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妮
【摘 要】文章以培养小班幼儿午睡习惯的意义为切入点,系统性阐述幼儿午睡能够消除疲劳,促进幼儿发展,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同时,以此为基础,结合小班幼儿午睡习惯影响因素,明确幼儿午睡易受到自身、教师、环境及家庭影响,并提出针对性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 午睡习惯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1.03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应当保证幼儿具备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为11~12h。其中午睡时间约为2h,形成规律作息。科学证明,午睡是对夜间休息的补充。按照幼儿的生理特点,经过一上午的活动,幼儿的大脑和身体都需要休息,高质量的午睡,能有效地消除幼儿在上午的活动中产生的疲劳和困倦,恢复体力和精力,还能够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是,小班幼儿在午睡过程中,却存在午睡行为不当、入睡效果差的情况,甚至在午睡时间幼儿仍然十分清醒,频繁说话、玩弄物品。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幼儿良好午睡习惯,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班幼儿午睡习惯培养意义
《指南》要求幼儿园将幼儿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每日生活中午睡作为重要环节,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小班幼儿年龄在3~4岁,午睡时间需要2h[1]。睡眠不足将会危害幼儿健康,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身高无法达标,经常睡眠不足也会降低幼儿身体免疫力,表现出食欲下降、易哭闹、易感冒的情况,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思维迟缓、记忆力差。幼儿睡眠不足还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情绪失落、易发脾气的情况。教师需培养幼儿午睡习惯,意义如下。
(一)消除疲劳
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在幼儿园的整个上午,幼儿始终参加各种活动,不可避免会出现疲劳情况,良好的午睡能让幼儿身心获得休息,恢复幼儿体力。
(二)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幼儿午睡是对夜间睡眠的补充,午睡质量好可满足幼儿成长需求。从医学层面而言,幼儿午睡时大脑与身体互相调节,能量和氧气消耗较少,有助于疲劳恢复,便于身体分泌生长激素[2]。同时,午睡也能缓解幼儿情绪,稳定幼儿情绪,教师需明确睡眠质量对幼儿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具有直接影响。
(三)保证教学顺利
幼儿午睡质量对下午活动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休息好了可以使幼儿精神愉悦、身体舒适、精力充沛,参与各种活动时积极性更高。
二、小班幼儿午睡习惯影响因素
(一)幼儿因素
小班幼儿可能由于生活环境、年龄特点、行为习惯及健康状况的不同,导致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时,幼儿行为差异较大。各班级均有“特困生”,具有入睡晚、不午睡、入睡难的特点。午睡时,这些“特困生”无法和其他幼儿行为同步,表现出以下情况:1.幼儿没有午睡习惯,午睡时间不合眼,认为午睡过于痛苦。2.幼儿午睡时无安全感,分离焦虑现象严重,一到午睡就想哭,想找妈妈。3.部分幼儿由于感冒或鼻炎等疾病难以入睡,无论教师怎样安抚均无法达到良好效果。4.幼儿午睡可能出现尿床、梦惊的情况,导致不喜欢午睡[3]。5.个别幼儿对声音敏感,会因为很小的声音醒来。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幼儿之间存在个别差异性,所以,教师要在理解、尊重幼儿个别差异性的基础上培养小班幼儿午睡习惯。
(二)教师因素
部分教师在睡前因为幼儿调皮淘气批评了幼儿,导致幼儿情绪不佳,影响午睡。还有的教师在睡前组织幼儿进行了很刺激的游戏,导致幼儿太过兴奋,难以入睡。部分教师组织餐后散步的时间不足,而餐后阅读和散步可以给幼儿足够的消化时间,能畅通气血,保证气顺血和,保证幼儿能够迅速进入睡眠。[4]
(三)环境因素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集体午睡环境中,对陌生环境不熟悉,没有安全感,会引发难入睡现象。还有环境光线、空气新鲜度和噪音也会引发幼儿睡眠质量问题。
(四)家庭因素
部分幼儿由老人抚养,或是父母安排保姆照顾,导致幼儿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或者家长安排幼儿生活、行为较为随意,而幼儿日常生活中未能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
三、小班幼儿午睡习惯培养策略
(一)改善幼儿习惯,加强教师干预
1.了解幼儿需求。幼儿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有真正了解幼儿内心的需求,以此进行干预,才能有效提高幼儿午睡质量。例如,可可喜欢表现自己,活泼好胜,每次老师组织活动都会积极参加,但最近中午却不好好睡觉,还故意打扰其他幼儿。老师通过和她聊天才知道,她觉得午睡时老师夸奖了其他小朋友,没有夸奖她,所以才故意这样想引起老师的关注。于是之后的每天里,老师都会睡前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夸她睡觉准备做得真好。从那之后,她每天都会乖乖躺好睡觉。教师根据幼儿情况,采取针对性方式,保证幼儿入眠[5]。小班幼儿午睡过程中,教师不仅需关注其入睡状态,还要注重幼儿特殊情况,可能出现的虚汗、尿床等,便于照顾幼儿午睡。
2.坚持循序渐进。教师培养小班幼儿午睡习惯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面对幼儿不良习惯,不能要求幼儿立即改正,应当逐渐提出要求,让幼儿形成习惯。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由于午睡習惯不同,有的大声喧哗,有的频繁往卫生间跑,还有的拉扯其他幼儿影响别的幼儿休息。这个时候,我们并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先让他们躺在床上即可,能够做到该要求后,逐渐让其安静下来,然后才是闭上眼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轻拍幼儿身体、轻抚幼儿后背,摸着幼儿小手或给予小奖励等方式安抚幼儿,帮助幼儿入眠。
3.开展常规教育。我们在培养幼儿午睡习惯时,不能仅注意维持午睡秩序,还要注意采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科学的方法开展常规教育。例如,我们会通过绘本故事告诉孩子午睡的重要性:“宝贝,每个小朋友都需要午睡的,午睡就是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休息一下,休息好了,下午才更有精神,更有力量哦。”“小朋友午睡好了,就可以不生病哦。”“小朋友午睡休息了,才可以慢慢长高个子,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午睡了,慢慢大家都长高了,长得像老师这么高了,你也想要快点长高长大吧?”让孩子们愿意去尝试午睡。
(二)加强午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
1.规范自身行为。教师需遵循幼儿园管理制度,进入午睡室内禁止大声说话,要求幼儿“食不言、寝不语”的同时,自身也要以身作则,营造和谐安静的午睡氛围。还要加强午睡值班工作,不做无关工作的事情,安抚每个不睡觉的幼儿,纠正幼儿睡姿、及时巡视。对于不睡、晚睡或小动作多的幼儿,要采取有效管理方式,不能视而不见,观察每个幼儿情况,加强午睡登记,填写记录表。例如,然然和贝贝午睡时一直打打闹闹、悄悄说话,我们让贝贝换另一头睡觉,但仍无法达到良好效果。贝贝趁着教师哄其他小朋友时,又开始说话。于是老师转变了方法,对他们说:“然然和贝贝你们比赛好不好?比一比谁先睡着。老师会给先睡的小朋友手上画小老鼠。”两个小朋友很快就闭上眼睛午睡,通过“比赛”方式哄睡,能够达到良好的午睡管理效果。
2.尊重认可幼儿。小班幼儿均希望获得教师的表扬和认可,教师需结合实际午睡情况,给予幼儿适当的夸赞,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教师发现幼儿能够在床上安静地躺一会儿后,可表扬幼儿,或是午睡后予以物质奖励。我们可以走到幼儿面前轻轻摸摸幼儿的头或抚摸小手,让幼儿感受教师的关爱。受到表扬后,幼儿将会更为积极地表现自己,使自己能够尽快入睡。通过教师的锻炼,部分幼儿入睡能够实现质的进步,尽管仍有幼儿睡不着,却也不会对其他幼儿造成影响,个别特别活泼调皮的幼儿,教师可以轻轻抚摸,将手放在幼儿枕头上,使幼儿感觉到教师的关爱。
3.纠正幼儿行为。幼儿午睡过程中,可能出现入睡情况差、睡姿不正确的情况,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纠正幼儿行为,强化午睡管理。一方面正确面对入睡差的幼儿,耐心安抚,不能急于求成或言语攻击。对此,我们可以采取鼓励法,制作表扬墙,例如某个幼儿如果能够快速入睡,则在名字后面盖上印章,集齐20个印章能够获得小礼物;某个经常不午睡幼儿表现良好,可予以“宝宝真棒”奖励,通过此种方式激发幼儿积极性,还能鼓励其他幼儿入睡。不午休或早醒的幼儿,也不必强迫入睡,可以容许他们在不影响其他幼儿午睡的情况下安静活动。另一方面,纠正幼儿睡姿。不良睡姿会影响幼儿发育,同时也会发生食物倒流的窒息危险,午睡时需避免幼儿俯卧;同时还要避免幼儿用被子蒙脸,以免会呼吸不畅且易做梦惊吓。根据研究可知,午睡中幼儿保持右侧睡或仰睡方式,能够尽快入睡,促进骨骼发育。
(三)创设午睡环境,提高午睡质量
1.组织睡前活动。小班幼儿午餐后午睡前的这一段时间,教师应当合理组织活动,以静为主,避免强烈运动。幼儿经过一上午的户外和室内活动,体能得到充分消耗,午饭饭量较大,立即午睡会影响肠胃蠕动,导致胃部不舒服。幼儿肠胃发育还不完善,吃太饱立即午睡还可能会出现食物倒流引起窒息的后果。所以,睡前教师要带领幼儿散步,让幼儿的午餐得到消化,这样午睡更舒服。散步的时候还可以穿插幼儿喜欢的内容,利用童谣、儿歌搭配幼儿步伐,予以其散步节奏感。或是设置操场为变换舞台,开展徒步行走至传话接龙;或是带领幼儿观察花草树木,呼吸新鲜空气;或是观察小蚂蚁、小昆虫,幼儿身心舒缓下来,能够为后续午睡奠定基础。
2.控制午睡时间。《指南》对小班幼儿睡眠时间加以规定,要求其日常睡眠为11~12h,小班午睡为1.5~2.5h,研究制定午睡时间需结合幼儿年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季节变化对幼儿午睡的影响,夏天日照时间长,中午气候炎热,幼儿更为困倦,幼儿园可适当将午睡时间延长;冬季则日照时间短,增加了幼儿夜间睡眠时间,可适当减少白天午睡时间。教师也要对午睡时间严格控制,保证幼儿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习惯,避免形成不良睡眠习惯。
3.創设午睡环境。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环境对幼儿午睡具有暗示性作用。创设睡眠环境包括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方面。在软环境方面,是指创设心理环境。教师需了解幼儿午睡障碍原因,通过音乐或睡前小故事来引导幼儿放松,引导幼儿应对不愉快的午睡经历,缓解不安、焦虑、紧张情绪,让幼儿能够自然轻松的进入睡眠。午睡前教师也尽量不批评幼儿,让其维持愉悦轻松的状态入睡。硬环境是指创设物质环境。教师要在午睡前给睡眠室开窗通风,保证睡眠室空气新鲜,还要保证睡眠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合幼儿。午睡前,教师要拉上睡眠室窗帘,为幼儿创设一个较暗光线的环境。教师还可以在睡眠室墙上制作一些暗示睡眠的环境创设,例如:月亮和星星的吊饰、睡觉的小动物墙饰。这些环创,都在暗示幼儿,你困了,你需要美美睡一觉了。我们还可以张贴一些正确午睡习惯的图片,比如睡前小便,睡觉不含被角,不含手指,仰面睡或侧睡,头、脸、胳膊和手露出被子外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正确的睡姿。
例如,在班里,每次午睡前,老师早早把窗帘拉起来,阻隔阳光,营造睡眠氛围。然后隔绝一切嘈杂的噪音,和小朋友们玩一个静悄悄的“木头人”游戏: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这样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安静的光线较暗的整体环境。在玩“木头人”游戏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作息规律的幼儿先睡着,而没有睡着的幼儿呢?他们感受着这周围安静昏暗的睡眠环境,看着暗示睡觉的睡眠墙环创,听着耳边其他小朋友深深浅浅的睡眠呼吸,在这样浓厚的睡眠氛围中,很快,他们也会进入甜甜的梦乡。
(四)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的午睡习惯不是一天或几天就养成的,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结果。我们在幼儿教育中经常会发现许多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比如在幼儿园培养了五天的睡眠习惯,而周末回家后,家长并没有坚持像在幼儿园一样规律作息,幼儿作息被打乱,周一入睡困难。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合作,教师应当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保证幼儿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步调一致,发挥教育最大合力。教师可以利用家园联系栏、接送园时面谈、家访、电话、微信或家长会等方式和家长沟通午睡的重要性,以及不良睡姿的危害,引导家长重视幼儿午睡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对幼儿入睡晚、不午睡、入睡难等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做到对症下药。教师还要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家庭中的睡眠及作息,提醒家长对幼儿一日生活妥善安排,保证午睡时间,即便带领幼儿拜访亲朋,也要保证幼儿的规律作息。
综上所述,良好的午睡习惯能够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特别是小班幼儿处于3~4岁,是机能发展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必须保证幼儿充足睡眠,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因此,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改善幼儿习惯、加强午睡管理、创设午睡环境、家园共育的方式,从而使得幼儿养成良好午睡习惯。
参考文献
[1]苏南.午睡只是睡觉吗?——中班幼儿午睡自我服务养成情况探究[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1(9):55.
[2]马海燕.快乐午睡筑梦成长——优化幼儿园午睡环节的有效策略[J].幸福家庭,2021(8):17-18.
[3]陈欣怡.中班幼儿午睡行为的观察与教育——以武汉市公立幼儿园A园中12班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8):210-211,257.
[4]李倩.从我不会做到我会做——如何在午睡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J].幸福家庭,2020(20):26.
[5]章春红.愉悦午睡 健康成长——初探小班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J].智力,2020(2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