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民歌的传承和保护路径探析

2021-08-31 00:17杜珊珊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巢湖号子秧歌

杜珊珊

巢湖学院艺术学院

巢湖,古称“南巢”,位于江淮之间,境内滨江环湖,山环水绕,河沟交错,自古林牧农商发达、底蕴深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在此诞生的巢湖民歌的历史也由来已久。学界一般认为巢湖民歌产生于宋元时期。[1]其是巢湖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甚至在2006 年,巢湖民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外来文化的涌入,巢湖民歌逐渐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濒临被新时代淘汰的命运。基于此,巢湖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

一、巢湖民歌的概述和类型

(一)巢湖民歌概述

巢湖民歌曲调优美、种类繁多,体系完整、题材广泛,内容涉及实践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传唱至今。从地区上看,巢湖民歌分布广泛,巢湖民歌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巢湖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而是广泛分布于巢湖流域范围内的无为县、肥东县、和县、庐江县等广袤地区。从内容上看,巢湖民歌包含山歌、秧歌、渔歌、茶歌、小调等形式,多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反映,目的在于自娱自乐、减轻劳动疲劳和舒缓心情。从创作方式看,巢湖民歌多采用“望风采柳”的即兴创作形式,也就是见什么唱什么,走到哪唱到哪,干什么活唱什么歌,歌词具有口语化、群众化的特点。从曲调上看,巢湖民歌调式普遍是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单声音乐为主,音域普遍窄,旋律之间穿插着不同的衬词和倚音,旋律上比较平稳,多以三音列级进或环绕的典型四度进行,走向上多以下行为主。从数量上看,巢湖民歌目前共搜集到有1000 多首,其中众多歌曲还被收录《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安徽民歌100 首》、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声乐教材中,几十首歌曲被制成唱片发行保存。

(二)巢湖民歌的类型

巢湖地处江淮之间,属于江淮丘陵向长江平原过渡地带,地形较为复杂,有低山、岗地、丘陵、水域、平原等五种地貌,所以形成了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济并存的情况,为不同体裁民歌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号子

号子又称劳动号子,其是与劳动相伴相生,通常是在进行体力劳动时,为统一步调,自我调节时所唱的歌,大都由一人领唱,众人应和,节奏感极强。“号子是民歌中,也是整个人类文化中产生最早、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品种之一”。巢湖号子都是与巢湖地区人民所从事的劳动有关,是巢湖地区人民日常生活和民事民俗的生动呈现。比如,巢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雨水充沛、河道纵横、水系发达,且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非常适合水稻种植。由此,并衍生出了许多和水稻有关的号子,例如车水号子、舂米号子。再比如,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水系发达,自古就号称“三百六十汊”,渔业资源丰富,许多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由此就衍生出了许多与船有关的号子,例如船夫号子、船工号子、划船号子。

2.山歌

山歌通常指劳动大众自田间地头、野外山林所唱歌曲的总称,山歌相对于号子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山歌多偏向于抒发情感,节奏较为舒展。巢湖民歌中的山歌主要有秧歌、丫头调、吓老鹰三种形式。

秧歌又“喊秧歌”或者“大秧歌”,最初是与水稻耕作分不开的,水稻是巢湖流域人们生活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历史至少已经有5000 年以上,为巢湖秧歌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巢湖秧歌是巢湖民歌的重要代表,是农民为消除体力劳动带来的疲劳、振奋精神、祈求神明保佑获得丰收而唱的。[2]巢湖秧歌演唱方式可以是一个人领唱,其他人和或者也可以两人对唱亦或者以赛歌的形式存在。在歌词表达上通常较简单,多是由两句词组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曲调也比较随便,不同村庄、演唱时的心情都会影响曲调的变化。巢湖秧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支秧歌一趟秧》《绿浪滚滚迎面来》等作品。

丫头调是因为其歌词中常常会出现“小丫头”而得名,“小丫头”是巢湖地区方言中对女孩子的称呼。节奏上比较固定,调式比较统一,结构上比较规整,便于演唱。丫头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害伢子歌》《秧歌好唱口难开》等作品。

吓老鹰又称看场歌,因歌词中有“鹰来哉”而得名,是人们在晒稻谷时所唱,目的在于抒发丰收的喜悦情绪和驱赶偷吃的稻谷、蔬菜等庄稼的鸡、鸟等。节奏规整,自然流畅。吓老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看场》《吓老鹰》等作品。

3.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小令”“俚曲”等,是人们在农闲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嫁娶等活动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从歌词上看,巢湖小调歌词一般较为简单,方便歌唱记忆,涉及重要节日至农事风俗、婚丧嫁娶、爱情等众多方面,常使用分节歌形式,每节歌之首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为引子。从曲调上看,巢湖小调节奏规整,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运用大量衬词衬腔、装饰音等。最具代表性的巢湖小调有《送晚茶》《十里长冲好风光》《唱四季》等。

二、巢湖民歌传承和保护所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

巢湖民歌多源于乡野田间,是人们在进行体力劳动时缓解疲劳、抒发心情时的即兴创作。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家庭式劳动逐渐取代集体性劳动,现代化的机械生产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纯体力劳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向解体,城镇化加速、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业文明已经向工业文明转变,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逐渐凋亡,巢湖民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逐渐被压缩或改变。比如,巢湖民歌中的船夫号子,是人们进行船运或打渔作业划桨时为了鼓劲加油所喊得号子,但是,现代机械轮船已经取代木质桨船,已经不需要人工划桨,巢湖也开始禁渔禁捕,以湖为生的传统渔民也已经转产就业,船夫号子自然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二)现代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多元文化价值的不断涌入,人们的音乐审美水平也不断发生变化。当前,内容通俗、形式简单、节奏感强的流行音乐越来越受人们喜欢和追捧,传统民歌的歌词内容、曲调节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同时,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的文化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通过手机刷抖音、玩微信、打游戏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娱乐消遣方式。传统的娱乐方式、交流方式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茶余饭后不再是聚集“吼几嗓子”,而是打开手机自娱自乐。

(三)“传承人”老龄化不断加重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对于音乐来说,所有外部条件对于音乐的影响力,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3]巢湖民歌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传承人的继承和弘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促进巢湖民歌的发展,当地文化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巢湖民歌培训班和巢湖民歌创作班,对巢湖民歌的大批爱好者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巢湖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但是,时至今日,这些人大都年事已高,无论是演唱还是教授都渐渐开始力不从心,加之现在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参与学习,造成了巢湖民歌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当前让巢湖民歌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培育更多的民歌传承人,完善传承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四)公众参与度不高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巢湖民歌目前的传承和保护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推动,平台搭建基本靠行政部门自上而下推动进行,基层群众主动参与回应少。政府也因为财力有限,资金投入多数用于组织开展常规性的演出活动,在小范围内存留下一些经典的民歌曲目,在非遗传承和保护方面投入力不从心。此外,仅仅依靠行政部门推动,很容易受行政领导个人喜好所左右,领导重视,工作推动就快,领导不重视,很多工作就不得不搁置。

三、巢湖民歌传承和保护的路径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

政府的扶持和监管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巢湖民歌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保障。在我国自古就有组织官方专门机构深入民间采风,搜集整理民歌的传统。2011 年,国家还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了政府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应该履行的职责。当前,作为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参与到巢湖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各方面争取资金,打造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巢湖民歌传承基地。各级政府要为巢湖民歌传承艺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为他们营造稳定的创作和演出环境,通过定期举办歌咏比赛、研讨会等活动,为热爱和擅长巢湖民歌的群众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组织专家、学者、创作人员深入基层对巢湖民歌进行采集、整理、研究等工作。

(二)持续做好巢湖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巢湖民歌分布较多,涉及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等地,受各地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巢湖民歌在演唱技巧、曲词曲调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因此,持续做好巢湖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仍然十分重要。同时,上次对巢湖民歌进行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且当时也因技术的限制,大都是采取口唱、耳听、笔记等传统方式整理巢湖民歌,容易遗忘和散失。在当代,巢湖民歌的搜集和整理要充分发挥录音、摄像等现代设备的作用,深入到村庄、田间地头、百姓家中搜集整理巢湖民歌,直观、生动、准确地记录了巢湖民歌的演唱、曲谱、歌手等,并形成巢湖民歌数据库。

(三)充分发挥高校在传承和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巢湖民歌遍布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地级市,这些地级市拥有巢湖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艺术学院等众多高校。而巢湖民歌中蕴藏着深厚的音乐教学素材和正向价值追求是高校开展音乐学生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促进巢湖民歌和高校学生教学科研管理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著名作曲家樊祖萌教授指出:“在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大趋势下,我国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必须确保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高校在传承和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高校开展巢湖民歌通识教育,目前,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各高校都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开展学生美育教育工作,通过将巢湖民歌纳入大学生美育教育课程,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巢湖民歌的价值,自觉担负起巢湖民歌的传承和保护。二是依托高校成立巢湖民歌传承基地吸收音乐专业学生教师、学生加入,定期组织采风,讲座的形式保护和传承巢湖民歌。三是将巢湖民歌融入到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去,编写校本教材,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曲谱与歌词,还要掌握巢湖民歌的演唱技巧,控制好音准、音色,传达出巢湖民歌内在的情感。

(四)积极推动巢湖民歌的当代转型探索

巢湖民歌作为地方民间音乐曾经广受人民群众欢迎,其中,1955 年,巢湖民歌《姑嫂对花》被农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唱到了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但是,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民歌,尤其是通过民族唱腔而传达出来的声音已经越来越不受年轻一代的喜欢。为了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音乐审美,重新唤起人们对巢湖民歌的喜爱,积极推动音调、旋律、节奏、演唱方式等改革创新则尤为必要。比如,将巢湖民歌旋律由单声部改编成多声部,以合唱的方式演绎巢湖民歌。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集体歌唱形式,这种演唱形式群体号召力强、群众参与度高。而且合唱的高低声部一一俱全,在具备横向单旋律线条的同时,还增加了纵向的和声效果,整体音响听起来更加浑厚、饱满,具有震撼力。还可以根据巢湖民歌的内容确定演唱形式,或按人数选择大合唱、小合唱,或按种类选择同声合唱、混声合唱及无伴奏合唱,丰富巢湖民歌的演唱形式。尤其某些反映生活气息的巢湖民歌,如《一支秧歌一趟秧》等,在演唱过程中可借助“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根据作品的需要增加相应的肢体动作,或使用一些打击乐器等,将歌词中反映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不仅增强了舞台效果,加深了听众对巢湖民歌的印象,更有助于巢湖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五)全力打造“互联网+巢湖民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进行娱乐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当前,巢湖民歌的受众还是仅仅局限于巢湖地区并且以中老年为主,其他地区或者年轻人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巢湖民歌,严重影响了巢湖民歌的传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于民间、死于庙堂,一定要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才有强大的生命力”。[4]因此,只有将巢湖民歌置于互联网之中,让普通群众随时可得、触手可及才能进一步扩大巢湖民歌的影响力,重新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民歌的数字化转型和存贮,通过微信公众号、专题网站推送给广大群众。扩大巢湖民歌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巢湖号子秧歌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巢湖流域2020年洪水分析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巢湖 外一首
富平村里唱秧歌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开山号子喊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