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军 袁洪华 盛新勇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252000)
《中国制造2025》提出必须在十大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轴承行业大力开发上述关键领域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八个领域的配套高端轴承意义重大[1]。产业链上不少发展势头良好的新一代智能轴承制造企业,非常重视生产一线骨干成员的培训。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对企业一线的骨干成员进行技术、技能、素质提升培训,是加速促进企业焕发活力的有效途径。这种基于实务操作为基础的应用型培训,想要回答好一个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骨干成员“培训什么、怎么培训”的问题,需要在培训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因时、因事、因人而异,注重分析学员学情与企业实际。只有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以“学员”为主体,才能促进培训更好进行,保证效果。
新一代智能轴承制造企业,既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质量,又需要拥有创新研发的能力。数字化技术的3D建模、仿真优化、编程加工、传感器及信号处理传输技术、自组网等技术,是在生产一线工作的骨干成员比较普遍的应用需求之一。企业既需要有解决通用性问题的“大众化”培训,也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软件市场占有率的调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软件,提炼出典型的企业项目作为培训载体及培训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制式小众”培训。
比如,某轴承保持器企业在进行保持器冲压制造时,出现制件翘曲异常、最后一个孔位精度不能保证的问题。可以基于以上问题,提炼技术攻关项目[2],利用高端技术软件进行全工序成形模拟,将实际模具零件型面数据与成型的制件数据进行比较,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技改创新,实施和完成面向某一类企业专门方向的、精准对接的、解决特殊问题的、新技术得以普及的“定制式小众”培训。
第一,考虑到在企业一线工作的骨干成员有的受过高等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有的初中还没有毕业,表面上看学历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但都是在企业一线浸润多年、熟悉生产环节与工艺流程、有基本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有较好的加工制造业职业素养,因此,数字化技术应用培训要突破的难点之一,是对软件工作环境的熟悉与操作规则的掌控、对相关知识内容的重构。第二,企业一线生产任务重、工作时间会挤占休息时间的现实情况,也决定着集中面授课不能太多。第三,在企业一线工作的骨干成员的数字化技术软件应用的技能基础较薄弱的学情,又决定着在培训初期,必须根据培训内容,适时加之以面授课。
基于以上分析,加之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培训授课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好门户网站、移动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渠道,采取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比如,每周日上午开设3个小时的面授课,进行集中讲授、示范与辅导;每天晚上至少1个小时的时间,实施线上课程回放、实训作业练习、答疑、评价与跟进,保证培训效果。
鉴于集中面授课只有工休时间,比如每周日上午3个小时的时间,为保证面授课效果与质量,建议授课团队至少由知识技能结构互补、年龄教龄形成梯队、授课风格互补的教师组成,实施“对话交流式”教学模式,推进讲训结合、导辅结合、为实时实现“一对一”教学、指导与答疑提供师资保障。
《论语·述而》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对于在企业一线工作的骨干成员,切忌“填鸭式”教学。授课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他们十分珍惜这种实用性技能培训机会的心理,另一方面要注意利用他们丰富的一线工作素养实践知识储备与学习自觉性,还有就是要充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员”为主体,注意恰当地进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翻转式”授课与互动。
关于3个小时面授课节奏的设计,举例如下:
(1)(5分钟)复习与项目导入。
(2)(30分钟)师生对示范项目共同进行分析,“教师1”对技能操作要素进行讲解,“教师2”注意观察学员对授课内容的接受与反应情况、掌控授课进度、对“教师1”的讲解进行必要提示、补充、干涉与诠释。教师团队面向授众进行“对话交流式”教学,形成授课合力,掌控授课节奏、提点并促进学员跟进。
(3)(10分钟)学员自行实施技能训练(学习技能的“愤”的过程。在“听会→做”这个过程中,让学员自己找出急于想“小试牛刀”自行解决而又做不出来的技能操作难点)。
(4)(5分钟)学员提问(每个学员至少要说出一个操作难点。“言为心声”:学员只有能够清晰地用语言表达出操作难点,才真正知道自己实现技能突破的瓶颈所在。这样离学会技能操作不远了!)。
(5)(20分钟)“教师1”对示范项目进行第一次示范操作(学员学习技能“启”的过程。学员通过聆听教师的讲解、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自己寻找能破解刚才困难点的操作方法)。教师示范操作要注意留白:第一,技能操作要素不重复示范;第二,设计思路仅是选取重多设计思路中的一种给予示范,供学员参考而已。
(6)(30分钟)学员继续练习示范案例项目。(又一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训练过程;同时训练学员“举一而反三”)
其中:学员先自行训练10分钟,在这个自行训练的10分钟内,学员要争取能够根据“教师1”的第一次技能操作示范,完成全部模仿操作,包括完成“教师1”技能操作的留白部分(实际上,这时学员已经具有了技能操作的衍生能力),同时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查找、明晰自己的操作难点;之后,在余下的20分钟内,学员随时通过和两位教师互动、请教师“一对一”示范操作,自行寻找出自己技能操作难点的解决方法。
教师“一对一”答疑与示范时,第一,一定要注意让学员自己用语言清晰的描述出操作难点;第二,在给予指导时,教师不要急于抓住鼠标进行示范性操作,而是最好用清晰的语言描述,指示学员自己手握鼠标完成技能操作,之后,再让学员重新独立完成一遍技能操作。总之,培训过程当中,始终注意以“学员”为学习的主体,让学员多思、多问、多做,教师辅之以指导、引导。
(7)(15分钟)通过两次“愤→启,悱→发”的过程和极具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学员基本上能够独立完成示范案例项目的技能操作,为数不多的尚存的操作难点,也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水落石出。这时,针对全体学员公共性操作难点,“教师1”进行第二次技能操作示范演示。
(8)(30分钟)学员独立完成示范案例技能操作。
(9)(30分钟)提供2个难易度有所区分的同质性训练项目,作为随堂练习跟进,巩固技能训练成果。
(10)(5分钟)由“教师1”归纳本次课程技能训练设计思路、形成知识树、提示拓展性作业的操作要点。提供1个拓展性训练项目。
(11)学员每天晚上1小时技能自训练,固化学习成果。采取线上方式进行作业上传与答疑。
(12)下次课,开始即测试→检测学习成果。
(13)加入新的训练要点设计下次授课案例项目→进行技能累加与提升。
第一,企业对培训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企业积极联手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员工,努力解决“卡脖子”的难题,才能更好的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挖掘释放内在潜力。企业重视对一线技术骨干的培训,形成相应的培训保障体制机制,在制度上、资金投入上、培训时间和培训场所上、培训设备条件和师资聘请等多方面予以保障,把对员工素质技能提升的重视体现在岗位任用、待遇兑现上,才能更好的刺激和激励一线员工技能培训成效。
第二,一线技术骨干不仅应该对实用性技能培训予以重视,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开放的心态。一线技术骨干应该克服畏难情绪,保持实践经验优势,缩短学习适应期,快速进入全身心投入状态,使自己的所学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为企业创新创造赋能,达到工学结合两促进、工学相长的境界。
第三,师资团队要注意基于培训平台,研究企业生产、研发实际,提炼出来自企业的综合实践项目。职业教育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新创造工作的动力源。师资团队只有利用来自企业的综合实践项目对员工给予培训,学员才会感兴趣,企业才会支持和欢迎,培训工作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技术骨干技能提升的问题,解决企业生产、研发瓶颈问题,真正实现产教融合、促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我国已是轴承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世界轴承强国,研发能力、技术装备工艺水平、产品质量、效率效益都和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3]。智能轴承融合“机、电、软”技术,智能轴承制造过程数字化有利于实现装备性能、人机智能交互和高速化加工。校企合作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形成成长共同体,合力打通“定制式小众”培训最后一公里,有利于促进职教人变成“企业的讲师”,促进企业员工人人转化为对身边的人有技术辐射与传承作用、对企业有促进质量提升作用和创新研发作用的赋能小巨人,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能量向合作企业辐射、高效教师的技能向学校围墙之外的企业一线骨干辐射,有利于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新的立体化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