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与融合

2021-08-27 16:45刘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生态

刘静

[摘           要]  将生态学基本原理应用到高职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审视,正是当前我国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成熟发展过程中的全新科学范式。通过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能够深刻地揭示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更适合高职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和因素,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生态学中的生态延伸、生克性、反馈性、瓶颈性、主导性、多样性等原则,可以促进各种生态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可以确保整个语文课程生态系统是完整的、全面的,且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可以实现语文课程整体的生态均衡。

[关    键   词]  高职;语文教学;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040-03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9年提出了关于生态学的理论概念。这个学科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我们可以将高职语文教学类比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同样包含有主体、客体、中介者、环体等多个不同的生态因素。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高职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审视,正是当前我国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成熟发展过程中的全新科学范式。通过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能够深刻地揭示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更适合高职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和因素,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根据生态延伸原则,调整高职语文课程生态位

生态延伸原则是指任何地区、部门、行业和学科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特定资源生态位,从而可以将资源生态位、需求生态位都进行极大的扩充和发展,进而也就可以促进发展,适应和改造环境。高职语文课程是社会生态、教育生态以及语文课程生态中的构成因子之一。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更好地适应外界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同样需要积极地发展自身生态系统。

(一)重视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扩大教学的生态适应性和有效性

纵观高职语文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大纲、目标、体系和内容,相关文件中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对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则未进行明确的规定要求,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拓展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扩张的影响越来越大,受教育群体对文化素养教育的审查和接受有了更多的思考,这就要求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以更巧妙、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把具体的教学内容转为意识与价值。其实,这样一来,改革的要求就更高了,难度也明显加大了。

(二)注重高职语文课堂环境的转变,营造舒适有效的教学生态环境

高职语文课程生态环境指的是可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影响的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包括自然因素、教室的大小、教学设施、教学工具等。例如,教室的实际面积大小会给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热情兴趣、参与性、创新能力等产生直接且重大的影响。杰克逊认为,若是教室比较小,课堂比较拥挤,就会影响到学生,具体的影响就是让学生有延迟、拒绝、中断和分心的体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Bolander(S.F.)持有同样的观点态度,即小班学生和大班学生比较来看,前者的动机水平要明显高出不少。由此也就可以证实,班级的大小和实际课堂效果之间是有明显关系的。

目前,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绝大多数采用大班教学。据相关调查显示,职业院校语文课的学生人数一般在30人以上。而教室人数越多的话,教师的控制能力和效果就会极大地降低,也就会出现包括课堂纪律性差、教学效果低下等在内的各种问题。教室颜色、教室座位布置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浅色系可以让人镇静下来,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大多安排在课堂上,而且大多采用行列式座位安排。然而,行列式座位安排让师生间距离加大,对于教学互动交流而言是非常不利的。Heston,J.,Garner,P.S.的研究还表明,半圆形、U形都更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这意味着学生喜欢最具互动性的布局。行列式为传统座位安排方式,但它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所需要的东西,与班上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因此,为了提高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创造一个非常舒适的生态环境。如我们在课堂中采取“浅色”与“多色”相结合的方法;为了获得最佳的小班化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通过专题教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关于座位安排,则应当尽可能采用U形或者是半圆形,让学生都能够更加广泛、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來。

(三)加强语文教学的互动与延伸,增强课堂的生态活力

课堂生态系统的主体构成部分有两个,一个是教师的教,另一个是学生的学。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应整合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不同的能量输入位置,通过自身的努力激活课堂的生态活力。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应在掌握语文教学内容和有关其他的学科知识(比如:历史知识、时事政治知识等)的基础上积累能量,然后再通过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将这些能量更好地释放出去。学生既是课堂生态能量的接受者,又是能量的生产者。首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价值意识和理念。其次,还需要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后,应当鼓励并支持他们去质疑教师,建立一个平等的教学环境,这样就可以让整个语文教学课堂更加具有生态活力。

二、按照生态学生克的原则,确立高职语文课程的生态主导地位

生态学生克原则是指相互生成、相互制约,同时,也是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增强系统自身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条件。任何一个制度都有其自身的主导因素,也有制约其发展的制约因素。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对立和矛盾,不管是课堂主导还是课外主导,无论是老师主导还是学生主导,放任任何一种教学主导因素的发展都可能削弱其他教学方法的效果。

(一)合理配置语文课程生态主体,构建师生双向互动关系

在语文课程生态体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而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教学主体关系的异化与生态断裂的教学将导致教学实效性的缺失。双方应通过课堂平台进行双向互动的学习和讨论,最终实现自身知识和各种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程的生态教学就是要坚持这一理念,使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正确定位,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加强课堂与课外生态资源整合,促进语文课程生态社会化

生态语文课堂重视课堂和外界社会之间的联系。从外部系统的角度看,生态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是密切相关的,课堂是生态系统,也就需要积极地与课外生态资源进行整合,从而确保系统内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生态力。语文课程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教学内容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生态语文教学就是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反映世界变化、理论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不仅如此,语文课程也是一门兼容并蓄的学科,自然是重要的资源基础和理论来源。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客观、合理地选择教学资源,利用已有的各项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并开发出更多的课程资源。还需要利用好当前各种各样的新媒体资源,有效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新语言、新作品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解读。

三、根据生态反馈原理,调整高职语文课程的正反馈和负反馈

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其实会受到两种不同反馈机制的控制:一种是正反馈,这种反馈机制相互促进、放大,导致系统无休止的增长或衰退;另一种是负反馈,它相互抑制、相互抵消,使系统接近稳定状态。正反馈带来发展,负反馈带来稳定。在系统开发的早期,正反馈占主导地位,负反馈在系统开发后期占主导地位。因此,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正负反馈机制应该是平衡的。高职语文课程要注重生态反馈原理的运用,通过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促进语文课程各方面向积极反馈的方向发展,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以后,需要引导学生朝着负反馈的方向发展,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效果稳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和效果,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教学过程的正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负反馈,促进语文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从微观生态系统来分析,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教学过程的不断检验、总结和改进密切相关。教师在每一个教学过程中都要经历备课、教学、总结、调整和提高的过程。为了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调整和改进。通过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教师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教学效果的生态因素,并在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不断推动教学向正反馈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还需要关注教学的负反馈效应。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不断打破教学过程中的正反馈与教学效果中的负反馈之间的平衡,发挥平衡的作用。

(二)注重教师与学校的反馈与沟通,提升语文教师的生态教学体验

高职语文课程虽然是全省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但教师与学校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得到的最终教学效果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因为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因此,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生态适应性、有效性,高职语文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要积极和其他学校进行沟通与交流,学习有益的方法和途径。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教学评价体系,正确判断语文课程发展

高职语文课程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所选择的依据需要遵循特定标准原则,在选取评价依据的时候,会综合应用到两种方法,一种是静态法,另一种就是动态法。传统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有静态性和被动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及时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应当包含下列内容:针对教学过程展开评价,评价方法是否基于内在价值观等;针对教师发展进行评价,针对学生进行评价等。不仅如此,还需要针对生态环境展开评价,包括有校园环境、物理环境、精神环境等,教学环境要素是否有机衔接和优化。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语文生态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让教学评价更加全面,更加具有实践操作性,也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发展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地解决和处理,也能够正确判断语文课程在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四、根据生态瓶颈原理,修正高职语文课程的制约因素

在复杂生态系统发展的初期,需要以缓慢的速度开发,然后最适合环境,并呈指数级上升;在最后,就会因为受到了环境容量限制,速度会下降,一直到一定临界值,整个增长趋势就是S形。这个系统是波浪式前进的,在不断前進中最终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高职语文教学的各个时期,都是有限制因素的,只是说时期不同,影响限制的因素也各不相同。语文课程就需要积极地打破这些限制因素,不断发展。

(一)打破传统语文课程教学观念,树立新的生态教学观

高职语文教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教学内容几经变革,教学媒体日益先进,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但在教学理念上,权威主义、功利主义和放任主义思想仍然在发挥作用。“课上与我有关,课后与我无关”的观念仍然流行。师生之间的谈心、讨论和指导存在很大的不足。高职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这门学科和其他的专业课程不同,它不是简单的“说教传授”,而是更多的“解惑”。促进学生对汉语基础知识、汉语文字发展等进行认识与内化,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教学观。

(二)打破语文课程静态教学模式,构建动态教学模式

高职语文教学生态是一个动态的、丰富多彩的系统,是一个自然的生物圈。然而,传统语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媒体滞后等静态趋势,诊断性和总结性教学法是主要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学由语文教师安排。静态教学模式会极大地抑制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应当将动态教学常态化,不断优化与调整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综合应用最新教学工具,将分段评价、整体评价和跟踪评价相结合,逐步接近学生在动态教学中的思维。

(三)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分离局面,建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生态联动机制

如果把高职语文生态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理论教学,另一个则是实践教学。二者并非为对立、切割的部分,而是一起组成了一个整体。然而,事实上,当前国内众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将理论教学作为主要的内容。仍然是使用传统的机械式、填充式的教学形式,而没有進行过多的实践教学探索。这样做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教学过程基本上都是以技术路线为主,而且教学过程时空狭窄。在教学的时候,只是单纯为了实现知识积累的目标,而没有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但由于经费紧张、人员紧缺、上课时间长、组织实施困难等原因,实践教学很少开展,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开展,其良好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语文课程实践教学是以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目标为目的,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一方面,包含有为理解理论、规律而展开的研究、探索等确证性实践,另一方面,包括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进行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探索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亲自体验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会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应当进行有机结合,并且需要构建得到一个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态联动机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然后再通过实践去诠释理论,这样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按照生态优势与多样性原则,丰富高职语文课程生态教学体系

物质循环利用、信息反馈调控正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与动力。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中,教学目标是其主导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同时,语文教学是开放的,这个系统受到了外界很多资源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发展必须是具有生态多样特性的。

(一)调动各种生态资源,形成大语文教学的局面

教育这个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比较明显的开放特性,而学生仅为该系统中的一个个体。为了让教育生态系统更加完整化、可持续发展化,就必须要将整个教学生态系统里面的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要将各个方面的资源力量都进行协调与配合,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教学力量,才会拥有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比方说,利用校内已有的古迹、纪念馆等各种教育生态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为高职语文课程的延伸拓展提供条件。

(二)丰富语文课程教学结构,形成多元教学框架

高职语文课程提供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发展、理论演进、作品鉴赏和文体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课程需要将各个方面的有关知识内容进行融合,从而让语文课程本身的结构更系统化、科学化。社会科学、人文历史课程当中其实都蕴含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将语文课程与专业课、人文选修课相结合,根据学科规律特点,去找寻到一个最佳的教学结构,并且构建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框架。

(三)实施多种生态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效果

如何以生动、有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语文课枯燥的教学内容,是对教师智慧的一种集中考验。以往的实践表明,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主动性。所以,在进行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去努力改善教学方式。首先,应当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知识、时政知识、社会现象等,通过案例分析、热点点评等形式生动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有形象感和体验感;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适当的角色互换、课堂演讲、话题辩论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通过采取上述纵向以及横向生态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交织出一个教育情境的网络,减少教学盲点,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Bolander, S.F. Class Size and Levels of Student Motiva-tion[J].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1973,42(2).

[2]赵晶.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生态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