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细星,宋晓波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深圳 5181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的肺部病理改变,包括小气道病变(functional small-airway disease,fSAD)与肺气肿(emphysema,Emph),患者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当前临床上诊断COPD的金标准为肺功能(PFT),但PFT不能将早期病变显示出来,并且无法对不同病变区域的分布情况进行定量评估[1]。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CT与后处理技术的发展,与PFT相比,胸部定量CT能够对COPD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与单气相CT相比,双气相CT能够对Emph区域和fSAD进行定量测量和准确区分[2]。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双气相定量CT评估COPD患者fSAD和Emph程度,及其与PFT的相关性,分析各肺叶的病变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COPD组与重度COPD组,各60例。轻度COPD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40 ~ 82岁,平均(61.41±9.52)岁;体质量58 ~ 82 kg,平均(68.32±5.14) kg。重度COPD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2 ~ 83岁,平均(61.59±9.57)岁;体质量57 ~ 83 kg,平均(68.45±5.23)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者;CT吸气与呼气图像完整,图像显示肺裂清晰,软件能正确分割;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占比(FEV1/FVC) <70%,残气量与肺总量百分比(RV/TLC) > 40%;有吸烟、慢性咳痰、咳嗽或呼吸困难史者等。排除标准:有胸部手术史者;并发呼吸系统其他疾病者;胸廓畸形、肺部大面积发生炎性反应、大量胸腔积液者;分泌物过多、黏稠,不易咯出者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此研究。
1.2 方法
1.2.1 CT双气相扫描 选择128层螺旋CT扫描仪(德国西门子公司,型号: SOMATOM Definition AS),扫描前,患者需进行反复呼吸训练,扫描时,取仰卧位,头部先进,上举双手并抱头,对胸廓入口水平进行扫描,直到后肋膈角,设置参数:矩阵为1 024×1 024,视野为35 mm×35 mm,层厚为1 mm,螺距为1.0877,准直为40 mm,管电压为120 kV。
1.2.2 图像后处理与定量测量 在神舟德信“3D数字肺TM”分析平台中导入双气相CT图像,该平台将全肺自动切割为5个肺叶,分别为左肺下叶(LLL)、左肺上叶(LUL)、右肺中叶(RLL)、右肺中叶(RML)以及右肺上叶(RUL),行双气相CT定量测量,并且对各个肺叶的Emph与fSAD进行计算。
1.2.3 PFT检查 选择肺功能仪(美国森迪斯公司,型号:Vmax299)进行检测,患者取坐位,对吸入400 μg沙丁胺醇前后的PFT进行测量。
1.3 观察指标 ①将两组患者各肺叶之间fSAD、Emph肺叶损伤程度进行比较。②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水平并进行比较。③分析各肺叶fSAD、Emph与PFT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肺叶间fSAD、Emph肺叶损伤程度 轻度COPD组患者各肺叶fSAD、Emph水平均低于重度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肺叶fSAD肺叶损伤程度比较( ±s )
表1 两组患者各肺叶fSAD肺叶损伤程度比较( ±s )
注:LLL:左肺下叶;LUL:左肺上叶;RLL:右肺中叶;RML:右肺中叶;RUL:右肺上叶。
肺叶LLL LUL RLL RML RUL轻度 COPD 组 60 26.57±12.09 34.23±10.89 26.06±12.45 36.89±10.54 35.06±11.02重度 COPD 组 60 40.24±5.67 44.78±8.09 38.98±8.23 44.98±9.23 42.87±9.44 t值 7.930 6.024 6.706 4.473 4.169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组别 例数
表2 两组患者各肺叶Emph肺叶损伤程度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各肺叶Emph肺叶损伤程度比较( ±s )
肺叶LLL LUL RLL RML RUL轻度 COPD 组 60 12.23±5.11 20.22±9.98 10.56±4.11 19.34±8.45 19.56±7.09重度 COPD 组 60 24.78±5.45 24.87±10.74 22.56±3.45 23.67±8.08 26.78±7.56 t值 13.012 2.457 17.322 2.869 5.396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组别 例数
2.2 PFT指标 重度COPD组患者FEV1、FEV1/FVC、DLCO水平均低于轻度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FT指标比较( ±s )
表3 两组患者PFT指标比较( ±s )
注: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吸量容积与用力肺活量占比;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
组别 例数 FEV1(L) FEV1/FVC(%) DLCO[mmol/(min·kPa)]轻度COPD组 60 1.67±0.15 72.09±4.22 87.83±14.58重度COPD组 60 1.42±0.11 61.02±5.22 56.84±22.78 t值 10.411 12.774 8.875 P值 < 0.05 < 0.05 < 0.05
2.3 各肺叶fSAD与PFT的相关性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FEV1/FVC与LLL、LUL、RLL水平呈负相关(r = -0.537、-0.421、-0.499);FEV1与 LLL、LUL、RLL、RUL 水平呈负相关(r = -0.539、-0.432、-0.424、-0.337),与RML水平呈正相关(r = 0.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各肺叶fSAD均与DLCO无相关性,FEV1/FVC与RML、RUL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4。
表4 各肺叶fSAD肺叶损伤程度与PFT的相关性
2.4 各肺叶Emph与PFT的相关性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DLCO与LLL、LUL、RUL水平呈负相关(r = -0.516、-0.535、-0.621),FEV1/FVC 与 LLL、LUL、RLL、RML、RUL 呈负相关(r = -0.605、-0.539、-0.572、-0.458、-0.613),FEV1与 LLL、LUL、RLL、RML、RUL 呈负相关(r = -0.554、-0.582、-0.492、-0.355、-0.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DLCO与RLL、RML水平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5。
表5 各肺叶Emph肺叶损伤程度与PFT的相关性
近年来,文献报道,运用定量CT可以对COPD患者的Emph肺叶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大部分通过对支气管相关参数、肺密度或肺容积进行测量,能够对肺组织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进行间接分析,但不能对Emph和fSAD进行准确区分,且无法将两者的分布情况直观显示出来[4]。
基于双气相定量CT具有呼吸运动伪影少、成像速度快的特点,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对两次扫描的辐射剂量进行控制,并且利用“3D数字肺TM”分析平台,对肺叶进行自动划分,能够对不同疾病状态下肺实质、支气管以及肺血管的病理变化进行检测,有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5]。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各肺叶fSAD、Emph肺叶损伤程度水平均升高,各组RML的fSAD肺叶损伤程度均高于其他肺叶,重度COPD组患者FEV1、FEV1/FVC、DLCO水平均低于轻度COPD组,提示COPD患者的fSAD主要位于RML,且轻度COPD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重度COPD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RML支气管的解剖特点有关,由于其具有细长的形态,侧支缺乏且通气性不高,排出沉积微粒的能力较差,炎症因子容易入侵RML细小支气管,对肺泡壁进行破坏,从而诱发fSAD[6]。两肺下叶FEV1/FVC与fSAD肺叶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原因可能为,人处于站位或坐位时,上下肺两叶承受不同的重力,其中肺下叶气道在呼气时过早关闭,所以两肺下叶的fSAD对气流受限有着较大的影响[7]。此外,研究结果显示,两肺上叶Emph肺叶损伤程度与DLCO明显负相关,其原因可能与Emph严重患者呼出气体来自两肺下叶,所以两肺上叶的Emph对扩散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有关[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fSAD相比,两肺叶Emph肺叶损伤程度与FEV1/FVC的相关性更高,因此对于COPD患者,两肺下叶Emph病变与气流的相关性最为密切[9]。
综上,在COPD的诊断方面,基于双气相CT不仅能直观地显示Emph、fSAD肺叶损伤的程度和位置,而且可利用相关软件对病变部位进行精确的定量测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