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探讨

2021-09-03 23:34刘红
南北桥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读者阅读推广图书馆

刘红

【摘    要】与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式相比,基于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更加关注读者自身的需求以及参与性,与此同时还极为重视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基于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可有效确保其能达到预期目标。不过在当前阶段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图书馆克服,其只有找出恰当的解决方式才能提高推广效果。本文对基于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进行探讨。

【关键词】读者  个性化需求  图书馆  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1.064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其所开展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满足大众的个人阅读需求。但由于读者的构成比较广泛,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阅读需求具有比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其可行化需求更加突出,造成如今的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时出现了一些问题[1]。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为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最大化激发读者的参加兴趣和主动性,以此保证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具有较好的效果。

一、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重要性

(一)满足图书馆的创新需求

图书馆是各个地方比较重要的公共教辅机构,其丰富的图书资源可以为各界人士提供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服务。为了完成这两项工作,图书馆应不断开展一些较为常规的服务工作,如资源整合、计算机维护、书刊采购、借还书服务以及图书整理、读者咨询等。在以上服务中,读者接触最多、感触最深的普遍为“借还书服务”,普遍大众对于图书馆的印象皆为“免费看书、买书、借书还书”的地方,里面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图书整理好即可,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实际上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不止“借还书”这一种初级服务,其还有众多读者无法接触和了解到的工作。

(二)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图书馆想要提升服务质量,则需要积极进行创新,在此期间了解读者的众多需求,随后基于读者个性化需求增加新的服务工作,如读者培训、科技查新、阅读推广等。所以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不仅是落实我国“全民阅读”的号召,同时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主要方式。阅读推广的核心为基于读者需求传递图书阅读理念,激发更多人的阅读兴趣,带动民众读书[2]。其最终目的为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

(三)落实全民阅读的战略目标

阅读图书属于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思维活动,是吸收消化古人、前人智慧和知识,获得更多知识储备、陶冶情操的一种活动。人们在阅读图书时会接受先人的思想洗礼,但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知识和感触。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阅读,每个省市都有公共、免费的图书馆。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全面阅读”,全国各地的机关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事业单位皆在开展各式各样的图书阅读推广活动,以此激发人们对阅读图书的兴趣和热情。在阅读推广中图书馆是重要主体,其具有水平较高的服务团队、舒适的阅读环境、较大的阅读群体、丰富的图书资源,可为实施阅读推广奠定良好的便捷性,在落实我国提倡的“全民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3]

二、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时面临的困难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体构成非常广泛,不同读者之间的阅读需求是不相同的,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性。有些年龄较小的读者喜欢娱乐性、故事类的课外读物;而年龄偏大的读者则喜欢社会类、知识类以及专业类的读物;还有一部分读者十分喜欢武侠类、言情类的读物。从性别来看,女性读者普遍喜欢阅读一些生活类、文学、言情类读物;男性则喜欢阅读政治、科技、社会等比较严肃具有较强理论以及人生哲理的读物。在公共图书馆中,最多的读者为学生,其对于考试用书、专业教材以及基础教材的需求量要大于其他图书。由此可见,图书馆的读者对于读物的需求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若是在推广过程中未考虑这一内容,将无法达到推广前预期的效果。

因为如今大环境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大,有一部分民众普遍存在做事不看过程只注重结果、情绪浮躁等情况,在进行图书阅读时,存在的“快餐化”“浅易化”“目的性”等特点十分明显。这种比较浮躁的状态将会直接影响读者自身的阅读习惯以及每次的阅读内容,造成其无法真正投入到书海世界。部分学生去图书馆进行阅读的主要目的为帮助自己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应付考试;还有一部分进行借书阅读为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消遣、娱乐甚至拍照发朋友圈。只有极少一部分为真正的想要丰富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而走进图书馆。除此之外,如今的读者普遍存在心浮气躁,无法静下心进行读书的情况,导致其在阅读书籍时容易出现“快餐化”现象。例如,把书籍从图书馆借出只是“一时新鲜”,回去之后并不会翻阅,到还书日期“原封不动”地将其还回,或者只是“随意翻阅一下”,了解一下书籍的大致内容。如今读者存在的“阅读快餐化”“浅阅读”等现象,将会对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其无法顺利开展。

图书馆属于公益性场所,在开展阅读推广时,除了需要自身具备专业的能力之外,还需要书商、政府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支持,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4]。近些年来中央对图书馆投放的教育经费比例有所下调,再加上国内纸质版图书的价格比较高,购买各种数据占据了其大部分的经费,最终造成图书馆可以为阅读推广活动投入的经费比较少。导致如今的图书馆阅读推廣工作存在着“阵风化”“短期化”等现象,无法获得更好的推广效果。

当下各种图书馆实施阅读推广的时间普遍在暑假和新生开学期间的8、9、10月份,以及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其主要为追赶“世界图书日”的潮流以及为新生的入学教育提供便利。但因为资金的不足,每一次的活动时间普遍较短,最长为7天左右。而且有些较大的市级图书馆在开展此项活动时,还会举办较为隆重的剪彩仪式,邀请社会名流以及政府人员一起参加,但在结束时却比较“低调”,没有任何活动。所以在全国各地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中,阅读推广活动存在的“阵风化”和“短期化”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三、基于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一)增加资金投放建立长效的推广机制

首先,各地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活动是落实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途径,所以政府应做好对图书馆的预算工作,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其次,阅读推广服务属于图书馆的工作环节之一,其可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所以图书馆应增加对该活动的资金投入,不可挤占、挪用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的经费。最后,公共图书馆是为社会资源,公益单位为图书馆捐赠活动经费,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声誉,有助于提高公信力,对自身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正面影响。[5]

除此之外,图书馆还需要为阅读推广服务建设长期有效的推广机制。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之所以存在“阵风化”“短期化”等问题,除了因为缺乏活动经费外,还有因为缺少长久性的规范、专业人才缺失、各个部门的配合不到位等。所以,为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做好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根据当地情况以及自身情况拟定长期有效的规划。图书馆如今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还存在着周期较短、次数比较少等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基于读者个性化需求中应增加周期时长、开展次数,例如在4月份时借助“世界读书日”举办长时间的阅读推广活动,将周期拉长至半个月,贯彻其整个前后时间段,并在1、3、6、8、10、12月适当举办短期的推广活动,以此增加开展次数,并保证资金预算不会超出预估。

其次,对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人才培训。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时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当作支撑,保证该活动可顺利开展,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尽快解决,不影响后续的活动进行。所以,图书馆需增加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以此增加人才队伍的储备,保证其建设比较完善。

最后,增加各个部分之间的配合与工作之间的衔接。想要高质量完成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除了需要和政府、书商进行合作,还需要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比较通畅,需要各个部门和管理层提前进行考察,制定好计划,保证协调工作的质量。[6]

(二)分析读者选择恰当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内容

我国图书馆过去在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时,出发角度普遍为图书馆自身,很少会思考读者的需求,从读者角度出发。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其主体为广大读者,其对参加活动的意愿和兴趣,将会直接决定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是否能达到预期值。所以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应从读者的需求进行思考,选择恰当的推广的内容。[7]

由于读者容易被性别、心情、兴趣以及生活背景等多个因素所影响,所以其阅读偏向和兴趣爱好并不相同,因此在实际中其对图书类型的要求也不一致,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异性。为了确保阅读推广活动可顺利开展,图书馆需要借助多种途径来了解读者的偏好,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集成管理系统以及问卷调查等。把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读者实际的如数借阅现状,图书馆在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可更加准确的获取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图书馆开始注册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在这些平台中也可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而且花费的资金比较少。不过在调查部分读者时发现,其对于图书的需求具有一定的规律,例如,选择教科书、专业类、文学类、科普类以及历史类的人群比较多。所以在举行阅读推广活动时,可以从读者的兴趣爱好出发,为其推荐一些语言、科普、文学、物理、教参等类型的图书,这样可有效提升读者参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自然也会有效提高。

(三)使用多种方式辅助图书馆阅读推广

基于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应包含以下内容:首先,图书馆可借助举办主题朗读、主题讲座等活动,让读者更加全面、深层次的了解图书的内涵以及思想。其次,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可开展和该活动有关的电影放送、展览等其他活动,借助视觉刺激来吸引更多读者主动参加阅读推广活动。最后,在读者通过多种感官感受到图书的思想和内涵之后,其可以开展读者沙龙等其他活动,推动读者进行沟通交流[8]。所以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时,不能只使用一种推广方式开展活动,应使用多种方法相互结合来开展,以此提升推广范围并减少资金投入。

1.利用微电影、微视频。在当今时代,大众读者对微电影、微视频的喜爱程度比较高,所以图书馆可以利用微电影、微视频来梳理和展示阅读推广的内容,如制作5分钟左右的微电影、微视频。同时也可把宣传工作与其进行结合,让读者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阅读推广的内容以及主体,将其融入读者的日常生活。微电影、微视频虽然比较“微小”,但其具有非常完整、详细的情节,可使读者在观看结束之后产生思考,激发其对阅读推广活动产生较多的兴趣,让具有相同爱好的读者进行交流互动,达到二次传播的目的。

2.利用微博、微信。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今有很多图书馆已经开通了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并且对大数据的使用非常灵活。图书馆可以在每次阅读推广活动结束后,把此次推广活动的过程、获得的结果等通过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多种形式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中进行展示,以此让未能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一些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和乐趣,增加其参加下次活动的积极性[9]。同时还能让感兴趣但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参加此次活动的读者了解其活动内容,这样也可达到推广目的。在每次的阅读推广结束之后,图书馆还可利用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开展评价活动,并将评价结果收集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寻找此次活动存在不足,需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下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突出,其给阅读推广活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图书馆需要基于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保证此次活动能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需求,激发其参与兴趣,其可通过问卷调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和微信平台来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以此提高活动的最终效果,促进图书馆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洪兴.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2):97-103.

[2]曲莎薇.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核心价值[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1):69-76.

[3]蒋永福.阅读与图书馆: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思考[J].图书馆建设,2021(1):127-134.

[4]张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管理制度建设[J].圖书馆建设,2020(5):64-7099.

[5]胡彩红.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分析[J].卷宗,2020(2):199.

[6]周晓文.基于全民阅读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设计与实践研究[J].教育研究,2021(12):73-74.

[7]黄明静.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0(S01):124-126.

[8]李楠.全民阅读时代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J].传媒论坛,2020(16):116,118.

[9]李兰.基于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08):115-117.

猜你喜欢
读者阅读推广图书馆
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