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

2021-09-03 21:28吴虹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大学生

吴虹

摘 要: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多元、多变、多维,重视卫生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按照青少年心理形成及发展规律开展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研究,对保证卫生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视角,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方案,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进行了初步检验,为形成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卫生职业院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理论

中国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181-002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一些问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凸显的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高校教育主管部门重视。

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多元、多变、多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给高校教、辅人员的学生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思想灵活、思维活跃、思考前卫,在自信方面优越感较强,“我”的价值判断高于“你”、“他(她)”的判定,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存在意识依赖和维权权威思想。因此,从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方面很能说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维度存在堵点。由心理引发的行为取向问题也愈加明显。躯体焦虑、抑郁、冲动、行为异常等都是心理健康带来的一系列连锁性反应。

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整个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其它素质的基础和载体。重视卫生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按照青少年心理形成及发展规律,开展对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研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索矫正心理偏差途径,对保证卫生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华东政法大学马川的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向好,但近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集中在躯体问题、抑郁、焦虑等方面。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但更愿意倾诉,也更容易干预;真实交往更为敏感,更容易紧张焦虑;现实感较弱,脆弱性突出。在研究中指出了需要从整体上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衔接;高校需形成合力育人的格局,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发挥作用;在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上下功夫是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应对方式。刘雪琴等人基于卫生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测量呈阳性筛选率为7.79%,受到性别、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

根据表1研究我们发现,从性别维度上,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表明新时期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p<0.05);从年级维度看,新时期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因子的差异性显著(p<0.05),其得分明显高于大二学生的得分。在其他因子上看,性别和年级维度的差异结果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问题。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这一问题导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林星认为,舞动团体心理辅导是将团体心理辅导和舞动治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心理辅导模式,一方面它沿用了舞动释放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还可以帮助团体成员表露自我,带来心理上的不同感受,使自身潜能得到发挥。

为探究积极心理策略对心理异常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的影响,赵金萍在一项实验研究中指出,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异常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压力及改善应对方式。

3.心理健康水平教育课程构建

本研究制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共分为八周,第一周是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项目方案,列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和相关课程安排,以个体适应,进入研究情境为主要目标。第二周的主题是心理健康和认知分离,主要是指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练习,讲解心理健康和认知分离,并指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练习,以通过心理健康练习达到心理健康和认知分离为主要目标。第三周是以提高觉悟为主题,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练习,提高觉悟:与被试讨论,使被试在讨论中感悟,并对自身进行思考,介绍与行为表现相关的心理健康干预活动,以发现自我,提高心理健康觉悟为主要目标。

第四周以接受为主题,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练习,并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并让被试讨论心理健康行为,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并让被试体验心理健康,以接受自我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操作性练习为主要目标。第五周以心理健康行为干预为主题进行心理健康练习干预,讨论心理健康、认知分离、觉悟、行为和接受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介绍心理健康行为干预,以由认知走向行为干预达到健康水平提升效果为主要目标。第六周以心理健康干预巩固和融合为主题,进行心理健康练习,指导被试完成心理健康干预,回顾之前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并且把之前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形成综合,以综合并巩固每周成果,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性为主要目标。

第七周和第八周的主题为重复第六周的主题并操作健康教育干预相关教学内容,重点是巩固并成熟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以综合并巩固每周成果,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心理健康水平穩定性为主要目标。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步检验

通过为期八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提升,各因子分值普遍低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的水平,特别是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因子得分实施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

5.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困惑: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与成才、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方面。从学校角度,高职学生对学校的专业、规章制度、硬件设施的满意度与其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上总分呈正相关。从社会角度,高职学生网络使用的时长、 对社会道德风气的满意度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也会在不同层面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应对也需多方面共同努力。坚持把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抓党建引领、抓队伍建设、抓课程实施、抓活动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基金项目:2021年校本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Y202116)

参考文献:

[1]王丽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N] 中国人口报,2020-04-09(003)

[2]田文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调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3]段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凌四宝,杨东明,舒曼.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学生心理自助丛书,201507.32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大学生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理论”与“实践”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