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

2021-08-27 17:50任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学心理

任云

[摘           要]  众所周知,大学生属于国家未来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人才力量,高等院校在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为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应该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入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工作,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与高尚品质,使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基于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快融入与适应社会和工作的目的,加大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的力度可谓十分关键,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阐释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开展的价值,同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培养策略,从而有效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的总体水平。

[关    键   词]  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198-02

所谓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指的是一种具有正能量、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从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以后,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开始融入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内容,加大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与教育,充分发挥出人文关怀教育的良好作用,带给学生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高校进行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紧密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依靠心理教师及时为其调节和疏导,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的心态更加轻松,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完善个人的性格,增强积极心理学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培养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定义的阐释

对积极心理学来说,旨在以广大民众的幸福、乐观情绪作为分析的对象,深入加以探究,根据心理学当中的积极影响作用,最终使社会发展得更加稳定[1]。实际上,积极心理学相较于消极心理学而言,体现出人类本性当中的一种乐观元素,所以,通过对人类自身的积极面加以深入挖掘和分析,能够带给人性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一个人成熟得更快、发展得更加全面。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在诞生之后,满足了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的推进也是非常有益的,将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当成主要的分析目标,持续重视广大民众的长远发展情况[2]。

二、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开展的价值说明

(一)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大学生需要得到一定的关注和重视。每个高校的学生均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为被升学、就业、恋爱以及人际交往等不同因素所干扰,造成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状态方面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变化,通常表现出情绪不够稳定、容易烦躁与生气、抑郁失望以及担忧等各类不良情绪,所以,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教育工作,可以激发出不同学生的潜力,借助积极因素的影响,避免大学生出现较多的不良心理问题,使其充满正能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益于身心全面发展[3]。

(二)保证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属于国家未来发展和建设的主要力量,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实际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行为举止均会带给社会发展很大的影响。当一个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时候,一方面对大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非常有利,另一方面依靠正能量的举措影响到周围的人,達到真正传播正能量的效果,对其他人的思想意识加以唤醒,从而营造出更佳的环境,改变从前不良的社会风气[4]。

三、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培养策略

(一)注重教会当代大学生不良心理情绪的疏导方式

一般而言,大学生自身对情绪调控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其心理是否健康,只有处于非常态的时候,依然可以较为乐观的学生,其心理状况才算得上健康。通常来说,大学生情绪改善的方式包含了下述几个方面:其一,将负面情绪进行转移。指导大学生从导致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中抽脱,抑或者把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更具有积极影响的事情中,借助那些可以使人欣喜的事情,减轻大学生的精神压力,有效调节其产生的负面情绪。其二,引导学生将不良情绪宣泄出去[5]。对于宣泄来说,可以采用适合的方法,将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具体的实施形式则十分多样,如诉说、听音乐、哭泣以及做运动等。实际上,采用不同的形式,均可以让大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出去,促使大学生再次学会审视自身存在的缺点,勇敢面对困难,并且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其三,要求大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并加以激励。当大学生碰到相关挫折与困难的时候,通过对自己加以积极心理疏导和分析,以更加乐观的心理,带给自己一定的暗示,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内心逐渐产生希望。显而易见,在此过程中,体现出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功效,让其能够变得更加乐观、积极,对待生活与人生更加热情,充满正能量[6]。所以,注重教会当代大学生不良心理情绪的疏导方式很重要。

(二)凸显出大学生客观认知与评价自己的作用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缺少对自身清醒的认知,呈现出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为此,科学指导大学生认清自己,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谓十分关键。因为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也十分复杂,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模仿者,别人的言行、品质均会带给其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实际的生活来说,一些学生可能会以自身的不足与他人的优势进行对比,由此导致学生出现妄自菲薄、过于自卑的情况,他们逐渐失去针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部分学生则对自己缺少清晰的认知,过高地估计自己,将个人的优势与别人的劣势加以对比,从而产生高不成低不就、进取心缺失的现象[7]。当然,还存在部分学生设定的期望目标太高,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揠苗助长。当学生存在此种心理暗示之后,如果其个人的期望过高,假如上述目标均无法达成,则必然会形成很大的心理落差,造成焦虑烦躁与失望的后果。所以,经过对大学生的科学指导和心理教育,使其能够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处理问题,学会正视自己,并且客观评价他人。在此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增强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自媒体监管工作,营造绿色、安全的网络氛围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使自媒体得以出现,导致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鉴于大学生属于青年人群,当前的网络直播平台监管力度较小,相应的准入门槛很低,导致一些不良网络视频被上传到直播平台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强化自媒体监管工作,营造绿色、安全的网络氛围。具体来说,有关部门需要重视监管工作的落实,做好及时取缔带给大学生健康影响的网络平台工作;不同类型的自媒体需要做好相关建设管理工作,针对所有上传的视频进行严格审核,并且设置较高的门槛,消除一些不良信息,构建更好的网络环境[8]。

(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首先,引入积极的家庭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的父母来说,应该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不仅应该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情况,还需要促进其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父母和自己子女相处的时候,需要遵循平等的原则,逐渐培养子女形成谦虚、好学的性格,训练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合理利用积极的家庭教育模式。父母通过借助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够使自己的子女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多给予子女关爱与鼓励。当大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父母需要给予其更多的鼓励,为其不断前进提供更大的推动力量,有助于健全子女的性格。最后,构建积极、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实际上,父母带给子女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父母的言谈举止会带给子女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引导子女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反思和总结,疏导不良情绪,如此,对增进亲子关系非常有益。

从此次论文的阐述和分析中可以看出,系统分析与思考当代大学生積极心理品质的有效培养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阐释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开展的价值,同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培养策略:注重教会当代大学生不良心理情绪的疏导方式、凸显出大学生客观认知与评价自己的作用、强化自媒体监管工作,营造绿色安全的网络氛围、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够得到有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得相应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增强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际成效,进而促进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培亮,赵心怡,孙红艳.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5(205):116-119.

[2]杨春燕,杨铭宇,孙红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46(209):153-154.

[3]吴天娇,李岩,赵新春.论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1):151-153.

[4]李建丽,赵新明,李炫一.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9,203(211):135-137.

[5]程羽丰,杨洪基,杨丽英.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升[J].商情,2019(47):229-230.

[6]胥经辉,杨丽媛,孙红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9,200(326):273-274.

[7]黄宇琛,王远洋,王雨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00(103):149-151.

[8]张敏,张媛媛,李逍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必要性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6(3):118-121.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学心理
“没有用”的心理学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跟踪导练(二)5
心理小测试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