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芬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会发现幼儿出现不恰当行为大多是因为其自身缺乏对该行为的认知和理解、缺乏相应的技能或在适宜性行为发生时产生了消极、失望等情绪。很多时候,幼儿做出的行为只是与之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恰当行为。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他们无法完全理解成人的要求,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技能还不足以支撑他们的想法。因此,当他们的言行达不到或偏移成人的要求时,会被定义为“不恰当行为”,而幼儿并不具备理解其中因果关系的能力,会继续出现“不恰当行为”。
笔者认为,幼儿行为背后的目的是寻求归属感和获得价值感,他们对于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有时他们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错误的行为表达方式,往往会与他们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幼儿教师要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对幼儿不恰当行为的出现进行更多的了解。
(一)寻求过度关注
幼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恰当,在他们的思维理解中唯有得到特别关注或特别照顾时,才能体验到归属感和存在感。
笔者班里有个小女孩叫恬恬,她是个活泼可爱、十分机灵的小姑娘,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老师们都非常喜欢她。恬恬非常自信、大胆,时不时会来抱抱老师,说说“悄悄话”。可是这段时间,笔者发现恬恬的笑容变少了,经常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玩游戏。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孩子们都专注地听讲,只听到恬恬“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说:“我尿裤子了。”恬恬的行为令笔者非常诧异。恬恬的自理能力较强,“尿裤子”这件事不太可能会发生在她身上。然而接下来的几天,恬恬频繁地出现“尿裤子”“摔倒了”“爱哭鼻子”等情况,让笔者不禁开始思考恬恬出现这样的行为是想要表达什么?细细想来,笔者从开始对恬恬的过度关注到后期的减少关注,恬恬是否出现了失落感。在解读到这一行为密码后,笔者跟恬恬进行了一次秘密谈话。笔者告诉恬恬:“我很喜欢你,我会经常对你微笑、对你眨眼睛表达我的情感,你发现了吗?”之后笔者会时不时地在一日活动中对恬恬笑一笑、眨眨眼睛。恬恬似乎渐渐感受到了暖意,再也没有出现“尿裤子”等事件,变回从前那个爱说爱笑、机灵的她了。笔者想,这次的行为密码我解答对了。
(二)对抗行为
对抗行为就是当教师发出一个指令时,幼儿在能完成的情况下,给予相反的回应,以表达心中的抗拒和不满。这一情况较多发生在6~7岁幼儿的身上,随着身体骨骼和思维的发展,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逐渐变大,思维出现了最初的叛逆期,喜欢说“不”,出现“你让他往东,他非要往西”的行为表现。他们渴望表达自己,获得尊重和平等对待,而不是指令的被执行者和实施者。
(三)消极对待
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格林在他的气质学说里将人的气质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抑郁质的氣质类型表现为行为孤僻、非常敏感、多愁善感、行动迟缓、具有明显的内倾性。由此可推断出当该气质类型幼儿在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时,容易出现自我否定、消极对待、自暴自弃等行为表现。他们不相信自己能获得归属感,觉得自己无能且无助,甚至非常自卑,一点小事就会激发内心的消极情绪。
家长和教师要基于问题最优化的考虑选择解决方式,要正确认识幼儿行为的真正目的,并加以分析和理解,采用适当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有效化解这场“滑稽”的纠纷。
(一)给予幼儿平等与尊重
幼儿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沟通和互动,能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和平等。师者,大爱也。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面对各具特色、各有想法的幼儿时,教师要拥有宽广的胸怀,接纳每个孩子的缺点,倾听不同的声音,给予孩子尊重和平等,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付出时间和精力。教师应尊重、信任幼儿,应树立全新的“儿童观”,明确幼儿拥有的各种合法权利;教师应将幼儿看作学习的主体,为幼儿创设适当的环境,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教师应对幼儿因材施教,仔细观察每个幼儿、准确评价每个幼儿、全面分析每个幼儿,为幼儿构建温馨、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积极”地暂停消极情绪
当幼儿处于爆发愤怒期时,教师可给予幼儿一个冷静的空间。笔者班里有个男孩叫昊昊,他是有名的“调皮大王”,小朋友们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昊昊却引以为豪,觉得大家都怕他。这一错误的认知让他在班里更加肆无忌惮,如小伙伴花了一小时搭建的积木高楼,昊昊一脚就把它踹倒了;益智区正在进行棋赛,昊昊走过去乱扔棋子。因此,笔者会经常找昊昊谈话,但昊昊的脾气十分暴躁,总是保持一种不屑和抗拒的态度,让笔者非常头疼。
有一次,笔者从孩子们的游戏中受到启发,在教室里设置了“秘密空间”。孩子们非常兴奋,一直询问什么时候可以进入。笔者告诉幼儿,“秘密空间”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想要发脾气时,可在“秘密空间”里读书、玩玩具、休息或听音乐等。之后,笔者跟昊昊谈话时告诉他:“当你想要搞破坏或发脾气时,先感受下自己的身体变化,然后再把这种感受在‘秘密空间里记录下来与我分享。”对于这一提议,昊昊非常感兴趣。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昊昊发脾气的次数从3次减少到1次。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笔者惊奇地发现昊昊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能和其他小朋友愉快地玩游戏了。
“秘密空间”的设置能及时阻止幼儿的不恰当行为,帮助幼儿暂停这种消极、膨胀的情绪,并悄悄转移,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这场“难忘”的情绪体验。
(三)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要乐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教师也要接受幼儿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当教师拿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幼儿的缺点时,发现幼儿的缺点会被无限放大,而优点则逐渐被隐藏。但是如果拿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认可并鼓励幼儿的优点,那么幼儿的缺点将会不断地被改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行为中的闪光点,采用纵向比较的方式,着眼于幼儿个体的未来和发展。
言行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言行的方式。教育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只有静下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入挖掘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理解幼儿言行背后的真实目的。教师要学会理解幼儿的不恰当行为,努力探索转变幼儿不恰当行为的对策,多给予幼儿平等与尊重,学会“积极”暂停幼儿的消极情绪,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镇湖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