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分层导学案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科目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习相对应的英语知识,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兴趣获得有效的改善和提升。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英语;应用
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因材施教,但是由于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的影响以及教师个人精力、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制订学习计划、课堂活动以及教学目标。而不同的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不同,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天赋以及兴趣。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采取这种“平均制”的方式无法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一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认为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过于简单,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可能不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因此分层教学是最佳的选择。
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应用中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所用的导学案是针对全班所有学生的,要求所有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完成所有的学习目标。而这样的方式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将分层教学与导学案相融合,并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
一、分层导学案的概念
分层导学案指导学案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层,然后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指导。该教学方式可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合理化、规范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众多研究数据表明,初中生个人成绩、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填鸭式”的教学状态,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主动性。长年累月,学生就会表现出学习能力差的情况。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合理地安排学习计划,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并形成习惯。
三、分层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对学生进行分层
不论是分层教学还是分层导学案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英语教师要结合自己对班级学生英语水平的了解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这样才能够针对不同層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帮助他们更加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如教师可以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A层,然后教师可以将听、说、读、写能力较一般的学生,归纳为B层,最后,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差的学生归纳为C层。
2.对教学目标分层
将学生分层后,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分层。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导学案内容。面对A层的学生,教师需要提高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潜力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面对B层的学生,教师需要让他们将知识融会贯通,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于C层的学生,则要以巩固课堂基础为主,要让他们先掌握基础的单词和语法,提高词汇量,从而在学习中获得自我满足感,逐渐对英语产生兴趣。如在“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的教学中,可以让A层的学生在掌握了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记录生活,强化语言的运用能力。对于B层的学生,则可以以让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特殊疑问句为教学目标。对于C层学生,让他们能够了解基础的语法以及“camp”“badminton”“visitor”等词汇和基础语法即可。
3.对课后作业分层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会布置课后作业,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难度是以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础的。这样的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无法起到巩固提升的效果,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课后作业的难度较大,不符合他们的实际英语水平,使课后作业的效果不佳。因此在课后,英语教师也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要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而且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巩固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导学案的应用能够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更加系统地学习单词、语法,促进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希英.分层导学,决胜课堂:关于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华夏教师,2020(2):61-62.
[2]李步东.实施分层分组导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6.
作者简介:石倩,女,汉族,甘肃陇南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57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