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周燕 肖 艳(通讯作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学者们逐渐基于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压力的视角对工业发展的质量进行评价。第一,投入产出的视角。郑红霞等(2013)围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发展多指标测度体系和绿色发展综合指数3个方面,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 总结了国际社会在指标评价体系上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在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等方面遇到的严峻挑战。彭星等(2016)基于不同水平类型的环境规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探索了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卢强等(2013)基于脱钩理论和资源环境的特征指标,建立包括工业资源环境压力、工业发展绿化度和工业资源环境弹性脱钩3个方面的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东省相关地级以上城市进行评价。第二,层次分析的视角和态势分析法的视角。张彩霞等(2014)将工业发展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环境、能源、社会四个子系统,确立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建立衡量工业发展水平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环境规制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张江雪等(2015)运用基于松弛测度的方向距离函数(SBMDDF)对2007年~2011 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测算,根据得分将其分成高绿化度地区、中绿化度地区和低绿化度地区;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指数的影响。
本文基于不同的维度,建立由工业绿色指数、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绿色政策支持指数组成额三个准侧层的40个指标层构成的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份进行测定和评价比较研究,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指标体系
选取全国30个省份作为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基本实现了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各省份的全面涵盖。东部地区一共包含11个省份包括: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中部地区一共包含8个省份:吉林、湖南、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黑龙江;西部地区一共包含11个省份:陕西、甘肃、西藏、云南、广西、贵州、青海、四川、宁夏、重庆、新疆。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公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公开资源。数据均采用2001年~2014年平均值或者是平均增长速度,以避免因为年份数据的缺失导致目标测度的偏移。
本文采用层次权重解析法(AHP),由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课题研究中提出,主要应用于层次权重决策。通过构建层次模型、相应的判断矩阵以及各个权重分配的层次主要步骤来进行各层次构成要素的分解和汇总。
首先,建立层次模型。目标层为工业蓝色发展质量水平,准则层是工业绿色增长(自身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外部资源约束与负外部性的量化)、绿色政策支持(绿色政策的战略引导效果量化),网络层由40个具体指标组成。其次,构建两两判断矩阵。在确定指标之间的层次结构以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以判定选取的要素的重要性,判断优先级别,从而确定各次各层次中要素的选取。然后,求各层次权重。最后,检验一致性。设定一致性检验指标C.I为:C.I=(λmax-n)/(n-1)
计算结果见表2,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表2 中国工业各地区绿色发展质量指数及排名
一是工业绿色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依然集中于东部省份。其中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排名前六的分别是:江苏(74.01 )、广东(71.86)、山东(71.33)、浙江(65.01)、天津(60.57)、上海(58.03)。因此,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创新应该源于东部地区各省份。
二是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差异非常大。东部地区最好的几个省份的平均指数高出西部最差的几个省份40个点,排名倒数五位的省份分别是:贵州(22.90)、宁夏(23.61)、青海(27.41)、甘肃(32.24)、广西(35.14)。 地理和历史原因导致了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较差,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是工业绿色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是三大区域呈现出明显的自东向西阶梯状过渡分布,空间的差异性显著。区域分布来看,东部质量较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东中西部的省份平均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指数分别为:60.01、47.52、36.93。这种情况与我国工业的布局和工业增长的强弱基本一致。东部地区作为工业基础良好地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更是集中了相关的技术类人才优势和政策红利,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也逐渐显现,转向环保低污染产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的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启动。
本文通过构建工业绿色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份的工业的绿色化程度分析可得:第一,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整体水平较低,资源环境压力迫使传统工业转型到绿色发展额轨道;第二,各省份的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指标呈现从东部-中部-西部渐进性下降的趋势,东西部工业绿色转型额程度有很大的差异;第三,从准侧层来看,工业绿色增长指数和绿色政策支持的效果良好的省份四个,即山东、江苏、广东、浙江,这几个省份依靠经济实力的长期积累有能力从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上反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第四,各项指数下均存在大面积的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基于上述分析,对于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质量提升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第一,充分利用区域的不同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的发展布局和水平。基于区域资有限资源和环境目标,制定合理区域工业发展的方向。优先布局低耗能、绿色环保的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变,形成高效、高附加值、环境友好型产业。
第二,推动互联网和绿色工业发展的融合发展,推动生产要素特别是信息要素的共享,促进工业绿色化和数字化的升级融合发展。
第三,完善工业绿色发展的标准和服务评价体系,强化绿色发展的基础能力。提升绿色产业服务平台的服务,推进节能环保制造业发展,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第四,积极与国际交流工业绿色发展合作,提高工业绿色开放水平。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工业绿色发展相关领域开放和合作水平,为全球生态作出贡献,促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