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摘要]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背景下,如何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英语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观摩的展示课和教学经验,提出巧妙运用“望远镜”“放大镜”和“内窥镜”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语言输出
课堂活动的设计应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语言技能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现以上海牛津3A Module 3 Unit 3 In the park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为例,探讨优化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策略。
一、“望远镜”:登高望远,从单元的视角进行目标的设定
望远镜,顾名思义,瞭望远方的镜子。一堂有效的英语课,从学生走进课堂到离开,其语言知识与技能将产生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教师到底想让学生达成怎样的变化?不妨试着拿起“望远镜”,从单元的视角进行目标的设定,确立课堂活动的归宿,预设通过课堂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
而在确定课时目标之前,教师需要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厘清单课目标间的关系,即在单元整体目标确立的基础上,将单元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课时分别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使它们相互联系,螺旋上升。
本单元主题为In the park,属于人与社会的范围,语言功能为交往类的询问、介绍,育人价值是通过在公园内的游玩体验,激发学生对公园的兴趣,感受公园的美,享受在公园游玩时的快乐时光。教师基于教材所提供的模块主题、语言材料、图片情境以及学生实际,在明确各板块的语言内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各课时的话题设定为Naughty Sam in the park,Changeable Lily in the park,Happy family in the park,并分别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注重目标之间的整体性、递进性和循环性。
基于对文本和学情的分析,教师将本课时的语用输出目标设定为在彩虹公园游玩的语境中,通过Judy在公园内寻找Sam的语言学习过程,知晓核心词汇和句型的含义,并尝试描述公园里的所见及参与的对话活动。课时目标则分别从语音、词汇、词法、句法和语篇等维度对第一课时进行较为清晰细致的定位,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导向支撑。
二、“放大鏡”:关注细节,从目标的视角审视方法的选择
教与学在课堂活动中随时发生,而想要学生的语言输出更有效,就必须随身携带“放大镜”,将预设的活动细节放大、放大、再放大,从达成目标的视角审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
教师要围绕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形成和语用能力的提升,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活动。教无定法,无论计划采用怎样的方法展开教学,都要明确每一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活动的目的与教学目标是否保持一致。那么,本课例是如何设计课堂活动来达成目标的呢?我们不妨拿起放大镜,将它的细节看仔细。
1.视听结合,感知情境
课堂伊始,教师设计了Look,listen and answer的活动内容,指向目标为能观察图片获取信息,通过问答环节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时语境。首先,根据第一个问题Where are they?引出主题in the park。其次,在Sam出现后设计了单词balloon的学习,因为Sam likes the balloon and he wants to catch it,导致Sam跟着气球走丢了。再提出问题How is Judy?让学生体会Judy伤心的心情,从而引出Judy is looking for Sam in the park这一课时语境,让学生清晰地感受故事的起因。问题驱动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思考,以有效达成预期目标。
2.分段呈现,扶放推进
(1)情境开启,初步感知,模仿朗读,理解结构。第一段文本设计Judy在寻狗的路上遇到游客the man的情节。教师设计Listen,watch and answer的活动,让学生了解Sam离开主人后来到花丛,在花丛中染上色彩的场景,以训练学生观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随后,教师设计了Look and say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朗读,初步感知核心句型和对话文本,理解语篇结构。
(2)情境推进,巩固新知,以趣激思,体会结构。Judy去花丛中寻找Sam未果,于是有了第二段文本Judy遇到游客the lady的情节,让故事继续推进。教师基于问题驱动,设计了Judy和the lady的对话听力练习,找寻关键信息,帮助学生巩固核心句型。活动难度逐渐增加,进一步训练学生听、说、读的能力。教师还设计了与核心词汇相关的Sing a song活动,活跃了课堂,并巩固核心内容。之后,教师设计了Say and act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表演,加深对语篇的情境理解与结构体会。
(3)情境延续,互动交流,情感体验,强化结构。故事情境向前推进,Judy去船上寻找Sam依旧未果,第三段文本设计了Judy遇到游客the boy的情节。第三段文本的学习则是在前两段文本的基础上,设计Guess and say,Make a poem,Poem or rap等活动,丰富学生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其中,通过图片提示,让学生尝试猜测对话内容的课堂活动,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互动交流的能力。创编诗歌部分,学生结合所学语言,通过问答形式,生成诗歌的内容。而Rap部分的操练模式新颖有趣,通过采取两种不同的操练形式,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这三段文本层层推进,不同的课堂活动设计让学生的能力训练逐步提高,阶梯式的活动为学生语言逐渐叠加及思维逐步提升打好了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提升,语言输出自然水到渠成。
三、“内窥镜”:探究虚实,从评价的视角观测目标的达成
内窥镜的特点是可以深入内部,探测到不易发现的东西。师生互动特别活跃的课堂活动,是否真实有效呢?此时,就需要教师使用“内窥镜”来深入探究虚实。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的价值判断,课堂活动评价则是对课堂活动的价值判断。课堂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指向语言输出课堂活动中的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输出为出发点。教师的评价自然是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预期的教学目标达成程度。
基于本课时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与文本内容,课堂活动中关注对学生听、说、读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融入。在While-task环节,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借助从有到无的句型框架完成相应对话,检测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对话内容和连贯表达的能力。在活动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还恰当地利用板书,把三个对话的内容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整个故事的脉络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促成了Post-task环节整体故事的表演,完成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单。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便于教师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另外,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兼顾口头与书面,既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也有效检测本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优化方案探索中,教师应立足于核心素养任务的多层面指标,在课程各阶段利用“三镜”对重要教学策略与资源进行调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切实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