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卢治兰,郑章兰,阮杰,刘娟,石娟,王明明
安康市中医医院影像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肝癌患者人数约占世界肝癌患者总人数的40%。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工业化引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肝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这不仅给中国医疗卫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大大增加了卫生经济负担。因此,早期有效的诊断手段对控制肝癌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转归意义重大。临床诊断肝癌的金标准是常规病理活检,但病理活检属于有创性检查,患者在疾病早期尚未确诊前配合度较低,开展起来较为不易。随着临床影像学检测技术的日益发展,超声、CT、MRI 检查由于操作简单且无创,应用日益广泛。肝癌属于腹部肿瘤,超声检查可能受肋骨遮挡、腹壁、肠管气体等因素影响而漏诊。MRI 价格较贵且扫描用时较长,患者易产生运动伪影,不利于诊断。双源螺旋CT 包括探测管和X 线发射器,能够在单次病灶扫描中反馈不同能级的图像特征,获得衰减特征不同的数据,可通过吸收和分解碘对比剂并进行彩色编码处理获取碘分布图,展示血管具体情况。此外,双源螺旋CT 可通过虚拟平扫手段减少扫描次数、辐射吸收剂量,提高检查效率,可接受度较高。研究指出,双源CT 增强扫描相关参数对肝癌诊断及肺癌转移、胃癌分期的判定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不同研究中双源CT 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中的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本研究分析了双源螺旋CT 增强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P
>0.05),具有可比性。1.2.1 仪器、参数设置及材料 采用西门子SOMOTOM FORCE开源CT,CT包括A管和B管,夹角为95°;扫描参数为120 kV、80 mA和80 kV、470 mA;仪器分层:层厚5.0 mm,间隔5.0 mm,对重点观察部位加用薄层扫描,造影剂为碘海醇。分别在150 keV 高能量和80 keV 低能量下同时间、同角度切换,从而获得两种能量下的检查数据。
1.2.2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患者常规禁食12 h,正式检查开始前半小时服用泛影葡胺(1.0%~2.0%)0.5 L,前10 分钟清水送服2 L,随后患者均取仰卧位并结合呼吸运动便于CT 检查。
1.2.3 扫描 首先行平扫,从膈顶开始至完全显示肝下缘为止,然后通过高压注射器对单侧上肢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剂量为1 ml/kg,速度为4 ml/s。注药后约60 s 行动静脉期扫描(动脉期30 s、静脉期75 s)。
1.2.4 扫描图像分析 检查结束后开展图像分析,将80 kV 及120 kV 下两组患者的动静脉期图像传送至工作站,然后由2 名影像学专家(副高级职称以上)进行双源图像重构,调整CT 和碘对比剂融合比例至100%,获得病变区域不同时期(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 值;选择Liver VNC 模式获取碘密度图。行CT 检查时注意合理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尽量选在病变区最大切面,同时避开坏死、空洞、钙化区域,所有数据均连续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3.1 CT 强化值和净增值 CT 强化值=各期CT值-平扫期CT 值,CT 净增值=静脉期CT 值-动脉期CT 值。通过计算得出动脉期CT 强化值(CT)、静脉期CT 强化值(CT)、动静脉期CT 净增值(CT)。
1.3.2 碘浓度 在ROI 内测量病变部位碘浓度,记录并计算碘增加值、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其中NIC=ROI 碘浓度/同层腹主动脉碘浓度。
1.3.3 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 CT、CT、CT、碘增加值、NIC 均属于连续型变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各指标是否有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建立联合检测的新诊断指标,绘制ROC 曲线,分析这些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P
>0.05);观察组患者的C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1)表1 不同时期两组患者CT 强化值和净增值的比较(HU,±s)
P
<0.01);两组患者静脉期碘增加值和静脉期NI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2)表2 不同时期两组患者碘增加值、NIC 的比较(±s)
P
=0.001、0.003、0.003)。(表3、图1)图1 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参数诊断肝癌的ROC曲线
表3 双源螺旋CT 增强扫描参数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与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目前在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居全部恶性肿瘤首位,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5~60岁。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结构改变(如三餐时间不规律、夜宵等)、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等因素影响,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日益年轻化。肝癌患者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自觉肝区疼痛不适、出现消瘦和黄疸症状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预后不良,故早期确诊对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至关重要。双源螺旋CT 具有双能谱,可在单次病灶扫描中获取多种能级的图像参数,通过增强扫描可发现和比较不同时期病灶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而提高肿瘤诊断效果,因此对肝癌可能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CT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与刘国强等研究结果相似。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旺盛,肝小叶间质间具有丰富的血管,随着病情进展会引起血管迂回、挤压,表现为杂乱不均。双源螺旋CT 增强扫描后对比剂剂量会逐渐升高,本应使动脉期强化明显,但由于肿瘤细胞周围新生血管发育尚不完全,基底膜并不完整,对比剂会因此流失,导致观察组患者动脉期对比剂剂量增加不明显,直至静脉期强化时才略有上升,CT较小。对照组患者未出现细胞恶性增殖,不会因大量血管新生而破坏血管基底结构,血管壁不会出现损伤,对比剂吸收后不易流失,因此对照组从动脉期到静脉期对比剂剂量持续上升且滞留时间较久,强化较为明显,CT 值稳步上升,CT较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动脉期碘增加值和动脉期NIC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与周永等研究结果相似。碘增加值是指患者病变区域内碘吸收量的大小,可反映病灶摄碘水平,也可用于评价病灶的血供情况以及血管生成情况。动脉期碘增加值水平越高,提示病变区域的血流灌注量越大。考虑到对比剂流速、个体吸收差异等因素对不同个体吸收碘浓度的影响,需通过病变区域碘浓度与同层面动脉碘浓度求比值(NIC)来消除个体差异,NIC 同样反映病灶血供情况,NIC 较高提示病变区域局部血供丰富、血管密集。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为满足新生肿瘤生长需求,需建立充足血供,新生血管较多,因此病灶局部血管较多、血供更丰富、碘增加值较大;恶性肿瘤组织在动脉期表现为快进快出,增强扫描时出现明显强化并在静脉期迅速廓清,故与良性肿瘤组织的动脉期NIC 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源螺旋CT 定量参数中CT、动脉期碘增加值和动脉期NIC 对肝癌的诊断效能较高且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优于各项单独检测,与李卫侠等的研究结果相似。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生长需要充足血供,故需新生血管供应肿瘤生长,CT大小与对比剂吸收剂量密切相关,可侧面反映患者的血管完整性;动脉期碘增加值和NIC 水平与病灶摄碘水平相关,可侧面反映患者的血流灌注水平,单纯CT不能反映病灶血供情况,单纯动脉期碘增加值和NIC 仅可反映动脉期患者血管血运情况而缺乏对静脉期的综合评估,故联合检测可弥补单独检测的不足,诊断效能较高。综上所述,双源螺旋CT 增强扫描对肝癌的诊断效能较为理想。然而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回顾性分析造成可用于研究的样本量较少,研究对象均来自于同一家医院,使结果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扩大样本量,对多家医院的患者进行抽样检测,从而减少偏倚,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