刻前该区域的三个锋面进行动态分析,不难发现:三个锋面都会经过P点,首先是锋面气旋中的暖锋,接着是锋面气旋中的冷锋,最后是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所形成的冷锋。这样,P点的天气变化就能一目了然。第(4)小题要求考生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其实这道题就是前面三个小题的最终指向。从P点春季天气系统的复杂多变可以推出整个区域天气多变。天气复杂多变的直接原因是冷暖空气频繁交锋,冷高压与气旋交替控制,而天气复杂多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和季节因素共同影响了区域大气环流的形势。由此可依据各小题间的逻辑结构梳理出作答的思维结构(图5)。
2.准确把握设问的指向和要求
设问指向问题解决的系列任务,设问的指向就是答题的方向,设问的要求是答题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考生只有准确把握设问的指向和具体要求,才能避免方向性错误。
例4.(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图6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这里的益处是对滑雪场的益处。不少考生对于设问的指向性的理解出现偏差,误答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对旅游景区的益处。出现了诸如“有利于形成更全面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旅游体验”“有利于带动景区游客增加和收入增加”“有利于带动旅游景区的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景区的环境优美,有利于带动旅游景区的消费”“有利于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有利于提升游客的综合体验感”等答案。这些答案看上去有理有据、表述正确、要点全面,但其实出现了方向性错误,也就是“答非所问”。因此在作答之前,一定要明确设问的指向,特别注意对设问的行为动词、行为主体、限定性语言等要进行重点分析,不可忽视。
四、形成答案要点的结构关系
答案是指命题者预先设定标准要求或常模参照下的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综合题的答案一般都有若干个要点,这些要点并非零散、杂乱无章的,而是存在着逻辑结构关系,既有关联又有综合。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可以从优秀地理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的答案设置中领悟精髓,加强答题思维及语言组织的训练,做到文字表达专业、简明、妥帖,要点之间既有关联又有综合。
【例5】(2011年高考浙江卷地理试题)图7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地理现象成因的能力。描述的基础是读图获取有效信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雪带主要分布于五大湖的南岸或东岸。分布特征是地理事物的表象,由表及里才能触及地理事项的本质。降雪的形成条件之一是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二是有充足的水汽;三是空气有上升运动。从分布特征可反推出降雪的水汽来源、大气运动状况,联系大气环流的知识可知,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答案要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下(图8)。
优秀的地理试题尤其是高考题,是命题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基于试题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研究高考试题,品鉴高考试题,从而领悟命题者的思想,最终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审视试题,是提升高考复习效率,提高考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参考文献:
[1] 成洁. 基于立意、情境、设问三要素的探究题命制——以2015年江苏省高考政治学科探究题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6(Z1):91-94.
[2] 孔燕, 吴儒敏, 朱晓果,等. 学术情境试题的目标定位与编制策略[J]. 中国考试, 2016(09):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