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秀琳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革策略。方法:从学生思想、教学、教材、实验室管理等各方面分析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策略。结果: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适应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采用贴近临床的仪器设备、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等改革策略能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结论:针对实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革策略,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关 键 词]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教学问题;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204-02
护理学基础旨在培养护生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面智能结构及必要的护理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压力[1]。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为1∶1,实训教学主要内容包括25项实践技能操作,并且这些操作绝大多数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面对专业课程经常会感到焦虑,他们经受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大的压力[2]。所以为了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临床,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成了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也面临改革的需求,从而适应护理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学校招生规模及层次的不断扩展。
一、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方面
中职学生大多数在各方面能力上较欠缺,很多学生选择护理专业不是出于对这个职业的热爱,而是随便选择一个学校学习或者听从家长的决定,并且中职学生均是未成年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意识。面对护理学基础这门专业课感觉很迷茫,而实训教学课程紧,操作项目多,步骤烦琐,要求学生动手去操作,而对象大多时候是模拟人,没法沟通交流,肢体也无法活动,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实训项目较多涉及无菌技术操作和三查七对,要求严格,而一些生活护理,让在家庭中娇生惯养的他们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二)教学方面
传统的实训教学方式方法单一[3],采用教师先示教,学生看完后进行分组,再到操作间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给予指导和纠正,操作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每项操作的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大部分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步骤或操作录像上的流程,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需要借助教学资源对问题进行分析;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教师先示教,使学生只重视操作的流程和标准,形成固定思维,减弱了在实训课程中的积极性;过于机械化,考试成绩也不能体现学生的工作能力,导致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面对问题不会处理,束手无策。
(三)教材设备和材料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上都引进最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而教学实训材料跟不上临床的发展,例如给病人静脉输液,临床上大多采用留置针输液,提倡无钢针化;留置导尿管,在临床上气囊导尿管已经普遍使用,而学校仍侧重于一次性输液和一次性导尿,在临床上用得较少。一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尤其是一次性用物的使用,不需要反复消毒,减少了感染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工作减少一些环节,使护理操作日趋简单,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4],据李艳菊等[5]对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使用情况的分析,有25项操作中有23项涉及一次性用物,一次性用物的使用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便利,而教学上还未引进这些一次性用物,操作步骤没有根据这些进行改革,和临床实际脱节,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实验室管理方面
我校的护理技能实训室承担护理专业18个班级学生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护理技能大赛、基础护理22项护理学基础实训考核、教学的教学科研等多项任务,涉及的用物多且复杂。而实训课课时少,很多操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靠上课练习无法掌握,而课外时间因为实验室管理复杂,开放的时间有所限制,影响了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改革策略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适应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护理专业,建立专业意识,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舉行5·12护士节等活动。在刚接触护理学基础这门课前观看《南丁格尔传》录像片,让学生体会护理事业的神圣、感受南丁格尔的伟大及崇高的精神,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加强护理学生的同情心,加深对学习的感知、内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6]。还可通过各种形式,如招聘模拟面试、专业思想动员大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7]。
(二)教学方面
在护理操作教学中,不但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及技能,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8],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因此,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现在,在教学中要加强反思,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己。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外出培训,学习别人的先进知识和技能。有一项调查针对护理学基础的教师进行问卷,结果显示教职员工认为应该教的内容存在差距[9]。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请附属医院有资历的临床带教老师参与集体备课,将操作项目进行讨论,规范操作的细节,制定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流程,并将标准流程制作成光盘、微视频,方便学生随时观看,加强学习。临床带教老师也把新技术、新进展、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相互学习分享。在教学上还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同伴教学模式[10]、综合情境模拟教学[11]、探索式教学[12]等方式。
(三)仪器设备及用物方面
随着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现有的医疗、护理设备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临床一次性用品的普遍使用,在操作中减少步骤,简化操作程序,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护理实训教学仍按原操作程序讲授,显得烦琐、机械。所以应适当增加讲授一次性用物的使用方法,与临床护理相结合。对有些操作项目,例如:氧气吸入、电动吸痰等,讲授传统的氧气筒给氧和脚踩式电动吸引器的使用外,更应额外增加中心管道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不管学生毕业后到各大型医院、农村乡镇,还是面向社区、家庭,都能满足所有护理操作的需要。
(四)实验室管理方面
我校的护理技能实训室承担护理专业18个班级学生的实训课教学、护理技能大赛、教学科研等多项任务。涉及的物品多且复杂,需要对仪器设备及用物进行有效的管理。针对仪器设备建立固定资产登记,有破损按流程报废、请购,如因个人不慎遗失要赔偿。低值易耗品也建立使用登記制度,并做相应处理,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锐气分类收集,相关部门定期清理。对可重复利用的一次性用物,在操作结束由学生整理清楚,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规定区域,下次练习时重复利用节约教学资源[13]。为了便于学生加强练习,制定实训室开放制度,安排在课后或周末,安排值班老师指导,学生进入实训室,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结束,做好清理工作,经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做好用物的准备、保管和维护,培养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三、讨论
(一)一次性用物引进教学势在必行
临床工作烦琐、复杂,一次性用物的使用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便利,而学校有些项目仍然采用原有的材料进行教学,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临床严重脱节,为了学生毕业后能顺利适应临床的,就必须解决学校教学器材和材料老旧的问题。
(二)合理分配实训教学课时数
护理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临床上一些差错事件就是操作不当导致的,而学生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操作要领,最好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课时数安排在1∶1.5。在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四种注射法和输液法在临床上操作频繁;而蒸汽吸入这种古老的给药方法已经淘汰,多采用氧气或超声波雾化吸入;床上洗头、擦浴这些生活护理临床上用得较少;穿脱隔离衣用于传染和隔离病房,具有较强的专科特色。因此,在实训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要进行合理分配,对不常用或者淘汰的项目安排较少的课时数,甚至不安排,把较多的时间分配在临床常用的操作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另外,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练习,在周末及课后时间学生可以到实训室对自己不熟悉的项目和较感兴趣的内容多加练习。
参考文献:
[1]Son H K, So W Y, Kim M. Effects of Aromatherapy Combined with Music Therapy on Anxiety, Stress, and Fundamental Nursing Skills in Nursing Stud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9,16(21).
[2]Li C, Yin H, Zhao J, et al.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mental health in nursing stud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J Adv Nurs,2018,74(12):2727-2741.
[3]刘娟丽.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与策略[J]. 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6):61-62.
[4]杨新月.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0(5):299-301.
[5]李艳菊,胡国瑾,杜闻媛.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使用现状及引发的思考[J]. 南方护理学报,2001(3):15-16.
[6]Bas-Sarmiento P, Fernandez-Gutierrez M, Diaz-Rodriguez M. Teaching empathy to nursing student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Nurse Educ Today,2019(80):40-51.
[7]孟根,闵锐.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广东蚕业,2017,51(4):53.
[8]刘小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237-238.
[9]Y Y, H N, N I.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nursing education and how to apply it to the fundamental nursing system[J]. Sangyo Ika Daigaku Zasshi,2001,23(2).
[10]徐娇.汉藏结对帮扶“1+1”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2):123-126.
[11]Jimenez-Gomez M A, Cardenas-Becerril L, Velasquez-Oyola M B, et al. Reflec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 curriculum[J]. Rev Lat Am Enfermagem,2019(27):3173.
[12]姚秀钰,张慧,绳宇,等.探究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3):190-193.
[13]孙宝清,肖焕新.从护理实验室管理细节入手,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9):57-58.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