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林颖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为了扩张规模,获得巨额收益,甚至给投资者传递虚假信息,因此通过财务造假方式来虚增公司市值也屡见不鲜。但是由此引发的税务风险也是极其复杂多样。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背景下企业的涉税风险,重点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会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并由此提出建议。我们认为应该明确规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所涉及的相关税收征管政策,加强企业对财务造假所涉及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税务风险防范
一、引言
近年来,资本市场发展十分迅速,这也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频频发生,从我们熟知的国外的安然事件,到我们国内的獐子岛事件,康得新事件以及最近曝光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这些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规模较大、业务范围较为多样复杂,同时组织体系也较为庞杂,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企业的财务造假方式多样且隐蔽,但是这也往往隐藏着不小的内控风险和税务风险。其中税务风险是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控制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上市公司应该提高对税收风险的认识,正确认识财务造假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负面风险,从而积极有效的规避相关税收风险。
二、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概述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引发的税务风险主要指上市公司利用财务造假手段模糊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在企业进行涉税业务时没能按照相关税收征管部门的要求,合理合规的依法申税纳税。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成为建立现代贸易体系的典范,而且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最具影响力和成长性的群体,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形成和整個国家力量的全球关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上市公司一旦利用财务造假方式给企业非法牟利,不仅会带来相关负面的会计风险,还会伴随着不小的税务风险。因此上市公司要正确认识到财务造假会给企业带来相关税务风险,加强上市公司的税务风险管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引发的税务风险
(一)虚假出资与抽逃注册资本引发的税务风险
很多公司在注册的时候,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般都是在注册后不久就会出现股本不实或者资金转移、返还的情况。现在这种形式一般都是改成中间公司以公司名义垫资,验资后再撇清。有时也可能是实际出资,但在注册公司后不久就将注册资金抽出挪作他用,在财务上形成的一笔或多笔长期债权无法处理,税务稽查对公司的“负债”是应重点稽查的项目,特别是长期结余且金额较大的。审计方法是从这些账目中提取重要金额,确定是否有计入销售收入或计入应付账款或营业外收入的金额。如果本公司与其他市场主体发生经济纠纷或出现扰乱社会资本重大事件时,可能会追究股东的刑事责任。
(二)虚增收入引发的税务风险
从表面上看,多数情况下收入虚增并不违反会计制度和适用的会计准则,但是企业采用财务造假方式虚增利润,这是上市公司较为常见和常规的手段。企业的销售收入应按照相应税目缴纳增值税,同样虚增的收入,也应该同样缴纳增值税。在虚增的当期,也应当按照虚增收入实际缴税。通过夸大业绩、虚增税款、粉饰报表、误导投资者和有关部门,进行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在短期内为公司获得的舞弊收入远远大于缴纳过多的税款。此外,我国实行“凭票抵税”管理制度,即我国建立的发票管理制度。这种发票标准规定使得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发票不能入账,也不允许扣税。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公司很难获得正规渠道的合规发票并通过空白的收据入账。根据规定企业这种情形所得的收入应该特别进行纳税调整,但是有些企业为了报销税款降低成本,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这就使得公司相关处理存在一定的税务风险。
为了避免被税务稽查部门发现漏洞,上市公司必须对虚构的交易费用做出相关掩饰处理,并缴纳适当的税款,以达到“化虚为实”的效果。即使一家上市公司自愿支付增值税的虚假部分,也可能会通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开具虚假的一般发票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税收风险。同时,用真金白银换取纸质财务报表的“好看”也额外增加了公司自身的税收负担,造假的经济成本也不可忽视。然而待各方调查核实后,虚假交易形成销售额已缴纳的增值税是否可以退税。从理论上讲虚增收入多缴的税款应该予以退税,但是甚少有企业接受税务机关在调查核实后,还可以如实申请退还虚增收入多缴纳的税款,另外,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按照《税收征管法》还应处以相应罚款。
(三)隐蔽收入引发的税务风险
隐蔽收入的常见做法是记账外账或内外账。销售收入不入外账放在内账,资金流向组织外。矛盾的是,由于收入不入账或入账太少,公司总是处于亏损或微利的边缘。随着公司生产经营量的增加,公司规模的扩大,账面资金的缺失,就会出现股东不断的个人借款,这样这种偷税漏税的行为就会表现为股东之间的外账在往来账中出现较多、较频繁。企业不会如实入账边角料销售收入等奢侈或零星收入,私设小金库,将收入隐藏在组织之外,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这种利用隐蔽收入手段偷税漏税行为在税务稽查中是相关部门最不易发现的,也是最重点关注项目之一。
(四)虚增成本费用引发的税务风险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方式以及从公司披露的相关财务报表信息可以看出,通常在上市公司虚增收入期间,企业的其他某些项目成本和费用也因虚假交易而大幅增加。上市公司虚增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同时是计税依据的失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些虚构的成本费用通常是虚增固定资产、虚增广告费用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成本费用是由于和股东的个人消费掺杂在一起,没有明确划分,根据我国税务局相关规定,股东的这些消费应当被视为股东从公司收到的股利,应当代扣代缴股东个人所得税,也不当扣减相关费用。虚增的成本少不了涉及虚开发票问题。虚开发票既涉及受票方,又涉及开票方。虚增的成本少不了涉及虚开发票的问题,虚开的发票既涉及开票方同时也涉及受票方,受票人不可避免的会对提交的虚假发票承担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不能作为增值税合理合规的扣税凭证用于抵扣进项税额,同时也不能用于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因此上市公司还需要对以前年度的税款进行调整。同时虚增的固定资产如果涉及房产,还可能会额外涉及多缴的房产税,企业在纳税申报的时候也将一并申报房产税,这也包括关联方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生产场所,如果不按规定上报房产税,那么企业在面对税务稽查时就会有补缴税款、加收罚金以及滞纳金的风险。
(五)经营行为引发的税务风险
有的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也会涉及税务风险,比如企业的营销模式,在互联网平台如此盛行的今天,许多公司的经营业务都在线上进行,在线上渠道采用多种价格营销以及用户分享裂变模式迅速实现用户覆盖。线上下单,線上支付,所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是否合理合规也涉及相关税务风险,大数据技术给公司的业务带来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税务挑战,大数据可能会使得企业的税务决策难以保证质量而且现阶段也缺少具备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人才,企业业务在应用大数据的同时还应伴随着税务部门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增加,相关部门应组织培训相关人员结合最新技术对税务风险做到有效的可防可控可管理。
许多上市公司有着多个子公司,子公司作为独立主体,自主纳税主体,独立承担责任义务及风险。因此,即使上市公司提出退税申请,应由各子公司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情况核实,但同时上市公司可能还存在质押股权等欺骗投资者等其他行为,故退税申请执行难度大。虽然国内对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有限,但有许多公司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美国对编制违法财务报告有严重的处罚;另外,即使上市公司申请因虚增利润而多交的税款,但可能由于子公司分散经营核算困难而难以实现。
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引发税务风险深层原因分析
(一)主观上逃避税负责任
上市公司的经营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东会主观上想少缴税款,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采用其他手段,在公司的财报信息上做文章,企图达到偷税漏税目的。另外从外部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税负普遍偏高,加上各种社会保险金以及职工薪酬,大大加重了企业的支出负担,因此股东可能也会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少缴甚至不缴相应税款。
(二)相关税务处理不规范
可能由于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和业务处理原因,通过使用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在一定程度是逃避了税款,追求实际上少纳税,而不是符合管理层主观要求来策划合适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使得纳税低税率。另外企业没有运用合适的税率合理缴税,也没用进行适当的会计合并以确保财务指标的规范。这就要求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有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对税务风险知识有一定的敏感性,确保财务指标符合上市公司的条件,并且做好基于税法基础的账面调整。一旦上市公司爆出财务造假丑闻,无论是财务还是税务出现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股价的不良变动。
(三)税务风险意识薄弱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被曝光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公司内部对税务风险的薄弱意识。要知道公司通过财务造假手段舞弊一旦被查处,首先受影响的不仅是企业会成为税务机关的重点监控对象,其次也会让其无法享受原本可享受到的税收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幅增加的企业的成本。其次,税收风险将影响企业日常决策和其他业务管理行为,并将对投资决策,财务决策和组织形式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并且税务风险也会使得上市公司信誉受损,股价也会随之大跌,由于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市值成正比,这也直接导致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持续走低。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公司的资金链条也会出现很大的影响,外界对于这家公司会出现担忧情绪,从而降低外界这家上市公司的评价,由此看来,上市公司忽略税务风险,到最后可能得不偿失。
(四)税收控制体系不健全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税收控制系统目的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对会计税法的遵守程度,以及防止、发现和纠正用于实现业务发展目标的欺诈而建立的一套系统的标准。但是就目前来说,很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可以看出企业还没有对相关税收风险预防和管理的概念,也没有意识到这一风险,因此缺乏系统建设和部门组织。公司财务部门在职责和分工方面区别并不突出,财务部门似乎承担两项职责:会计和税务。同时,哪怕公司内部已经建立了部门和机构,但是在某些任务的框架内,它们仅履行某些税收义务,没有完整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没有实施良好的税收计划,并且具有某些税收概念。
五、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引发的税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公司税务风险防控意识
公司出于利润最大化目的主观上财务造假,来达到偷税漏税目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的股东以及财务人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差,社会责任感薄弱。企业合理合规缴纳税款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不应该以偷税漏税为目的进行财务造假,盲目追求美观的报表信息,而忽视可能带来的税务风险。要增强对税收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的认识,首先需要增强公司的高管人员对税务风险防控的意识,同时促进其对企业管理中税收对风险管理作用的重新考虑和定位,此外,税收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应在决策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融合,业务部门也应负责企业日常经营中对税收风险控制的管理,而不仅仅只是以财务总监为核心的公司财务部门和税务部门的责任。税收风险管理不是一项独立的业务,它也应当是内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加强财务人员税务胜任能力
税收行为不是一层不变的,是始终跟紧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变革,作为会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税务的变化政策,为企业计划更适合的税务筹划政策,以期达到规避公司纳税行为,实现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但是这也不是一味地追求纳税金额少,而去采用财务造假的方式。财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不以偷税漏税为目的,真正理解相关税务政策和规定,与相关税务部门做到良好沟通,在可行范围内进行科学、合理的纳税,实现公司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加强对税收风险的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在预防和控制税收风险的过程中,基本原则是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通过识别和评估企业的主要税收风险,可以防止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同时有必要完善公司内部报告机制,进行税务内部审计,并对涉税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在完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重视税收风险管理策略也很重要。首先应该关注引起财务造假会给公司带来税收风险的主要税种,应该充分、意识到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各种手段中的可能引发的税收风险,并由此进行税收调整。
(四)完善上市公司税务控制体制
上市公司忽视财务造假带来的税务风险成本,根本原因也与相关税务部门容错度大,监管不严,惩罚力度小等有着很大关系。我国现有的税负与经济发展状况并不相适应,没有一套完整的税务控制机制来对上市企业税务方面进行约束和监管,现行税收征管制度程序安排并不合理,程序设计缺乏科学性。税收征管制度再设计或者完善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纳税应该重点基于纳税信任基础,减少纳税税务机关管理层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再造优化,另外为了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也应该着手改善征管资源配置。税务征管部门应简化各环节征税流程,设计出一套高效率、高规范化的征税流程,对主观偷税漏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监督完善上市公司做好合理申税报税工作。
六、结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方式为公司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但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不仅动摇了投资者对股票市场信任,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还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声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说明其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更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避免的税务风险。建议上市公司在规范内部控制,提高财务报告的税务风险控制能力,在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流程中,强调内部税务管理岗对报告数据进行复核的作用。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所带来的税务风险分析为主要视角,分析了财务造假可能带来的税务风险,并对相应的税务风险给出一定控制建议与意见。如今,随着税收征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必须以事实经营为依据,以遵守法律为前提,依法并且合理合规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建议上市公司严格管控企业的日常经营业务,正确认识财务造假可能会引发的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龚启霞.上市公司税务风险防控研究[J].纳税,2019,(13).
[2] 宋航,曾嶒,陈婉怡.企业避税、税务风险与企业价值[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2019,(6).
[3] 余从巧.上市公司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3).
[4] 黄小平,陈璐璐.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研究[J].纳税,2018,(12).
[5] 封云.当前形势下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和防控措施探究[J].财会学习,2019,(7).
[6] 郭学良.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管理探析[J].當代会计,2018,(12).
[7] 郑丽萍,赵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与治理研究——以瑞幸咖啡公司为例[J].管理现代化,2020,(4).
[8] 李文发.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学习,2018.
[9] 徐敏.浅论上市公司税务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246-247.
[10] 黄敏.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究——基于COSO-ERM(2017)框架的视角[J].财会通讯,2020,(8):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