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艳
海拉尔现代产业技术职业学校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提升地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具备完善的教学科研能力是教师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中职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探寻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工作量大、教育方式守旧、不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等问题,提升中等职业教师科研能力迫在眉睫。要提升中职学校地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首先要对影响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进行发掘,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地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对策。
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科研活动的创新能力、个人科研素养、教学调研能力、教育科研实践能力、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等等,当前中职学校地理教师普遍存在着科研教学能力不足的情况并且产生着不良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地理教师的往往教学方式陈旧,在教学中侧重强调书本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对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产生了学生为了学习而学,教师为了教学而教的情况,这就是教学工作缺乏了科研精神所导致的刻板教学效果。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有部分地理教师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在主观意愿上乐于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却陷入自身科研能力不足和缺乏提升方法的困境,因此教师必须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科研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才能保证其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随着我国新教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也不断完善,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改变了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输的倾向,更加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同时发展并且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过程,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三大基本理念,第一,转变角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第二,重视教师长期发展、第三,重视以学定教,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对于地理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有利于地理教师适应新教材,及时调整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力,提升教育创造性。
德国的一位教育家说“当教师缺乏对于科研工作的追求,学校的教师就要不可避免地堕落于教育魔鬼的驱使,即教学方式生搬硬套、教学内容墨守成规、保守残缺。”当教师缺乏对地理科研能力的追求时,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容易丧失远大志向,进而缺乏教学进取精神,地理教学活动逐渐演变为临时的应付和刻板的例行差事。因此,虽然地理教学是一项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但教育科研能力却是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内核,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相比,在培养方向上更加重视实践,满足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上,更加强调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狭隘地满足于理论教学,而是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学中做到引导学生、点拨开窍,拓宽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超越意识,完善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自身也能从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创新型教师过渡。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当于地理教师的左膀右臂,只有教学与教研相长才能够有效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教研能力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在支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践,按照科学的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其次教学科研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帮助教师更加灵活地处理教材,避免教学方法枯燥老套。并且,地理科研教学还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让教师更加敏锐地发现地理教育中的生产问题,并且从独特的角度提出新颖的解决对策,提高中等职业院校的地理教学的质量。
认知因素指的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目前中等职业院校地理教师教学科研产出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科研意识普遍有待提高,部分中职地理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科研活动,只把科研活动作为任务去做,而不是出于提升自我的目的去做,其科研行动缺乏内在动力,导致部分学校的地理科研活动沦为形象工程。
理性角度则是指教师的客观能力达不到科研教学的要求,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教育科研的开展主要是侧重于教学经验的总结,科研成果缺乏相关文献和理论的支撑,这是由于教师的文献研究能力、科研调研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科研基本能力较为薄弱,导致了教师在进行教研时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教师科研能力的不足还需要学校及相关部门给教师提供教育科研的技术培训和学习环境支持。
权力角度指的是当前教师科研能力发展所受到的现实条件制约,即管理制度层面。当前大多中等职业院校未将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归纳到教师的工作量中,同时学校层面也没有系统的教育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激励政策的缺乏导致部分教师缺乏科研的动力和激情,许多教师只将教育科研作为职称评选的手段,使得教育科研形式化。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意识是行动的内在动力及支撑,当前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属于一种特殊的教育群体,其教学任务与普教体系有所不同,相较于普教体系缺乏科学研究的工作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研究被社会边缘化,这种工作氛围更加导致地理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提升地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迫在眉睫。当前,大多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对科研的积极性只停留在倾向层面而未实际付出行动,因此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并且给予设备、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塑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让教师在广泛参与中交流经验,提升自身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
针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薄弱的项目需要学校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因此学校应以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为导向,提供相应的培训方法和指导,如学校可以聘请科教所、教研室等教研机构的专家对本校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教研学术关系网络,让教师通过教育科研交流平台不断学习新兴的理论教育观点,提升自我科研能力,并且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提升地理教育科研的效果。
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每个人能力都有所不同,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仅仅使用相同的培训方式是不可取的,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教研能力、教龄、教学能力、教研热情、发表成果等因素分层次提升教师教研能力,这样的培训方法更加具有适应性与科学性。对于青年教师对于其科研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教师培训会和教研研讨会等方式开展,主要目的是开阔青年教师视野,为教育教研提供新生力量。针对富有教学经验而缺乏教研成果的骨干教师,其方向主要是提升骨干教师对于科研工作的了解度,激发骨干教师的科研兴趣和激情。最后针对科研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则是要发挥其教育科研的先进性,以先进带动后进,同时鼓励科研骨干教师进行科研创新,让其参与到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教学模式、教学标准、教学方案、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中等职业院校地理教研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引领教学改革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素养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具备完善的教育基础能力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因此学校对于教师的培养要求需要更加全面,使教师具备专业技能、教学热情、创新能力、教研能力、职业道德等等能力,教师的基础能力的提升,能够提升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有效性,为教师教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在选聘教师时不仅要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更要考察其教育基础能力和科研能力及工作热情,同时鼓励教师多看、多思、多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逐步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热情。
激励政策的缺乏也是我国教师教育科研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完善教育科研制度管理,完善教育科研的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科研工作纳入到工作量统计中,并且增加科研经费投入,让教师获得充分的科研经费和时间保障,避免教育科研和教学任务的时间冲突,让教师可以沉下心做学术研究。同时学校内可以设置教育科研岗位,引进专业的教育科研人才,建立起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教师队伍。
了解地理研究领域,确立合适的选题是开展地理教育研究的重要前提,浅层次的经验层面选题其研究结果的价值意义并不高,因此地理教师要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视角去深入探索研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培育逐渐受到重视,教师可以从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四大核心素养方面选择合适的选题,让教育科研成果为教育实践服务,提升教育科研的理论性和指导性。
教师作为教学实践的主要参与者,是最有条件发现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的群体,当教师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将有助于自身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更好地解决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性,实现教研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