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涵韵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较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该门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知识,培养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是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也需要将这类思维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这需要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师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养。文章运用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提出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具体阐述了五个部分,第一阐述项目化学习、批判性思维、生活化的概念;第二融入项目化学习、生活化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意义;第三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第四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批判性思维培养应遵循的原则;第五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生活化思考。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道德与法治;批判性思维;生活化策略
一、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文字为载体的学科,很多的知识都需以理解和记忆为主。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在教学时,主要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一味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忽略了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这也使得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堂显得尤其的枯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不高。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项目化学习,在教学环节由教师为学生设定项目,学生在项目中进行学习和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被调动,教学的质量更高。
二、 项目化学习、批判性思维、生活化概述
(一)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其是对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所谓的项目化教学,则是由师生共同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工作,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学习的能力,该类教学法也被称之为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师需要提前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计划好项目,明确好项目开展和结束的时间。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流程如下:第一对项目任务进行明确,第二对计划进行制定,第三对计划进行实施,第四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估,第五归档或者应用。项目化学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发展性的特点。
(二)批判性思维
批判一词源于希腊文,其是指一种辨明和判断的能力,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是对一些信念或者是被假定的知识形式进行持续、能动的思考,对它的理由以及指向的结论进一步洞悉。综合而言,批判性思维就是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思维进行改善、反思的一个过程。其既可以体现出思维的水平,又可以凸显现代人文精神。就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言,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是其中之一。
(三)生活化
生活化是基于原本真实的模样,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具有生活的气息和情趣,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生活化的思考其实就是生活化教学的一种。要求教师在创设项目化学习时,能够将学生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中,引发学生对这类项目积极主动参加的愿望,继而发挥出项目式学习的作用。
三、 融入项目化学习、生活化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意义
(一)有利于通過项目推动学习的变革
项目化学习和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属于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目前在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操作流程。在操作流程的引导之下,教师可以合理地设置项目化学习的相关方案,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在整个项目化学习以及生活化思考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其中,实现了对传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帮助学生提升了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兴趣,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能够在自我学习、思考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会主动为学生设置好项目的任务,学生会通过任务的指引进行思考,或者和同学参与项目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一系列的知识。相比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参与度更高,学习的能力会逐步增强,也有利于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更多主动学习的人才。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项目化学习、生活化思考,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基于所学习的内容创设项目化学习任务。且项目化学习的内容要以生活为载体,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同时设置的问题要注重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整个项目化学习的策划、探究、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也会有所提高,这对落实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 项目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化教学和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
就目前而言,很多学科都融入了项目化学习,但是由于教师对于项目化学习的认知度不够,在设置项目化的任务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有些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设置项目化学习任务,但是该任务和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有些甚至存在较高的难度,很多学生在看到任务之后就出现了畏难心理,不愿意对这类任务进行探究,这也会影响整个项目化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效果。
(二)学生对项目化学习的参与较少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师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并未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当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时,只要该类设想和教师所预定的方向不符合,教师就会对学生的这种思路进行批评,让学生围绕着教师所设置的方向思考。这种方式会直接的影响学生对项目化学习参与的兴趣,同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究其原因,这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师在课堂中并未真正地理解项目式教学的内涵,未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三)教师未注重在项目化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