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翠红
【摘 要】龙岩市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市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现有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做好规划、加强招商、落实政策、强化服务等建议,以期打造“红色圣地·养生龙岩”养老福地品牌。
【关键词】健康养老产业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1.04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越来越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出台《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协调解决城乡养老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更快更好地实现全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各级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总体要求,相继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养老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努力补齐养老短板弱项。我市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有优势、有机遇,但也有问题、有挑战。如何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逐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老百姓就近就便享受养老服务。笔者结合深入学习和调研活动,针对我市养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提出加快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打造“红色圣地·养生龙岩”养生养老产业品牌的对策建议。
一、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实施背景
1.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程度持续加深,需要照料的半失能、失能的老年人数量剧增,成为全省老龄化较重的地区之一。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市现有户籍人口317.6万人,常住总人口为272.4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49.7万人,占18.24%,高于全省1.26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36.3万人,占13.33%,高于全省2.23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我市人口老龄化率将达到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凸显,老年群体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等需求持续增加。
2.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市以“老有颐养”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高质高效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引导养老产业发展。到2025年底,全市新增各类养老床位7000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数达到10张,所有城区街道(乡镇)至少建有1所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实现社区日间照料设施覆盖率90%,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40平方米,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能较好改善基层群众的养老环境。
(二)优势分析
1.生态气候得天独厚。龙岩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77.9%,年平均气温20.5℃,2016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6%。龙岩中心城区的纬度与被誉为“中国春城”的昆明几乎相同,昆明在北纬25.04度,龙岩在北纬25.06度,均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带。龍岩地处于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结合部,在2010年首届全国十大养老圣地评选中位居第四名。
2.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有着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目前有1个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个4A级旅游景区。已形成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客家游”;以冠豸山、梁野山、龙硿洞为代表的“绿色游”;以古田会议会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长汀红色旧址群等为代表的“红色游”。
3.健康饮食别具特色。龙岩饮食种类丰富,极具地方特色,不仅能就地取材烹饪美味,而且还兼备食疗养生功效。有兼顾养生养老价值的食品和药材:有闽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有均衡药用和保健功效的连城白鸭,有作为主要食材烹饪成“客家第一汤”的通贤乌兔,有长汀河田鸡、上杭槐猪、武平金线莲、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永定万应茶和巴戟天、龙岩山茶油等等。而且“新泉美食”等地方健康美食亦颇具特色。
4.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41家,各类养老床位总数2.24万张,已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5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135个,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幸福院1151个,覆盖64.45%的建制村。我市引进了青鸟三盛、南京禾康、河北德亨仁厚、福州金太阳等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涌现了龙岩同心圆、新罗慈爱、上杭金秋等一批养老服务企业品牌。上杭金秋老年公寓拥有近千张床位,新罗东宫下托老院有300多张床位,永乐老人公寓共有400多张床位,采用公建民营模式的市级福利中心是全省最大的社会福利中心项目。
二、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情况看,制约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不足
由于健康养老产业是新兴产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投入产出不合算,导致引导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积极性不高。民众层面,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对引进机构养老、兴办养老产业认识不足,接受不多,以致支持不够。
(二)规划不足
已经出台的涉及健康、养老方面的规划有《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龙岩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龙岩市“健康龙岩2030”规划纲要》《龙岩市健康养老产业(2017-2019年)三年行动计划》等。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达到3.05人,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保持在40张以上,每千名老人养老护理型床位数达到10张以上,社区日间照料设施覆盖率达90%。因此,我市还缺少全域性、跨界融合性的健康养老规划,为指导今后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建议编制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三)招商问题
招商难,签约难,落地更难。养老产业项目具有建设投入大、管理运营复杂、投资回报时间长等特点,市场风险较大,短期内要引进高层次的高端战略投资商难度大。我市虽然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独特,比较优势明显,但地处福建西南山区,交通有待提升,外来人口少,信息渠道不多,缺乏像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不利于大型养老机构或企业积极主动地来龙岩拓展市场。龙岩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但最大的制约在于区位条件,近年没有引进大的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商落户也是受此影响。
(四)政策问题
我市地处山区,基础设施条件不足,要靠更加优惠的政策来弥补,如,土地政策、税费政策、开办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一些已有的政策很难落实到位,如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运营补助费,省政府对住满1年期的床位每个补助1000元,当地政府应配套补助1000元。据了解,目前仅上杭县有兑现,其余地方均没有配套落实。一些地方承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很好地落实。
三、加快发展我市健康养老产业的建议
健康养老产业点多面广、产业链条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个领域。健康养老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将健康养老产业确定为“产业兴市”战略中5个新兴产业之一。结合龙岩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做好规划,打造“红色圣地·养生龙岩”品牌
未来几年,要把龙岩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是首选,要全力打造“红色圣地·养生龙岩”养生养老产业品牌。因此建议考虑前瞻性,结合《龙岩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0)》以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健康养老产业专项规划。比如,明确提出到2025年,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社区(村),按每千名老年人不低于40张机构床位,其中护理型床位不少于60%。规划布局各类养老机构,包括每个县(市、区)1所500张床位以上的县本级兜底性养护院,中高端医养康养结合型、康复护理型、安宁疗护型养护院,中高端互助式、抱团式、叶落归根式健康老年人养老公寓等。其中龙岩中心城区再规划布局4个500张床位以上的中高端养老机构;每个县(市、区)规划布局1个以上(中心城区2个以上)适宜旅居式、候鸟式养老的公寓、酒店;每个县(市、区)规划布局1个以上(中心城区2个以上)以适老化住宅为主体的文旅康养、森林康养基地或老年人社区,并按规模同步规划建设康复医院(护理院)或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有条件的县(市、区)可规划布局1个示范性老年人用品生产基地和康复辅具产业园区。通过编制规划并实施,把龙岩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养生养老福地。
(二)加强招商,努力引进健康养老产业战略投资商
重点盯紧大型央企、大型房地产企业、国家社保基金、大型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等战略投资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养老机构的合作。努力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良好氛围。主动承接国内先进地区养老服务业转移,引进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集团和连锁机构,实现高位嫁接、高端发展。支持兴办老年用品企业,促进老年用品市场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发展老年用品市场,重视老年用品市场的开拓。提高老年用品技术含量,朝着老年用品“多样化、便捷化、智能化”发展,积极引导更多企业主体进入老年人用品市场投资与发展,使老年用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化发展。要加强对老年人用品制造企业的金融、税收支持,制定企业贷款的优惠利率政策和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制定政府优先采购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多样化、多层次需要,积极参与医療器械、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人用品市场开发,不断增加老年人用品供给,为养老服务的完善和创新提供硬件支持。要发挥驻外机构及驻外招商组作用,引进大型优质的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商落户龙岩。
(三)落实政策,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严格兑现已有的政策,确保地方配套落实到位,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养老设施建设、养老产品生产等领域,鼓励医养结合,支持有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对符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纳入相应的定点医疗范围。加强人才培养,在龙岩卫校、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扩招“健康养老医护专业”学生,为今后养老机构提供医护人才,提高养老医护水平。出台比发达地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弥补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条件差的不足,吸引外商投资。比如鼓励开展集体建设土地采取出让、出租等方式建设养老机构的试点。以出让方式供应的社会福利用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级别公共服务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基准地价尚未覆盖的地区,出让底价不得低于当地土地取得、土地开发客观费用与相关税费总和。适老化住宅、纯老年人社区等住宅项目可探索采取“限房价、限地价,竞配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或医疗设施)”或带设计方案的方式出让。各县(市、区)将养老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加快形成一批“净地”。
(四)加强服务,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加强健康养老服务组织机构的跟踪服务,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实行“一对一”挂钩服务,及时掌握企业动态信息,帮助企业解决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推动解决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土地性质混乱、两证无法取得、建筑设计不达标等问题,对一些企业提出许可证办证、续证问题,要采用“老证老办法、新证新办法”,在不影响消防安全、房屋安全前提下相关部门要给予办理。加强对筹建养老机构的指导服务,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和前置条件。大力宣传我市适宜养生养老的“福地”优势,发挥驻外机构及驻外招商组作用,宣传招商政策,打造“红色圣地·养生龙岩”品牌。
四、结束语
各级政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努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充分激发社会力量活力,全力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家庭和谐,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健康养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居家社区机构融合发展、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养老服务业格局,努力打响“红色圣地·养生龙岩”品牌,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J].老友,2019(06):38-39.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J].当代农村财经,2021(0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