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楠 苏凌云
摘 要: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一直是中国体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家庭和社会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影响通常被忽略,造成许多学生辍学后没有开展体育文化项运动,不能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体质。学校每星期体育课程的运动量不足,并且还会阻碍学校运动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考虑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教育的融合,为青年学生建立全面的体育教育模式。
关键词:体育;社会;家庭;学校;研究
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体育卫生知识、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理念,为其将来立足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一、学校、家庭与社交运动之间的关系
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保罗·朗德提出:“如果学校体育被认为没有价值,不被评估,那么一旦学生成年,它就会不复存在。”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联系的地方,必须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家庭体育作为当代社会文明中一种积极、主动、健康的生活方法,可以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总体和睦发展,对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搭建具有积极主动的功效。家庭体育是院校体育与社会发展体育中间的桥梁纽带,三者缺一不可,紧密联系。
二、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1.建立具有明确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的体育课程
在横向融合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以学校体育为体育融合的主体,家庭和社会为体育融合的两翼。三方共同开发体育课程。学生的体育教育应该是独立的、相互依存的,三者应该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体育教育的一体化,在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纵向融合方面,国家应发布相关的高层设计方案,尽快整合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和大学的体育课程,并确定学生必须达到的数学能力水平的一般要求。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存在差异,为避免学生在教育资源上的差异,每个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更高层次的框架,以建立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
2.提高基层社区的体育管理权
目前,体育站和地方体育局拥有在我国开展大众体育活动的权利。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基层社会很少有权在社会内管理体育活动和体育俱乐部。这种管理组织形式不仅阻碍了基层体育活动的活力,而且制约了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因此,必须将体育管理的权利下放到基层社会。第一,社区要阐明自己的体育管理范围,并应鼓励在社会中具有体育经验的学生加入体育教练和志愿者团队。第二,社区应组织社会体育俱乐部,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社会体育俱乐部活动。第三,社区要将学校外的学习、训练和比赛与学校结合起来,实施体育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组织的运动训练营。
3.改善教育理念,強调体能和智力同步发展
立德树人是我们长期的人才发展理念,关键是全面发展人才。大众发展不应同时排除体育运动。首先,加大体育教育在高校招生和考核中的比重,使学生和家长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其次,可以尝试进行家庭作业,这样除了将学生的体育活动场景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同时确保每个人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之外,学校的日常活动和生活中都可以包括学校内外的体育锻炼。
4.加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关联
家庭体育教育的优点是父母可以纠正儿童的体育行为以及为儿童渗透健康和进步的体育观念。如果能够与学校和社会体育相结合,可以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效率,促进社会体育的稳定发展。除了公共体育设施外,社会体育中还有许多体育俱乐部和社团可以为学校体育提供教育实践依据,学校体育专业人才、资源也很丰富。可以鼓励社会成员在节假日闲暇时间参加社会体育活动,而且可以合理地扩大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这三者都紧密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项运动的益处。
三、结语
中国学生基本素养结构的核心是对人进行全面发展的培训,全面发展不应仅限于学校体育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家庭运动是萌芽,学校运动是基础,社会运动是扩展的数学整合模型,该模型形成了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并打破了过去缺乏运动的奇怪现象。同时,我们还必须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的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共同努力,需要在许多方面改进,并且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来理解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体育的融合性。并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桥.影响社会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环境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3):10-12.
[2]郭琼珠,黄景东,林群勋.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发展的依托[J].福建体育科技,2004(3):57-60.
[3]周传志.武汉市家庭体育现状与发展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162-163,194.
[4]张加林,唐炎,陈佩杰,等.全球视域下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体育科学,2017(1):14-27.
作者简介:贾楠(1979—),男,汉族,甘肃陇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育教学。
苏凌云(1979—),女,汉族,甘肃定西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育教学。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家庭体育氛围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410)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