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野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的进展与问题

2021-09-07 01:41刘汉波危婷婷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课例

刘汉波 危婷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一篇经典名作,被收入部编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初中教材以及沪教版小学教材之中。除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外,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放在单元之首的显著位置。自新课改以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改进措施?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收集了12则具有代表性的课例(9篇教学设计、1篇课堂实录和2篇说课稿),先从教材编排、教学目标预设、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四个方面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探寻更合适的教学思路。

一、各版本教科书编排《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各版本教材的单元编排中有较大的差异,现以现行使用的部编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展开分析,从单元位置、单元组合、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就其编排差异进行比较。

三个版本教材编排的相同点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都处于单元首篇的位置,且都是按主题组合单元的。综合来看,编排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每个版本的单元主题相近

部编版聚焦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经历;苏教版呈现了不同滋味的童年生活;北师大版着眼于童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站在现在的新角度对过去进行审视。

(二)单元学习目的不同

部编版单元导语提出“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的默读要求,把握文章大意;苏教版单元末将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放在记事写人的写作教学上,学习如何确定文章的线索;北师大版则注重培养“精读”课文的方法,提升细读、钻研文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存在差异

通过对每个版本的课后练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部编版侧重赏析和运用景物、人物描写的方法,关注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苏教版侧重概括叙事特点和人物特征,揣摩作者的儿童教育观,但对散文的体式特点关注稍显不足;北师大版侧重体认个性化情感,体会精准的语言表达,但忽视了句式的运用和练习。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教学目标的预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各个版本初中语文教材散文类选文的经典篇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课程目标中指出:“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通过比较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目标大多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积累词语,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2.通过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把握作者轻松愉快、幽默风趣的散文笔法;3.体认作者的个性化情感,感受作者的深情回忆和美好情思。具体如下表所示:

在以上三個版本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编排在所在单元的第一篇位置,且三个版本都是按主题组合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分别侧重于默读、写作和精读能力的培养。上述课例中有些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够精准。在目标预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品味语言浅尝辄止。有教师缺乏引导学生赏析语句、品味语言的意识,如课例3、4。安徽学者佘树森在《散文创作艺术》一书中认为,散文产生的美感,不外乎思想情趣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散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对精妙的言语表达进行深入挖掘,感悟其中的意味。

(二)忽略作者的个性化情感。有部分教师缺乏清晰的文体意识,将目标直指叙事技巧和故事复述,忽略了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如课例3;也有的教师将教学主体放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如课例6;课例2则没有设置情感类目标。

(三)抱着“形散神不散”的救命稻草机械化地教学。有教师不加思索地将“形散神不散”作为“教学秘诀”,将教学重点放在寻找文章主题上,如课例7、9、12,用“形散”对此文的写人、叙事、写景的多样化描写笔法一言以蔽之。而“形散神不散”只是散文诸多形态中的一种,并非散文的本质特征。

从上述课例教学目标的预设来看,较合适的是课例1、6、8。课例1立足于状物、叙事、写人的笔法来感受语言的魅力;课例6将目标定位于语言赏析和情景交融写法的体悟,感受作者的写作心情;课例8注重感悟经典,捕捉百草园的美,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三个课例都较好地抓住了散文教学的要领,即王荣生教授提出的“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内容的选择

不同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也存在差异。笔者选取的12则课例涉及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14个方面:1.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7个课例);2.认读生字词(4个课例);3.默读、朗读指导(3个课例);4.梳理文章脉络,理清文章结构(5个课例);5.概括状物、叙事、写人的写法(7个课例);6.学习重点句型(6个课例);7.品味关于百草园景物描写的段落(11个课例);8.分析引出“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8个课例);9.探讨“捕鸟活动”(8个课例);10.比较分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区别(3个课例);11.赏析对私塾先生人物刻画的手法(5个课例);12.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3个课例);13.体悟作者的个性化情感(10个课例);14.仿写练笔(6个课例)。

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指出选择散文教学点应当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是合题,即合乎作者原文本意,合乎教材编写思路;二是显示教师的学识、个性;三是趣味,使学生喜欢阅读。[2]部分教师没有遵循“合题”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点指向“外在的言说对象”,如课例3。这则课例另辟蹊径,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部分对调教学,打破了笔法的流畅性和前后的连接性。突破这一瓶颈的方法是:建立学生与此文的链接,从“外在的言说对象”回到文本,回到作者最自然的情感中。

第二,“教学侧重点”出现两种“畸形”。第一种“畸形”是侧重景物描写而忽略作者的情感体验,如课例3、10。作者写散文的目的是: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教师不能因主观意愿而“顾此失彼”。第二种“畸形”是侧重百草园部分的教学,舍弃三味书屋部分的教学,误以为三味书屋距学生略显遥远可略学,如课例2。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倡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3]教师应根据学情来备课,不能因个人喜好而“厚此薄彼”。

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方法的运用

运用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两个基准:一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考虑合理与否;二是从学生适应性的角度考虑合适与否。在以上课例中,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发挥所选教学方法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拘泥于教学形式,而没有将目标落到实处,如课例1、4、9、10。课例1缺少学生思考和问题生成的过程,有“填鸭式教学”之嫌;课例4没有把教学落点聚焦在情感表达上;课例9采用讨论法和点拨法,试图通过启发思考来体会写景的精妙,但没有落实教学目标;课例10没有深入挖掘作者彼时和此时的情感,只是将目标指向“外在的言说对象”。

(二)被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支配”,而不是“为我所用”。如课例2引导学生想象“百草园”美景并将之扩写得更细腻逼真,与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背道而驰。

(三)过分依赖既定的教学方法,不能相机灵活变通。如课例7,该教师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比作者前后两个时期的心情,得出了一个与事实相悖的結论:自由率真的孩子转变为一个追求功名的成人,这与作者回忆童年的主题是不相符的。

相比较而言,课例3、5、6、8、11和12的教学方法处理较为恰当。课例3采用直观演示法来教授“捕鸟活动”;课例5采用提问法引出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和美女蛇的故事;课例6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关注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意义;课例8采用了“长文短教”的方式,紧扣题眼,选准切入口落实语言训练;课例11采用提问法和细读法,巧妙地发问;课例12采用朗读法和提问法来品读语言并引发学生思考。

五、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进展的反思与讨论

现行的中小学教科书所选取的散文基本上是“文学性的散文”,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专辑、游记、杂文。自新课改以来,一线教师们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真实地反映了初中散文教学的实际进展。仔细分析12则课例,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围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进展来谈谈反思以及一些思考。

(一)语文课程教材层面的反思和讨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四学段提出的“阅读课程目标与内容”并没有分年级进行阐述,这会导致多元化理解和操作的出现。散文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主导文类,但“课标”并未对散文阅读目标作出明确的阐述。

从现行的语文教材编写情况来看,各版本的教学落点均有所不同。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部编版重“默读”,苏教版重“写作”,北师大版重“精读”。课后练习风格迥异,教学目标多元混杂,教师摸不清教学重难点,出现上述所分析的“本末倒置”“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的状况。

(二)语文教师教学层面的反思和讨论

自新课改的旗帜举起以来,一线语文教师们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把握却不够到位,没有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之所以面临这样的困境,是因为没有正确把握散文教学的要领,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过分教条化、模式化,导致沦入教学的“沼泽地”。散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三)考试层面的反思和讨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关于阅读评价的实施建议: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分析历年中考题型可知,常见的散文阅读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理清行文思路,找出文章线索;品味散文语言;概括文章主题;感受作者情感。显然,其中分析修辞手法作用的题型就与课标所指相冲突,教师会教给学生固定的答题模板来解答此类题目。如赏析夸张手法,学生千篇一律地回答“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

以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燃烧的木棉花》第三小题为例,问题是: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参考答案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木棉花与金沙江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沙江沿线的木棉花树和金沙江的激情交织碰撞……基于此类中考题的出题现状,教师教给学生“必背”的考试技巧,追求模式化、标准化答案,而忽略了语言的品味和对作者情感的感受。出题专家与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应该在“课标”的指引下,统一战线,更好地将阅读教学与考试评价相结合。

综上所述,自新课改以来,广大一线教师孜孜以求,尝试运用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式,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的教学展开了积极思考和探索。尽管仍然存在相关问题,但也为后期研讨提供了参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反思。

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建议

荣维东教授基于散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四条教学策略:一是感受“景”与“事”,找到散文阅读的起点;二是抓住“情”和“我”,把握散文阅读的支点;三是玩味“句”与“境”,着力于散文阅读的提升点;四是运用文本层次理论,让解读拥有言语层、形象层、意蕴层三个层面的内容和旨趣。基于以上教学策略的指导和上述12则课例的启示,笔者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一)知人论世,了解创作动机

王瑶先生认为:“研究《朝花夕拾》不能只把它看作是片断的回忆录,也不能只就各篇作细致的分析,还要注意把全书作为一个统一的机体来考察、了解作者写这一组文章的总的意图和心境。”[4]他认为,要从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态来探究作者的思想内涵,从鲁迅当时的迷惘和困境入手。回忆往事是《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但对现实的批判与针砭也是《朝花夕拾》的有机组成部分,鲁迅始终在“荷戟”中不断战斗。《朝花夕拾》从过去的生活中检讨自己的战斗经验,以追寻新的战斗道路。

《朝花夕拾》的创作时间是1926年,“五卅”的血迹未干,而“三一八”又使鲜血愈积愈浓,鲁迅在政治迫害中辗转迁移,他“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5]。《朝花夕拾》里的文字就是鲁迅先生寻觅到的“闲静”,“夕拾”则道尽了先生在“纷扰”下对昔日生活的深情眷恋和韶光不再的无限憾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写出了鲁迅孩提时代的生活,一个“趣”字贯穿全文,也流露了作者对昔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无限怀念以及童年时光渐行渐远的“遗憾”。

(二)默读文本,把握大意

部编版“单元导读”提出: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教师要做好正确引导和有效示范,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第一,不分心,不停顿;第二,每分钟不少于500字,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第三,学起于思,注意读思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教材的方式指示学生一分钟需要阅读的段落,示范如何一边默读一边简单标注疑难处。默读完全文后,可通过梳理文章大意的方式及时反馈默读效果。

(三)赏析艺术特征

1.体悟叙述语调和叙述视角

(1)两种叙述语调

回忆性散文通常会使用两种叙述语调进行叙述,即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一种是冷静的、严正的叙述语调,另一种是嘲讽的、调侃的叙述语调。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中,作者介绍私塾外观和行礼、答礼等礼仪时,用了冷静的、严正的叙述语调;写先生拒绝回答“怪哉”问题时,语调是嘲讽的;讲述先生读书时的情景,语调则是调侃的。

(2)两种叙述视角

学者赵勇认为,散文中回忆的价值更在于,它以巨大的真实性展示了作为个体的人在歷史的某个瞬间所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情绪状态。[6]回忆性散文的主要价值在于作者所经历的事与人,以及由这些事和人产生的有关“过去”和“现在”相互交织的两种情感。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中采用了两种叙述视角,作者以儿童的视角、成年人的心态来追忆童年往事,过去的“我”生活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现在的“我”在回忆童年走过的地方。百草园也有它的“过去”和“现在”:过去的园子是“我”家的园子,而现实的园子“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带给自己无限趣味的事物不复存在,所以作者对童年时光的一去不复返表示深深的遗憾。两种叙述视角的交织使得“趣”味愈浓、“憾”意愈深。

2.品味叙述语言

(1)百草园的“趣景”“趣事”和“趣闻”

①寻“趣”,寻找“趣”在何方

赏析语句,找出百草园之所以成为“乐园”的原因,相继找出百草园中的“趣事”;百草园中的“趣景”;百草园中的“趣闻”。作者儿时对“美女蛇”的畏惧、对“飞蜈蚣”的期待、对“陌生的叫唤”拒绝回应,这些正是孩子天真无邪的表现,充满了童趣。

②品“趣”,赏析景物描写的方法

朗读描写百草园的精彩文字,感受鲁迅先生笔下的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以及视觉、听觉、味觉的结合。品读时要抓住文中写景、叙事、写人的语句进行分析,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感受语言表达的层次性和条理性,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2)三味书屋的“趣人”“趣事”

寿镜吾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尽管作者批判了他的古板迂腐,但同时也尊重他的方正、质朴和博学。虽然三味书屋的读物和规矩对孩童的本真天性有所束缚,但“三味书屋”的“趣人”“趣事”与“百草园”一样,都是令人怀念的。“趣人”体现在先生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读书时的夸张模样上,“趣事”则体现为学习间隙的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等等。

3.分析叙述艺术

这篇课文融合了小说手法与杂文笔法,采用了叙事、抒情、议论三种表达方式,语言简练、平实,有幽默感。作者精心选择了典型的细节,赋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文笔洗练晓畅,张弛自如。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情感,简洁的文笔中饱含了深长的韵味。

(四)感悟思想性

《朝花夕拾》是“朴素优美的诗的散文”,也是“蕴藉深厚的散文的诗”,抒情中“交织着尖锐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7]其主题思想应聚焦于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赞美以及对摧残美好事物的力量的谴责与批判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明确作者回忆走过的路、总结历史教训的目的,即为了更好地战斗。

(五)作业布置

1.课前作业

搜集资料,尝试撰写一篇微型《鲁迅传》。

2.课后作业

《朝花夕拾》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研究鲁迅的“源”,这十篇散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朝花夕拾》,体会作者总的意图和心境,认识其在中国现代散文和鲁迅系列作品中的地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达到了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文本语言耐人寻味,作者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令人动容。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述童真,道童趣,忆往日苦与乐,为生活在现代的初中生了解特殊时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历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基于新课改理念的指导,教师应从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三个方面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体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散文教学的要领,遵循散文教学的原则,正确引领学生阅读文章的精妙处、动人处和细腻处,从而感受、体认文本语言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6页。

[3]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109页。

[4]王瑶:《王瑶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16页。

[5]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28页。

[6]赵勇:《回忆与散文》,《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5期,第74页。

[7]王吉鹏、张娟、赵月霞:《穿越伟大灵魂的隧道——鲁迅<野草><朝花夕拾>研究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5页。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课例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游百草园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课例
寻找百草园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