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蒙,豆忠臣,任 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87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人才基石,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环节中的主要实施者和参与者,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因而需要着力关注、提升和改善教师的职业生存境遇,以激发教师潜能促进其育人能力的充分发挥。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工作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体验和认知,[1-2]也是个体评估自身工作成就以证明其工作价值的指标。研究表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仅关系到其工作投入程度和工作绩效表现、[3]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4]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身心健康成长。[5]因此,从教师的工作状态调整和学生的发展成长两个角度综合来看,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稳定性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都是极为迫切和必要的。
探讨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潜在前因变量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考察,将会为探寻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与梳理,发现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一是教师个体层面如专业发展、教学工作量、收入与福利待遇等;二是学校层面的组织管理和文化氛围因素如硬件设施条件、校长领导模式、人际关系状况等;三是社会环境和政策层面如教师社会地位等。[6]但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第一个层面的探讨,对于学校层面及其是否与个体层面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影响却尚未澄清,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领导行为方式理论提出,不同类型的领导方式不仅对员工的行为、态度与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且也会影响既定目标的完成。利克特的“集体参与”式领导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沟通,高效地制定和实现工作目标;团队成员参与管理、共同承担领导责任的领导方式,也能够使员工的工作投入增加,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
学校层面中校长领导和管理方式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领导行为对教师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校长领导制度逐渐被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多层次的分布式领导所取代。所谓的分布式领导,是指从群体的视角观察领导者角色,群体成员共享领导职责。[7]而学校情境中的分布式领导就是校长、教师等学校成员在领导学校发展中的一种合作形式,具有集体协作的领导特征,让与学校具有密切关系的群体,如教师、学生等更多地参与学校发展的决策,特别是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在当今校长领导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新时代,探究新的领导方式即分布式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中国教师在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中会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对校长分布式领导和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需要在我国教育体制背景下开展本土化研究,阐明校长分布式领导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在使用TALIS 2013数据进行的研究中,学校团队中的共同决策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正相关,[8]校长和教师报告的分布式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9]基于文献调研的启示,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分布式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合作是指群体成员一起活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视角,学校场域内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视为特殊社会环境中的人际互动。教师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得教师希望与他人开展有效的合作,在合作中进行知识共享、交流互动,促进个体能力的提升和发展。Torres发现教师感知到的分布式领导和教师合作与教师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且教师合作是分布式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中介变量。[9]校长领导和教师合作也存在紧密的关联,[10]校长领导力水平对教师合作有显著正向预测,[11]特别是在TALIS2013美国中学教师的研究中,分布式领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教师专业合作。[8]分布式领导创造的学校氛围,为教师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倡导合作的学校文化和领导方式也更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教师专业发展源于对教师专业化的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为发展教师个体的技能、知识、专长及其他教师素质而开展的各种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基于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表现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实现其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工作效能的目的。[12]裴丽等的研究表明,教师有效专业发展对中国、韩国、日本和新加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13]Renbarger的研究结果指出专业发展障碍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为负相关关系。[14]校长的分布式领导能够让教师在专业学习社区中进行有效的专业学习和发展。[15]在香港中学的研究中,校长领导能够正向显著影响教师专业学习。[16]Joo研究发现韩国中学的分布式领导对教师专业学习呈显著正向影响。[17]
Harris认为,教师合作形成的合作与同事关系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18]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19]教师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动力作用。[20]陈纯槿基于TALIS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证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合作文化。[21]从理论上来讲,奥尔德弗生存、关系和成长(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 Theory,ERG)理论中的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也可以解释教师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能够满足教师个体的关系需要,同时教师的成长需要必须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来满足。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联系密切,能够共同促进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提高。[22-23]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使用分布式领导的方式有助于教师之间分享专业知识、加强合作,让教师在教学与课程管理决策中提高满意度,增强自我归属感和责任感。[24]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将探讨分布式领导、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并提出以下假设:
H2.教师合作在分布式领导和教师工作满意度间具有中介作用;
H3.教师专业发展在分布式领导和教师工作满意度间具有中介作用。
H4.“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在分布式领导和教师工作满意度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研究假设关系路径图见图1。
图1 研究假设关系路径图
本研究使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国际教与学调查项目(TALIS)2013年的数据。TALIS以初中教师和校长为主要调查对象,是首个聚焦教师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国际调查项目。TALIS 2013使用两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参与调查的国家进行抽样,首先在国家中随机抽取200所学校,然后在选定的学校中随机抽取教师,每所学校不少于20名教师。2013年,TALIS在上海共抽取了199所学校,3925名教师,加权后包括612所学校,36628名教师,加权后的结果能够反映上海中学教师的整体情况。并且,由于数据缺失值比例较低(小于5%),使用个案删除和均值插补的方式处理数据。参加TALIS2013调查的教师中,男性教师9587人(27.6%),女性教师25201人(72.4%);学历在本科以下的教师有473人(1.4%),本科及以上的34315人(98.6%);教师的教龄分布为0~50年,其中教龄均值为15.3年。
1.教师工作满意度
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包括工作环境满意度和教师职业满意度两个维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包含4个题目,如“我愿意在这所学校工作”等;教师职业满意度包含4个题目,如“作为教师的优点多过缺点”等。问卷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的方式,从“1-非常不同意”到“4-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说明教师对工作满意程度越高。教师工作满意度题目的信度大于0.8,验证性因子分析的题目载荷在0.50~0.77。
2.教师合作
教师合作是教师在教学和专业方面的合作情况,涉及教学合作和专业合作两个维度。其中,教学合作包括4个题目,如“与同事交换教学材料”;专业合作包括4个题目,如“在同一班级进行协同教学”。问卷采用李克特6点计分的方式,从“1-从未”到“6-每周一次或更多”,得分越高表明教师间的合作越多,教师合作题目的信度大于0.8,题目载荷为0.50~0.77。
3.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过去一年中有效专业发展活动的内容,包括4个题目,如“与学校或学科组的同事有积极学习的机会(不只是听讲座)”。问卷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的方式,从“1-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到“4-参加所有活动”,得分越高表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效果越好。教师专业发展的题目信度为0.79,题目载荷为0.59~0.83。
4.分布式领导
关于“分布式领导”的调查在TALIS 2013的校长和教师问卷中均涉及相关题目,已有研究证明校长和教师报告的学校的分布式领导存在差异,[25]为考察分布式领导的影响,本研究使用教师问卷数据中分布式领导的测量题目,共包括5个题目,如“学校为教师提供机会积极参与学校决策”。问卷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的方式,从“1-非常不同意”到“4-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分布式领导水平越高,分布式领导的题目信度为0.91,题目载荷分布为0.78~0.85。
5.控制变量
为更好地揭示分布式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需要对其他可能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变量进行控制。参考胡咏梅等[26]的研究结果,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变量如性别、学历和教龄等对教师工作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将性别、学历和教龄作为控制变量。
本研究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布式领导、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使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对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使用SPSS24.0和Mplus7.0进行数据分析。
本研究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对分布式领导、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合作和教师专业发展变量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检验未旋转的因素分析结果。共提取4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29.65%,未出现只有一个因子或因子解释率超过40%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所用数据无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本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教师报告的分布式领导、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工作满意度两两之间均为显著正向相关。
表1 核心变量间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本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分布式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并使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使用分布式领导、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工作满意度直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检验相关研究假设。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各项拟合指数为χ2/df=12.532,RMSEA=0.056,CFI=0.924,TLI=0.922,SRMR=0.038。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分布式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β=0.498,p<0.001)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假设1成立;同时,分布式领导对教师合作(β=0.406,p<0.001)、教师专业发展(β=0.171,p<0.001)也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工作满意度(β=0.074,p<0.001;β=0.107,p<0.001)同样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两个中介变量之间即教师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405,p<0.001)。
图2 分布式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的路径图
结合上述结果,使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2000次并计算95%的置信区间,以验证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在分布式领导和教师工作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介效应检验表
结果可知,模型的总间接效应为0.048,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为0.388,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022、0.011,Bootstrap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这表明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分别在分布式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2、3成立。同时,教师合作和教师专业发展链式中介效应为0.007,Bootstrap置信区间不包含0,这说明分布式领导能够通过“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中介链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假设4成立。由此可见,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分别在分布式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分布式领导还能通过影响教师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探究分布式领导、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在分布式领导和教师工作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不仅能够丰富分布式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还能从校长领导方式对教师产生影响的角度,为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提供建议。
本研究中假设1得到验证,与Torres(2018)、裴丽等(2020)的研究结论一致,表明校长领导方式与教师工作满意度有直接联系,校长的分布式领导能够显著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13][27-28]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改变传统的校长领导方式,让以教师为代表的学校成员参与学校管理,增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与决策方面的参与感,让教师有更强烈的归属感,有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的发展。
由此,建议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共享领导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校长不再是决策学校发展的唯一角色。在校长分布式领导的实践中,校长应在学校组织成员中分享领导职能,并对学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校长和教师建立共同的期望和目标的前提下,形成共享决策实践的领导形式。校长作为分布式领导的践行者,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进学生学业成绩为目标,营造和谐的协作环境,既能够密切联结教师和学校,又能够减轻校长独自决策的压力,[29]再者,教育组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分布式领导的文化。[30]
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合作和教师专业发展分别在分布式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2、3得到验证。这说明分布式领导不仅会直接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也会通过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来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教师合作的中介作用结果与Torres(2019)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如果校长使用共同决策的分布式领导,提供更多机会并鼓励教师开展合作,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也会有所改善。[9]缺乏学校领导者引领的教师合作往往是无组织且可能是低效的,学校领导层的规划和引导行为有助于教师间开展有序、高效的合作。
同时,学校领导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中具有关键作用,能够影响教师的进步和工作满意度。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也有直接影响。这些影响与领导者的行为密不可分,让教师参与管理、共同承担领导责任的领导方式,不仅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而且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支持性组织氛围,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在学校情境中的校长,需要在学校发展、教师管理等事务中充分发挥分布式领导的积极作用,为教师创造合作的机会,鼓励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促进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提升,使得学校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基于上述结果,校长需要通过帮助教师建立合作的共同期望、明确界定监督合作关系等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合作和发展。[31]由于缺乏学校管理层面引领的教师合作和专业发展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必须在校长和学校管理层的领导下,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合作的制度体系和教师培训机制,以满足教师发展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为教师提供多元化、多渠道的专业发展机会,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效果。
本研究中假设4得到验证,即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在分布式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以往研究指出,通过教师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益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绩的进步。[32]学校的分布式领导有助于改变教师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作方式,[18]在校长分布式领导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促进教师合作使得教师在教学、学科专业知识层面不断发展,教师在合作与发展中体会到教师职业的价值感,最终促进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基于此,建议在校长分布式领导之下,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得到成长与进步,不断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得到满足,使得教师的学校、职业归属感更加强烈,影响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和看法,在提高教师满意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校长分布式领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教师工作满意度;(2)校长分布式领导通过教师合作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部分中介作用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3)教师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在校长分布式领导和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研究设计,虽然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变量间的影响,但没有证明变量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此无法真正揭示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采用纵向追踪研究设计揭示变量关系。其次,本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量化的数据分析能够较大程度上克服研究者的主观倾向,但没有充分反映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全面情况,今后考虑将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深化对作用机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