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2021-08-28 15:41黄小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5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元素融合

黄小洁

【摘要】我县地处客家地区,这里民风淳朴,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不可多得的客家文化教育资源。如何将优秀传统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的主题教学当中,使之与我园主题教学相融合,是我园当前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重点结合传统客家文化相关元素,从自身教育观点出发,分析阐述如何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有效将客家文化元素进行合理融入。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学;传统客家文化;元素;融合

一、在幼儿园开展传统客家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我县地处客家地区,这里民风淳朴,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不可多得的客家文化教育资源。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也大大削弱了客家人对自己本土文化的感知,有的幼儿甚至连自己的本土语言“客家话”都不会说。幼儿期是孩子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将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的主题教学当中,能够使孩子从小接受客家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使客家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充分利用客家文化优秀因素,还能影响孩子的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当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政府重视,仅近一年时间,我县各类幼儿园已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如何在众多幼儿园中打响品牌,创建园本特色,是我园面临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当前,我园课程形式较为单一,传统客家文化课程的渗入,能大大弥补当前我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形成园本特色课程,为我园幼儿教育带来新的血液和活力。

二、客家文化元素如何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融合

(一)深入研究,挖掘优秀的客家文化资源

陆河县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纯客家地区之一,这里有着不可多得的客家文化教育资源。教师在选择客家文化元素作为教学内容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贴近幼儿生活

“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实践中倡导的教育理念,因此,要选择可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的客家文化,首先是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日常中常见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快速使幼儿对客家文化产生兴趣,而且能够使幼儿对客家文化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如客家美食中的擂茶、酿豆腐、咸菜、年糕、米程、八宝饭、薯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家庭餐桌上常见的美味食物,将这些内容融入主题《好吃的客家美食》中,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起来也会兴趣盎然。

(2)具有趣味性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的关注,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接受客家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如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的戲剧表演、舞龙舞狮、踩高跷、山歌对唱;民间游戏中的“跳格子”、“赢贴纸”、“西瓜爆炸”、“跳绳子”、“丢手绢”等游戏,对幼儿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节日活动和民间游戏,设计相关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客家文化,接受客家文化的熏陶。

(3)对内容进行适当改编

传统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也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加以设计更改。如在“清明节”时,本地客家人有上香祭拜的旧习俗,这不仅带有封建迷信的思想,还有可能带来火灾隐患。结合现在政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的指导思想,教师可以就“清明节”这一主题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活动让幼儿了解“鲜花扫墓”及“上香扫墓”的优劣、并跟幼儿深刻讲解其意义,倡导带动幼儿及其家人使用鲜花、纸花等祭拜祖先、缅怀先人。同时,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跟幼儿讲解爱国英雄系列故事。这样不仅能加深幼儿对传统清明节日的认识、弘扬英烈精神,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加强环境创设,营造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作为一门隐性的教育课程,对幼儿个体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地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巧妙地将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当中。如可以在幼儿园公共大厅设置一个具有客家围龙屋建筑特点的“客家风情园”、里面可以展示一些客家人的劳作工具,幼儿在风情园里,可以用砖块垒“土灶”、用铁犁、锄头体验农耕,戴上斗笠、模仿采茶女采茶,尝试自己擂茶、玩滚铁环游戏等等。随着幼儿经验的丰富,在“客家风情园”里,幼儿可以玩的游戏越来越多,如开“养鸡场”、办“戏院”、开“客家农菜馆”、“土特产商店”等等,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各式客家文化,听到了客家声音,真切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三)巧设主题与区域活动,丰富客家文化课程内涵

(1)主题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遵循这一原则,在设置客家文化主题时,教师应该要分析其包含的核心价值,将多个领域的经验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满足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前期的观察与调研,开展“花泉林歌,悠然陆河”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小班预设《舌尖上的陆河》主题教学活动,设置“客家油茶香喷喷”、“美食小吃一条街”、“客家酿三宝”、“水果宝宝”等备选课程内容;在中班预设以旅游为线索的《家乡美》主题教学活动,设置“客家围龙屋”、“南万红椎林”、“魏巍火山嶂”等备选课程内容;在大班预设以民俗风情为线索的《别样客家风情》,设置“大头娃娃闹春节”、“面薄节”(二月八)、“浓浓端午情”(五月五)、“情暖重阳”(九月九)等备选课程内容;这些主题分别涉及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等五大领域内容,通过集体教学、外出参观学习、亲子活动等形式来实施,引导幼儿学习、感受、体验家乡的美,感受家乡的地大物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2)区域活动

教师在开展区域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在班级内设置1至2个客家文化特色区域,如剪纸区、彩泥区、建筑区、美食区、民俗表演区、物品展示区等等。结合开展的主题教学活动,幼儿自主选择、制作区域材料,与材料、环境充分互动,充分感受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举办特色社团活动,如“木偶团”、“客家美食团”、“剪纸班”、“客家话班”等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前报名,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客家文化的无穷魅力。

(四)提炼园本课程内容,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课程是教育最基本的载体,因此,教师在实行客家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相融合的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寻找教育素材,挖掘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专家指导、个人学习、集体研讨等方式探讨值得推广的教育内容,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出适合幼儿园实际的园本课程教育内容,形成客家文化资料库。如,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开展的客家文化主题用文字、照片的方式记录起来,为以后开展主题活动提供借鉴。教师在借鉴相关资料的时候,也要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在借鉴原有课程的同时,加以设计创新,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更能满足孩子需求。

幼儿园是文化传承的第一阵地,肩负着弘扬和传承本土文化的重任,通过深入挖掘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设置教育主题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家长、教师及幼儿在有形无形的文化教育中感受、传承优秀客家文化,让优秀客家传统文化精神滋润师生心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此时对孩子进行民俗文化教育,能够使孩子从小产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而这也是健全幼儿人格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途径。在幼儿园客家文化主题教育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幼儿发展的需要,拓宽思路,挖掘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丰富活动形式,构建园本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幼儿参与体验,促进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颜毅真.本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有机融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3).

[3]周梅芳.客家文化元素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3-14.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元素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浅析旅游业吸引游客的诸元素
徽州元素在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