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绪莲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小学教师的重要责任与义务。我们国家作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大国,强化教育、晚上制度、加强对名师的培养一直在进行当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处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我们更要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以为了学生发展着想的思想,主动去思考建设小学教师队伍的具体策略,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期望推动教师素质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 教师队伍 建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89
校长是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的人,建设教师队伍更是从事这份职业所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此,身为新时代下的一名小学校长,当深刻认识到建设教师队伍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施教师招聘、任用、考核、培养、培训等活动。
在建设小学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校长须首先应认识到教师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其次寻找具有可行性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令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主动性,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笔者结合自身从事小学校长这份职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对关于建设小学教师队伍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施行激励机制
实践表明,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也可以令队伍中的个体得到极好的成长,还能够对教师不符合期望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当主动去了解激励机制中存在的激励因素,施行激励机制,并强调清楚正激励和负激励制度,从而助力教师进入工作状态,期望能够最大程度上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据教师的教学表现去完善激励制度,以求可以顺利达到提高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目的。
二、定期展开培训
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充分反映了教师教学思想应注重根据环境改变,所以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合理安排时间加强教师学习刻不容缓。基于此,作为新时代下的一名小学校长,应定期对教师队伍展开培训,如组织听课、说课的实践活动,使教师产生教学的紧张感,从而刺激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主观能动性,希望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尽快优化自身的教学水平,成为骨干教师,并养成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主动探究新颖的教学方法,为课堂创建生机与活力,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效率,从而顺利实现小学建设队伍的建设,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
三、组织教研会议
教研会议的组织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是广大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交流,以及对自身教学工作的反思,教研会议的顺利开展能够令教师产生愉悦的心境,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工作效果与工作效率。因此,作为建设教师队伍的领导者,身为小学校长的我们当定期组织教研会议,安排教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自身的教学成果进行互动交流,进而询问教师的教研会议成果,更好地去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对教学有困难的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语言,并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让教师乐此不疲地从事教学工作,实现提高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总而言之,除去施行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培训、组织教研会议之外,还会有更多建设小学教师队伍的策略应运而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校长,要更新自身的管理思想,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探究更多的新颖策略,使教师主动去以实际行动提升自己,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水平,最大程度上提升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为推动整体教育教學趋势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量。
参考文献:
朱根应《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江西教育》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