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Android网络编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1-08-27 07:18李艳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学改革

李艳

【摘要】    伴随着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Android网络编程课程的传统教学下的课程目标、要求与当前企业对Android的人才需求存在差距。本文提出针对《Android网络编程》课程以能力培养为视角,立足真实项目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资源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职业岗位竞争能力。

【关键词】    能力本位   教学改革    Android网络编程

一、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倡导的重要思想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素。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内涵解释为:依据社会发展及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评价及需求,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培养联系在一起,培养出达到满足企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各个高校积极开展和实施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理念,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理念深入进行应用和探索。

二、Android网络编程课程的困境

随着无线网络、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设备,它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已成为最方便、最快捷获取网络信息的终端设备。随着移动网络的飞跃式发展,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目前,市场上的手机操作系统主要有Google的Android、Microsoft的Windows Phone和Apple的IOS,这三种操作系统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自操作系统诞生以来,Android在开源代码和低价格的诱惑下已经超越了主要竞争对手苹果公司,占据了全球第一大市场份额。同时,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对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应用开发需求很大,相应的应用开发工作需求也急剧增加。Android网络编程是一门很有发展前景和应用性很强的热门课程。

目前,为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相继开设了Android开发相关课程,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比如像教学内容与实际行业需求脱节,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低下,尤其是项目开发能力欠缺;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计不具特色,课程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与能力脱节,学生难于满足行业需要。

本文提出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本科大学《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等,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提供方法和依据,进一步契合社会需求,培养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

三、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Android网络编程》教学创新

以当前社会对Android工程师需求为导向,基于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学生能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Android体系结构、能够开发基于Android的APP软件,熟悉软件的开发流程、开发技巧。把学生的团队合作、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软件开发设计文档的撰写、自主学习等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课程的教学当中。始终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课程设计上突出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就业时具备Android工程师需要的各项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

3.1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是按照教材目录中的篇、章、节的次序授课,如果单一讲授这些内容,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动手能力差,不具备职业岗位竞争能力。

基于以上情况,首先结合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知识选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注重显示知识、能力的社会化运用。本文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解构、重构,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内容。

以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为依据,工作过程分为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系统发布六个步骤。课程设计了三个项目,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逐步融入知识点、技能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随着项目难度的增加,逐步增大知识点、技能点的数量和难度,整个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点不断贯穿,能力不断提升。

3.2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选取真实项目,项目选取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教师通过挂职锻炼了解、研究项目所需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教师参与的项目。项目开展按照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进行,结合软件开发工作过程,逐层任务分解。每个项目的开展包括发放任务书、制定方案、软件开发、成果交流和相互评价5个环节。课前:老师利用蓝墨云班课下发任务书,发微课,任务书中包括项目描述、项目要求、考核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初步方案。课中:教师围绕项目展开讲解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形成最终方案。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进行巡视答疑,最后做完整个项目学生进行答辩,将制作好的软件进行演示,按照评分标准通过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来确定该项目的成绩。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贯穿知识、能力的培养。以项目一为例,下发任务书如图1所示。

3.3考核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整个学习过程中分别对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测试、项目开发等内容等进行考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3人为宜进行项目开发,在完成后进行成果交流时,学生对所做的项目进行设计说明及演示,老师对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小组内及组间相互打分,综合以上评价,每个同学最终得到一个全过程性的考核成绩,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对比改革前、改革后的教学效果可得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能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积极性、能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性考核表如下图2所示。

3.4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用真实项目开展教学,做到“素质、能力、知识”合一,“教、学、做”合一。资源建设体现三个“贴近”,贴近企业岗位工作内容、贴近学生的能力提高、贴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个性需求。资源建设包含多媒体课件、教案、案例库、微课等。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重点、难点由于较难理解,采用线下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不能反复学习或者巩固。研究对于重点、難点采用录制微课形式在课前下发,学生可以随时、反复的观看教学视频,线下对重点、难点进行答疑。

四、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对《Android网络编程》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资源建设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改革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较差。改革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职业岗位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参  考  文  献

[1]刘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以能力为本位的CBE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7).

[2] 潘建萍,凌志杰. 校企合作背景下卫生类高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双向培养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02).

[3]张志军,高继霞.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助理全科医师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06).

[4] 刘云峰.以能力为本位的3DMAX 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9(05).

[5]陶淑霞,白雪燕.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02).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教学改革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
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