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摘要:教材解读是一线教师永恒的话题,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敢于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地区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学习素材进行再加工,为学生创造探索新知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静为动。同时能够从局部的章节中把握整体的结构,梳理同一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对比不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备课时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做到融会贯通,局部上读“懂”,整体上读“通”。在教学中始终抓住“数学思想”这一教学暗线,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索中掌握方法,感悟思想。
关键词:减负 教材解读 数学思想
时下,“减负”“高效”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不少教师都很困惑,既要成绩又要减轻课业负担,这不是矛盾吗?也有不少教师将“减负”的矛头指向现有的考试评价制度,将自己的不合理动作全部归责于现有的评价方式。我想,不管怎么评价,有没有考试,课,我们是要上的,课业,总还是会有的。那么如何落实减负,实现高效课堂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减负的源头在课堂,课堂的根本在于解读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所呈现的情境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了儿童情趣。然而,当我们手捧教材走上讲台的时候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感觉到准备不足。因此钻研教材解读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反思本人工作近二十年研读教材的历程,认为要想真正的使用教材,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先读懂教材。
一、教师要能够跳出文本情境,品味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不同年级都安排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鸡兔同笼”问题在不同的版本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不同。苏教版采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进行教学,先采用比較直观的画图的方法,然后根据画图的思考过程列出算式,这样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北师大版则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列表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调整”,从而“逼近”正确答案。而人教版主要采用方程法,蕴含了“代数”的思想,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在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从而体会不同的数学思想。都是“鸡兔同笼”问题,不同版本编写时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是“让学生体会和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数学思想却是相通的。有了这样的认识,不管是什么版本,我们在教学中始终抓住“数学思想”这一教学暗线,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索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必将对学生后续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的意义。
二、教师要敢于加工素材,从统一的教材中挖掘个性的教学方法
旧版人教教材有“纳税”一课,新版人教教材仍然保留了这一知识。旧教材中先解释什么叫“纳税”,再简单说明纳税的重要意义,接着对我国现有的税种进行介绍,之后教学相关知识和营业税的计算练习。学生所感兴趣的是那些鲜活的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对于教材的安排学生很难主动地进行学习。为了打破种种局限,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首先上进行了内容改动,将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新课后,进行了简短的税务知识发布会,让学生把他们课前所收集的信息汇报给大家,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发布活动中去,展示来自教育、科技、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大量的信息堆积给学生带来感观和思想上的冲击,引发学生的内心感慨,相比教材的安排,这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新知教学笔者将教材练习二十三中的前四题进行重组,提前到新知学习部分,通过展示一张设计后的表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税率”,在主动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同时顺带解决原来练习中的问题,练习中取而代之的是教师重新编排的富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从重组到整合,既突破了教材的局限,又将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自然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教师要善于解构体系,从局部的章节中把握整体的结构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前5个单元,按编排顺序分别是“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数”。这些单元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其实并非毫无关联。“数一数”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数儿童乐园中不同物体的个数初步认识1—10各数,学会进行“有序”的观察,体会“有序”的方法。“比一比”单元,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联系生活经验从整体上感知这种数学方法。“分一分”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思考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分在同一部分,把具有不同特点的物体分在不同部分。“认位置”是教学简单的方位知识,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6个方位,能够使用这些方位词语表达两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认数”放在最后学习,却是对前几个单元的系统总结和再学习,比如:在具体认识1—10各数时再一次的感受了“分类”和“位置”,比较1—10的大小,又是一次“有序”和“比较”的学习。如果老师们在备课时就能抓住这些不同知识间的看似毫无联系的联系,不仅能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深度,也会更加系统,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些知识的教学策略,就能使教学更加扎实、高效。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不断上升,新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智力、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同一内容由浅入深分配到不同年级进行教学,因此我们要通读教材,梳理同一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对比不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备课时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做到融会贯通,局部上读“懂”,整体上读“通”。
四、教师要善于创造,把静态的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课,教材通过用三角板量角的情景,引导学生产生需要统一度量单位和工具的认识,进一步引出量角器这个测量工具。教材的编排简单直接,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呈现顺序来进行教学,就难免显得枯燥僵硬多了。怎样才能够激活这些“静态的材料”,我想看过江苏强震球老师教学这一课的老师们会深有感触,强老师匠心独运,在引导学生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自己把量角器这一测量工具给“制造”出来了,学生在用“非正式量角器”量角时,一步一步地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一直积极主动地思考,最终在“制造”出量角器的过程中学会了量角的方法,由于学生经历了问题的引领、探索以及解决的过程,化静态的知识为动态的学习,对于量角器的认知更加深刻,因此在后面的量角活动中,准确率相当高。
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一般都是静态的知识。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比较枯燥的结论呢?我们只有对这些学习素材进行再加工,为学生创造探索新知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化静为动,生成动态的方法和思想。
五、教师要善于思考,对素材进行分解和延伸
听过张齐华老师“认识分数”和“圆的认识”的教学后,老师们都不禁感叹,原来数学课也可以这样上。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丰富而又随处可见,这一切都源于教师对概念的充分理解和把握。正因为教师本身的充分理解以及对教学素材的深入挖掘,学生才有了1+1>2的精彩收获。
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都具有很高的概括性,教师既要真正读懂它的内涵又要充分理解它的外延,同时通过学生熟悉的素材来分解该概念,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作为教材使用者的我们就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根据地域差异、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还要能够分析教材、解读教材。也只有真正读懂教材读通教材,才有可能实现高效课堂,达到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