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丹 邓原 王世飞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3)
梅尼埃病(MD)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应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或)耳胀满感〔1〕。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临床尚无MD特效的治疗手段,多采用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及解除膜迷路积水为主的药物综合治疗或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MD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且复发率高〔2〕。中医认为MD属“眩晕”范畴,多由脏腑内伤所致,以肝肾二脏亏虚居多,又夹杂风、痰等病因,为本虚标实之证,治则温阳益气、化痰开窍〔3〕。针灸是“内病外治”的一种中医手段,通过经络、腧穴传导作用可起到调整营卫气血之效。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甲钴胺、倍他司汀对老年MD患者眩晕、耳鸣及听力障碍及复发情况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MD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患病部位等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MD诊断标准〔4〕;中医属气虚血瘀证,耳鸣胀满、肢体困重、神疲懒言等;入组前3个月内未接受相关治疗;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嗜铬细胞瘤及倍他司汀禁忌者。
1.3方法
1.3.1试验组 予以针灸联合甲钴胺(江苏四环生物制药,国药准字H20080290)、甲磺酸倍他司汀〔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治疗,口服,甲钴胺0.5 mg/次,3次/d;倍他司汀12 mg/次,3次/d,持续服药3个月;针灸:取穴:听宫、风池、百会、丰隆、曲池、太溪、天枢、足三里、太冲、合谷穴;操作:仰卧位,显露腧穴皮肤,常规消毒(75%医用酒精),针灸针0.25 mm×0.25 mm,与皮肤45°斜刺百会20 mm;直刺合谷、听宫、太溪、太冲20 mm;针灸针0.3 mm×40 mm,直刺足三里、曲池、天枢、丰隆30 mm;均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每周二、五针灸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
1.3.2对照组 予以甲钴胺、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用法用量同试验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效果。
1.4疗效标准〔5〕显效:治疗3个月后眩晕、耳鸣等症状基本消失,纯音听阈好转>25 dB,言语识别率提高>20%;有效:治疗3个月后眩晕、耳鸣等症状显著改善,纯音听阈好转15~25 dB,言语识别率提高5%~20%;无效:治疗3个月后眩晕、耳鸣等症状未显著改善,纯音听阈好转<15 dB,言语识别率提高<5%。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5观察指标 ①临床效果。②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以眩晕残障量表(DHI)评估眩晕症状严重程度,包括情感体验(36分)、躯体功能(28分)、社会功能(36分)等方面,共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眩晕症状越严重。③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以耳鸣残障量表(THI)评估耳鸣症状严重程度,最高分100分,评分越高耳鸣症状越严重;以耳闷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耳闷症状严重程度,最高分10分,评分越高耳闷症状越严重。④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以纯音听力计进行纯音听阈测定评估听力损失程度,取0.5、1.0及2.0 kHz纯音的平均听阈值,数值越低表示听阈越好;同样以纯音听力计测言语识别率,计算不同频率下准确识别百分比即为言语识别率,准确识别次数越高言语识别率越高。⑤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以多普勒彩色超声系统(飞利浦,ATL-HDI 5000 型)检测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平均血流速度。⑥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n=58〕
2.2两组DH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DHI评分比较分,n=58)
2.3两组VAS、TH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T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VAS、T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VAS、THI评分比较分,n=58)
2.4两组言语识别率、纯音听阈比较 治疗前两组言语识别率、纯音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言语识别率、纯音听阈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语言识别率、纯音听阈比较
2.5两组RVA、LVA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RVA、LVA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RVA、LV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比较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RVA、LVA血流速度比较
2.6复发率 治疗后经6个月随访,无脱落病例。试验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5.17%(3/58);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18.97%(11/58),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199,P=0.023)。
MD基本病理表现为膜迷路积水。早期表现外毛细胞退变,随病情进展内毛细胞、支持细胞等蜗管结构萎缩,会致感音神经性耳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7〕。目前临床常用倍他司汀、甲钴胺等药物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营养及修复损伤神经以改善MD症状,但临床报道,其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且停药易复发〔8,9〕。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学研究不断深入,针灸逐渐应用于MD治疗中,自中医学角度分析,MD属“眩晕”范畴〔10〕。《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到“厥阴之胜,耳鸣目眩,愦愦欲吐、胃膈如寒”,其症状与现代MD典型症状相似,认为病因病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卷四》记载:“无痰不作眩”,强调眩晕发作多与虚损、肝风、痰饮相关。MD病机为气机宣通阻滞、痰浊停留,故临床需以开耳窍、除痰湿、疏经络为治则。针灸有穴位刺激性强、效果持久的特点,张立平等〔11〕研究指出,以挑治法治疗MD总有效率高达93.75%,能显著改善患者听力。本研究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案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听觉功能。本研究结合MD病机取穴听宫、风池、百会、丰隆、曲池、太溪、天枢、足三里、太冲、合谷,其中百会为督脉,别称“三阳五会”,位人体头部,乃督脉与手足三阳交汇穴,针灸百会能充益髓海、提升阳气、祛风止眩;风池为足少阳胆经,能祛风〔12〕;听宫为手太阳经穴,《针灸大成》记:“主耳聋如物填塞无闻”;曲池、合谷均属手阳明经,能祛邪、清热、降火;足三里为胃下合穴,丰隆属足阳明胃经络穴,二穴合用具降气化痰之效〔13〕;太冲为足厥阴经,具潜阳平肝之效;太溪为足少阴经,能补益肾脏;太溪、太冲分属肾肝原穴,“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十二原主治五脏病”,故取太溪、太冲;曲池属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合谷属原穴,二穴合用行气祛风;天枢乃胃之募穴,能调节机体气机,升降沉浮,使上下沟通〔14〕。本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案能显著缓解耳鸣、眩晕、耳闷等症状,可能与诸穴合用能温阳益气、化痰开窍有关。
现代研究指出,腧穴附近均分布丰富血管、神经网络,针刺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如:百会穴浅层分布有丰富血管、神经,深层属旁中央小叶、大脑皮层,针刺能直接刺激神经、血管网,增加脑组织血流量,提升血氧饱和度,改善大脑缺氧缺血状态,且能加快耳内淋巴积水吸收;风池穴深层为椎动脉,针刺能缓解血管痉挛,调节椎-基底动脉系统血循环,利于形成侧支循环,提升内耳血流〔15,16〕。上述研究证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不仅能提高颈动脉血流量,且可降低复发率。
综上,针灸联合甲钴胺、倍他司汀治疗老年MD疗效显著,能通过改善颈动脉血流,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但本研究未进行大样本容量的长期随访研究,后期需进一步深入探讨针灸联合甲钴胺、倍他司汀治疗老年MD的确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