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凤,陈一君
(四川轻化工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自贡64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因此,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和未来趋势[2]。201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3]。做出这一重大判断的根据在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 万美元大关,正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稳步迈进。在经济总量实现不断突破跨越的同时,我国经济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其中,中观层面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链低端化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持续性和竞争力低。微观层面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低层次的产品供给过剩,高质量、高科技含量产品短缺,低层次的产品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了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1],为科学制定我国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提供了理论指引。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微观层面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推动中观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增长。
白酒产业是我国特色传统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创造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①。但由于受资源禀赋(如粮食短缺)等限制,在2020年之前,白酒产业长期被列为限制性产业,其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我国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催生了白酒行业“黄金十年”现象,虽然该期间的产业增长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式增长[4]。在经历“黄金十年”发展阶段后,白酒行业进入本轮深度调整期,呈现出整体规模低速增长和中高端产品结构性增长的双重特征,表明白酒行业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白酒产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这些矛盾涉及中观层面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如产能过剩问题、产业链低端化问题等,也涉及微观层面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如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低端化问题。这些问题是原有的侧重投入数量的产业增长模式在新阶段的矛盾体现,是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滞后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体现,白酒行业需要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增长动能转换,从微观、中观层面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结构,推动白酒产业转向中高端结构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西方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为经济增长动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中国经济的实践赋予了经济动能全新的涵义。“动能”一词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旨演讲中首倡的“中国经济动能论”[5]。近年来,增长“动能”成为政策部门和理论研究的高频用词。2016年和2017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均多次提及“新旧动能”。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 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6]。2018年1月1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7],新旧动能转换从产业层面向区域层面拓展。同时,政策层面的实践激发了理论研究的热潮。马晓河认为,新动能就是替代或改造以往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并且能为经济带来增量增长的动力[8]。刘世锦提出经济增长的六个新动能,包括微观层面、产业层面的动能,还有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动能[9]。刘伟认为高质量发展以微观层面的生产要素质量和生产力提高为基础,中观上要重视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在宏观上要求经济均衡发展[10]。在刘凤良看来,新动能是指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并认为中国经济有要素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国际价值链、内需消费、深度工业化、结构改革等七大动能[11]。张军扩提出,经济发展新动能既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也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认为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增长的更大更重要的新动能,而经济体制和政策条件则是动能起作用的制度环境[12]。盛朝迅提出,经济发展新动能包括新要素、新技术、新企业、新产业四个方面[13],体制改革则为动能转换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产业与动能的关系看,产业支撑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没有高质量的产业作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就是空转、空换[14]。
综合有关专家学者关于经济“动能”的观点发现,经济动能来源于微观层面的企业、中观层面的产业,以及宏观经济总体的增长驱动因素。鉴于本文从产业角度研究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因此,把研究的范围限定在企业和产业(内部)两个层面。据此,笔者认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微观领域由企业主导的发展动能,具体表现为要素投入方式、技术、管理三个动能,是通过企业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的发展动能;二是中观层面由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新发展动能,具体表现为产业内企业数量与规模结构变化、产业链变化、产业间结构优化等,是通过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实现的发展动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并没有像部分学者那样将制度作为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动能,主要是考虑到制度的基本功能是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因此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条件,不宜将其作为发展动能。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指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包括微观驱动因素和中观的结构性因素。由于新动能中的微观驱动因素需要通过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来实现,本质上属于创新,因此,微观层面的产业发展动能可称为创新性动能。如此,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分为:创新性动能和结构性动能两大类。
1.创新性动能
创新性动能是指以要素质量提高、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为主要形式的发展动能,主要通过企业来推动。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主体,因此,来自于企业的创新动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同时还需要弄清楚:创新动能是如何引发的? 创新动能怎样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结构性动能
结构性动能是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既包括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也包括传统产业、传统业态优化升级产生的动能。因此,结构性动能实际上是指产业组织结构、产业链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由上分析可知,创新性动能取决于企业创新结构,结构性动能取决于产业组织结构、产业链状况;从两大类动能的作用关系看,结构性动能的发挥要以创新性动能为基础,或者说,结构性动能是通过企业层面的竞争来实现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
同时,根据驱动因素对产业发展的阶段功能,可将产业发展动能分为旧动能和新动能。其中,微观层面的创新性动能和中观层面的结构性动能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是推动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产业发展的旧动能,它们是以往推动产业实现数量型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更进一步,新动能和旧动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进,现有的新动能在未来可能不再适应和推动产业发展,“新动能”就会转化为“旧动能”;“旧动能”在创新的推动下引发企业层面变革和产业变革,从而再次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来推动。当然,限于篇幅和研究目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现有的旧动能如何向新动能转换。
白酒产业经过深度调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压力。由图1 可知,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营业收入6,125.7 亿元,达到历年高峰;此后呈现增长徘徊现象,2018年营业收入5,363.8 亿元,为近五年低值。从增长速度看,2011年后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增长速度总体上呈下滑趋势, 并且2014年后总体上呈现中低速增长现象, 其中,2014—2016年保持在10%以下的增长、2017—2018年甚至出现负增长。(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酒业协会等)
图1 2011—2019年规模上白酒企业营业收入及增长率
目前,白酒产业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从表面看是增长速度的下移,但其根源则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新旧增长动能转换不及时、不充分的结果。因此,需要通过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效率变革,追求效率更高、结构更高端、供给更有效的发展,最终实现白酒产业发展的质量变革。
1.高效率增长需要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来实现
高质量发展是一种高效率增长,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收益的增长[2],需要通过要素质量、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提高来实现。要素质量决定产品质量,由此决定产业发展质量和供给体系质量[15]。白酒行业的生产要素质量整体不高。从人力资源水平看,白酒行业人才结构及分布不合理,高端人才比重过低、数量偏少,具有大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不高;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主要依靠口传心授、学徒制传帮带等传统方式,缺乏系统性,专业化程度低。人才缺乏导致白酒企业在市场开发和品牌发展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技术水平看,技术创新能够以较少的投入实现收益最大化,但我国白酒产业技术积累缓慢,难以支撑产业高端化发展。以白酒上市公司数据为例,除了古井贡、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几个大企业②,大多数白酒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偏低,发展模式仍然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管理水平看,不少酿酒企业仍然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尤其是占绝大多数数量的小规模企业,其管理意识落后、运营效率低下,提供的生产服务或业务模式大多在低水平层面竞争,其产品、服务水平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因此,为了实现高效率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2.中高端结构增长需要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来实现
中高端结构增长是指产品供给质量和档次中高端化的增长。高质量发展要求有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需要通过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国白酒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但产业链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绝大多数产品位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种类不够丰富,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行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在面临内外各种因素的冲击时容易发生大幅度波动。因此,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制造环节服务化转型升级,加快向产业价值链两端攀升,通过价值链提升以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高端结构增长。
3.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需要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来实现
经过“黄金十年”高速增长,白酒行业进入成熟期,增长速度放缓,呈现供过于求状态,产能过剩突出[4]。由于酒类消费的多元化,未来白酒行业整体消费总量将稳中有降,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将会持续, 而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以满足消费者需要是减缓白酒行业消费总量下滑的重要途径。在总量过剩同时,白酒行业还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过剩,主要表现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从市场运行情况看,2017年以来表现出高端名酒与区域龙头品牌出现新一轮增长而中小型酒企发展面临困境的结构性繁荣现象,这恰恰表明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与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双重特征。改变白酒行业总量过剩、 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市场状态,需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以增加有效供给,以新动能替代旧动能,提高行业供给体系质量,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匹配,向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由上文可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以高效率增长、中高端结构性增长为基本要求,目标是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行业经济效益好、增长可持续、产业竞争力强的良好发展态势。而要实现这种高质量发展态势,需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新动能逐渐替代旧动能。结合白酒产业的生产特征、产业组织和发展周期,白酒产业的发展动能按照其阶段性功能可分为旧动能、新动能,动能的内容包括要素投入方式、技术水平、管理模式、产业组织结构等(见表1)。
表1 白酒产业的新动能与旧动能
1.白酒产业发展的旧动能
白酒产业发展的旧动能是指驱动白酒产业发展的各种传统因素,这些传统驱动因素包括微观驱动因素和中观驱动因素。微观驱动因素如以要素数量为投入方式的生产模式、以师徒相授为主的技术积累方式、适合家庭作坊的生产管理模式;中观驱动因素如侧重企业数量的产业组织、协作方式简单的竞合模式。这些传统驱动因素是在总供给不足等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是推动白酒产业高速增长和行业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与传统发展动能对应的是粗放型增长模式。研究表明,投资扩张是导致白酒产业从“黄金十年”繁荣到随后的行业深度调整的重要推手[4]。其原因在于,当依靠产品数量扩张和价格提高能够实现高额收益时,对新技术和高效管理的追求被抑制,产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式特征。从行业运行情况看,长期以来,白酒生产主要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生产装备的机械化水平滞后,加之创新动力不足、研发投入强度偏低,不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有些传统的驱动因素逐渐被取代,但有些传统驱动因素在某些环节还起着主要作用。
2.白酒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白酒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是指驱动白酒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各种因素,这些新的驱动因素同样包括微观驱动因素和中观驱动因素。微观驱动因素如以要素质量为投入方式的生产模式、以系统化和专业化为主的知识增长模式和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生产管理模式;中观驱动因素如侧重企业规模结构的产业组织、分工协作方式密切的竞合模式。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促进新技术的使用,一些新兴业态兴起,如白酒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销售环节的线上线下融合、体验消费等;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引起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原有的投入方式、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已经滞后,必须提高要素质量,推动技术进步并创新管理模式来应对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深层变化,同时,通过产业横向集中和纵向优化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因此,这些新的驱动因素与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是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提高白酒产业供给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加快形成新发展动能。
分析新旧动能转换机制的关键是厘清两大动能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两大动能与引发它们发挥作用的重点关联环节之间的作用关系。从两大动能的关系看:一方面,结构性动能的发挥要以创新性动能为基础,或者说,创新性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结构性动能;另一方面,创新性动能的发挥取决于体制环境对市场主体提供的激励。因此,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涉及的关键环节应当包括:制度环境、市场主体、动能结构、产业绩效(高质量发展)四个环节,动能转换机制则是四个关键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制度环境与市场主体、市场主体与动能结构、动能结构与产业绩效。正如经济学家迟福林所言,要以动力变革来推动效率变革,进而促进质量变革,由此形成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6]。
因此,笔者认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机制在于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推动微观和中观层面的动能结构及其作用机制转换,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现代产业结构,进而实现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机制要通过四个环节来实现:体制机制创新→行为变革→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见图2)。
图2 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机理
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环境[17]。一个经济体制的质量高低、是否有效率、是否能够促进国民财富增加,主要体现在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把个人的逐利动机转化成对经济和社会有利的行为, 多大程度上能调动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18]。就白酒产业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淘汰低端产能和落后产能,需要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型,但现有体制对名优产品往往只有地方政府的不同力度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的差异不仅导致产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而且不利于生产要素跨产区流动,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同时,现有体制对白酒行业的研发投入缺乏有效激励,尤其是对白酒行业基础研究的研发费用税收抵免鼓励不足,对中小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没有额外优惠,难以激励市场主体实现上述转变。因此, 创新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要对行为主体产生有效激励,促使要素与资源流向富有活力的企业和产区,提高产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要降低动能转换成本,提高动能转换效率。从微观上讲,要保障白酒企业作为效率与质量主体,使之易于发现、捕捉市场机会;从中观上讲,要促进产业资源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跨产区流动。
行为变革是指不同的市场主体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产业活动方式变化。一般地,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消费者。其中,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其行为具有多重属性:提供制度安排,提供产品或服务,购买最终产品等,因此,政府行为能够对产业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在数量增长阶段,为了推动经济增长,政府对产业和企业的干预较多,政府和市场的功能界限比较模糊。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过多干预的行为模式将影响市场的出清功能,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那么,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应当扮演何种角色? 刘秉镰认为,研究中国的动力转换问题,应该从政府做起,通过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19]。概括地说,白酒产业属于竞争性产业,政府应明确界定与市场的功能界限,重点是提供基础性经济制度、集中精力做好顶层制度设计,通过产业政策(或竞争政策)引导白酒产业发展方向,即为白酒产业发展提供制度环境;而在具体的产业活动中应主动把资源配置的主导权让给市场,通过市场调节机制配置资源。
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主体,其行为变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企业所处经营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传统业务、传统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正被逐步蚕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逐渐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机遇。然而,对于身处传统行业的白酒企业而言,其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偏低,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白酒品质、品种、品牌不断升级的需求。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白酒企业不仅要破解当下难题,更要着眼长远,加快行为转变,从要素投入方式、技术类型、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以转型升级应对新技术、新需求等环境变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变化是增长动能转变[19]。如果动能不转变,发展有可能变成低质量、低速度;如果动能转换好了,有可能实现高质量和高速度发展。白酒产业属于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主要关注要素数量投入,忽视要素质量、技术创新和管理因素,并且在实践中重转型轻升级。事实上,这些因素不但是白酒产业新动能的主要来源,而且较低的基础或起点还可能使得这些新动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地,要素质量、技术创新和管理因素属于微观层面的动能,结构优化属于中观层面的动能。微观层面的动能决定了企业的规模、成本和生产率水平,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不同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决定行业中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结构,从而决定产业组织结构。由此可以认为,微观层面的动能是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动能,它决定了中观层面的动能,这就要求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时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面对白酒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需要通过制度变革有效激发各类行为主体的活力,促使其在微观层面优化要素结构、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推动中观层面的横向产业组织结构和纵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即从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形成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促进白酒产业优化升级,向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白酒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需求。
针对白酒产业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问题和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产业发展起伏波动大等问题,关键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微观层面的动能转换主要通过要素优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中观层面的动能转换主要通过横向集中和纵向优化。加快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的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机制,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更多品种、更高品质、更好品牌的优质产品,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转变,实现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求市场主体具有创新能力。不管是对高效率增长的要求,还是对中高端结构增长的要求,都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要推动名优白酒企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通过名优白酒企业的带动打造创新型产区。通过组建共享技术平台或技术联盟等形式吸收中小型白酒企业加入创新队伍,增强中小型白酒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合理的创新梯队,从而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提高白酒产业的供给质量。
推动市场主体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规范的企业制度将创新纳入企业的章程和发展战略之中,以便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配置创新要素,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大型白酒企业大多属于地方国资主导,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运作,但地方政府往往出于本地利益(税收、就业等)追求影响企业决策。为此,需要持续推动国有白酒企业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企业治理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完善创新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大型白酒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大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那些由国有企业改制的民营企业往往存在产权纠纷和治理结构缺陷,需要加快完善治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把创新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型白酒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对中小型企业开展研发投入实施额外的税收抵免优惠。
加快培育创新动能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白酒产业从要素投入数量、投资规模驱动为主向依靠要素质量和科技进步的创新驱动模式转变。
1.大力提高生产要素质量
优化酿酒材料。白酒行业属于典型的资源型行业,白酒的品质与原材料、土壤、水质等生态资源禀赋高度相关,我国的主要白酒产区形成的基本原因就在于得天独厚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因此,除了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白酒企业要加强酿酒材料质量管理,强化酿酒专用粮建设,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升级酿酒专用粮育种材料,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为白酒行业提供增强酿酒功效的专用粮食。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资源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 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白酒行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改变白酒行业传统的经验传授型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完善白酒产业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和科技创新方向全盘考虑、统筹发展、多层次培养,以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通过行业(或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白酒专业人才,破解白酒行业专业人才不足的难题。
2.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酒类产学研一体化体制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搭建产业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形成科研院所与产业紧密联结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网络体系,建立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型技术创新体系, 包括建立以大中型白酒企业为主要载体的产品技术中心、行业共性技术中心,推进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改革白酒产业研发费用税收抵免比率和模式,加大对白酒领域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名优产品的研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制、新技术攻关、新工艺设备开发。
大力推进产品和工艺创新。加强纯粮固态酿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围绕微生物群体结构及功能研究,发展群体微生物改良转化技术、新型发酵方式等,改造传统白酒工艺,同时以现代生物技术改进固态发酵方法,寻求行业酿造技术突破发展。鼓励新用途白酒的研发、宣传和推广,提升白酒品质,做优现调鸡尾酒、预调鸡尾酒等新生代白酒新品牌。推动名优白酒企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围绕白酒生产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推动加压蒸粮、固态培菌、控温糖化、小曲低温槽车发酵、机械上甑蒸馏等环节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酿造生产模式转变。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严格控制资源能源消耗,控制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改变重生产、轻环保的现状。
3.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优化经营模式。大型白酒企业具有规模大、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强的优势,适合采用“设计+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通过实施专业化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中小规模白酒制造企业的研发能力不足但经营灵活,能够适应产品和市场的变化,适宜采用“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4]。当然,企业也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在产业链中发现新的价值,创新经营模式。
提高管理效率。国有白酒企业要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经理人治理机制,通过治理结构改革,压缩管理层级,进一步推进组织结构变革,从战略、财务、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构建企业独特的管控模式,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和生产方式的有效组合,改善管理效率。鼓励大型国有白酒企业借助混改引入优质战略伙伴或战略投资者, 充分吸引优质资本和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优势。民营白酒企业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向股份化转变、企业决策向民主化转变、企业班子向职业化转变、企业经营向规模化转变、融资渠道向多元化转变,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推动质量、品牌、财务、营销等精细化管理。
产业组织结构、产业链结构优化升级是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其机理在于通过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1.优化横向产业组织结构
白酒行业横向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以市场结构的适度集中为手段实现市场绩效提升。推动横向整合,即按照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进行横向合并。白酒行业的关键性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白酒制造环节整合,通过整合扩大企业规模,推动市场结构优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规模经济收益。为此,政府应鼓励白酒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资源向名优白酒企业集中,做大做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二是推动白酒产业链酿造设备、物流、营销等核心环节整合,适度提高这些环节的市场集中度,培育发展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企业,强化白酒产业集群的重要网络节点的支撑功能。
大力发展“腰部”白酒企业。白酒行业的“腰部”企业通常是区域龙头,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产品有一定特色、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往往具有成为小巨人企业的潜力但获得的政策支持并不多,在发展中面临知名白酒企业和众多中小型白酒企业的双重挤压,因此要从产业集群的整体角度思考腰部企业自身的发展定位, 从产业价值链角度思考腰部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大力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角度,更多关注价值链中的顾客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相关方,打造特色产品,通过差异化的价优产品,配合差异化的细分市场、营销手段和零售渠道,为消费者创造独特价值。
2.优化纵向产业组织结构
合理的纵向产业组织结构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是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需要重点抓好白酒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协作和产业价值链升级等工作。
提升白酒产业集群协作水平,通过核心企业和协作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实现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增强集群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强化白酒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的带动力。核心酿造企业(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应专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力,将价值链上的非核心环节分离出去[20]。这样,核心酿造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核心能力,使自己的权威力量跨越企业边界而涉足到企业网络组织内,从而增强核心企业的带动力。要适度提高核心企业的规模,加强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品牌运营能力,不断提高竞争力。其次要提高白酒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协作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核心酿造企业应聚焦核心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与原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包装供应商、物流供应商之间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协作配套企业及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应注重专用性资产的投入,提升中间产品及生产性服务的质量,扩大合作收益,从而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推动产业链条上各链环产业的集中度配比合适、协调发展,避免产业链单个环节的跨越式发展导致产业链失衡。
推动白酒产业链高端化,提升产业附加值。要加快推动白酒产业链向中高端转变升级,推动高附加值产品替代低附加值产品。白酒产业链升级路径,一是充分利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机遇,树立创新驱动和品牌立业的战略理念,推动酿造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引导企业努力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加快在产品研发、设计、售后服务、品牌运作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升级步伐[21]。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龙头企业应遵循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发展趋势,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发展定位,对白酒产业链的相关环节进行垂直整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二是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再造发展白酒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如将研发设计拆分为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设备研发;发展原料供应、基酒酿造、调制贮存、包装物流等重点环节的检测业务;构建白酒生态圈、延伸产业链,发展白酒酒庄集群、酒旅融合等新业态,使白酒生产、流通、消费、投资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产生新的竞争优势。
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机制能够降低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本, 提高新旧动能转换效率。有效的制度安排及其实施机制能够诱发白酒企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投入要素质量,能够诱发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也有助于促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率。因此,优化白酒产业动能转换机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改革建立起促进新旧动能合理、有效、快速切换的体制和机制。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励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动。要根据白酒行业的竞争性行业的特征,明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既要减少对白酒行业的不必要管制,也要发挥政府在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22],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促使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企业或产区进入高生产率企业或产区,纠正微观经济主体所面临的激励扭曲,真正实现由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在配套改革方面,要深化融资、投资体制改革,明确界定和规范政府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加大名优白酒生产、科研、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和信贷支持。同时,要构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白酒基础技术研究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等,降低动能转换的制度成本、提高动能转换效率。
2.推动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转型
竞争中性原则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协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3],也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白酒行业的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转型,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一要降低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投资经营等方面,对于不同类型企业,例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采取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标准。完善白酒行业的退出机制,对于低效率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组盘活或清理退出, 同时对白酒生产许可证进行清理, 规范白酒小作坊企业的生产,提高白酒行业供给体系质量。二是在经营运行方面,按照非歧视和商业原则促使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展开公平竞争。在国有白酒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 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和其他投资者,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三是取消地方政府隐性补贴,确保市场公平竞争,迫使国有企业主动优化运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整体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不断改善营商环境
改善营商环境可以降低新旧动能转换成本。以大力提高政府效能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精简审批权限,明确涉酒行政权力目录,简化白酒企业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流程透明度,加快项目立项、土地、环评等事项的审批进程。建立完善涉企收费、监督检查等清单制度,加强中介服务收费监管,降低行政审批中介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行通关无纸化作业,压缩通关时间,大力支持名优白酒“走出去”。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白酒产业同样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种高质量发展是效率更高、结构更高端、供给更有效的发展,其实现的关键是要通过新的发展动能来替代旧的发展动能。
第一,新动能和旧动能是一对辩证统一体。其中,旧动能具体表现为倚重要素投入数量、传统技术和传统管理模式等,是以往推动白酒产业数量型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新动能则具体表现为依靠要素投入质量、新兴技术、新型管理和结构优化等,是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新动能和旧动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由此推动产业的发展和演变。
第二,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来实现。近年来白酒产业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过剩与不足共存的现象表明,传统的发展动能一是难以支撑白酒产业高效率增长,二是不能满足中高端结构增长需要,三是导致白酒行业的供给体系质量不高。上述问题都需要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来解决。
第三,推动白酒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其核心工作是厘清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关系。这需要准确把握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涉及的关键环节及其作用机理。这些关键环节包括制度环境、经济主体、动能结构、产业绩效四个环节,动能转换机理则是这四个关键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因此,白酒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机制需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推动微观和中观层面的动能结构及其作用机制转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现代产业结构,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四,根据白酒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可以设计其实施路径。概括而言,白酒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前提条件,着力培育创新型的市场主体,积极诱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变革,促使其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大力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机制,降低新旧动能转换成本、提高转换效率,有力推动要素优化、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化解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提高生产效率,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提高白酒行业供给质量。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发展我国白酒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大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白酒产业链向中高端升级,增强白酒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注释:
①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产业高质量发展来实现。2019年,我国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占全国工业行业的比例分别为0.56%、2.26%,在我国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②2018年,古井贡、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2.59%、0.65%、0.52%,投入金额和比重领先行业中其他白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