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研究

2021-08-27 13:32沙宏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培训

沙宏伟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指目前所实行的一种校企合作进行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其模式的核心是师傅带徒弟进行学习。主要分析中职教育现代学徒制所体现的现代化特征,并且分析其在目前发展的优势以及必然性,并依据目前的企业人才需求标准来分析运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包括合作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多元主体育人模式、互补的双主体育人、企业培训师傅选拔机制等。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124-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逐渐朝向机械化发展,因此企业的人才需求也由起初的劳动力需求转向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培养并没有达到目前企业的人才需求,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技术工作,但是对一些专业技术并不精通,从而导致目前许多企业的技术性岗位人才匮乏,这就导致企业的需求与高效的培养模式不对口,企业找不到相应的技术人才,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因此目前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改变学校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让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可以符合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让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样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招聘到需求的人才。

一、中职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时代特征

(一)单一生产向生产教育转变

目前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应的生产操作,还需要进行知识教育的学习,而且目前把教育作为首要的学习任务,目前企业发展的基础目标也是在保证基础利益之上来发展和培养高技术人才,而在培养这些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许多的责任,这也属于国家的人力资本的一部分,也是目前最具时代特征的一个表现。

(二)职业培训向学历教育转变

传统的学徒制的学习模式是通过对学生的一段时间的教学和培训,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技术考核,但是传统的学徒制学习模式只注重技能的教学,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而现在学徒制更加要求将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联合进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毕业资格。

(三)技能培训向理技结合转变

传统学徒制的学习方法是师傅带徒弟学习,大部分是由各自的师傅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传授,没有固定的模式,而且大多数师傅只注重技能的培训,往往不会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而现代学徒制多是校企合作的方式,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一定的规章模式,也会注重对学徒知识的培训。

二、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一)深化校企合作

目前中职学校已经将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作为培养的核心。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具有以下三个优势:首先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获得培训的资金,为校企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向国家以及政府寻求帮助,让其颁布相应的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模式。其次,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中职院校可以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场地,而企业可以向中职院校输送相应的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除此之外,进行校企合作模式也使得学生的实习选择更具多样化,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样也为企业招聘技术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双赢。

(二)培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传统的学徒模式一般是由徒弟从小跟随师傅开始学技能,需要学习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技能掌握不够熟练,还比较单一,如果要想完全学会师傅所掌握的技能需要较长的时间。随着教育模式的更新变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学徒都会通过学校与企业进行系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比如三年的学徒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可以是采用周释制(比如3周理论+3周实践依次进行),也可以是采用日释制(比如每周一、周二、周三理论或实践,周四、周五實践或理论)等。总之,其培训的方式及时间长短可以与合作企业协商确定,灵活多样。学徒可以在不同的培训时段,通过不同的师傅培训不同的专业技能,以在培训考核后便能胜任企业不同的岗位需求。

(三)缩短人才培养时间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是首先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然后进行技能培训,因为目前对学徒的培养目标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样会使学生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在企业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学习相应的专业技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同样也为中职学校的教学带来许多便利性,为中职院校节约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样对企业来说也非常具有优势,因为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直接与企业的招聘需求进行对接,这样可以有效实现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同样也可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三、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

(一)建立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模式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加强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利用企业资源建立企业学徒培训中心或学习岛。学校为企业学徒工提供理论教学,企业学徒培训中心或学习岛则提供技能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互补互助。这种合作培养模式便于企业按实际需求开展学徒培养,比如机械制造类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岗位的需求,开展以切削机械工为主的学徒培养,也可以开展以模具机械工或工业机械工为主的学徒培养等,针对性强,能充分贴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必要时还可以进入企业实际生产岗位进行轮岗实践教学。

(二)构建情境教学管理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崭新的开放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和用工模式。现代学徒制构建了情境教学、知行合一的教学管理模式。比如在教学培训过程中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标准,建立相关项目学习课程体系,构建情境教学,按企业需求培养学员技能等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共赢,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共同育人、共同评价、共同互利共赢的教学管理模式,而且在学校、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監督与培养下,让人才培养的质量越来越好。

(三)构建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而且涉及内容越来越广泛,所使用的教学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并且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为了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主体必须注重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的改善,要让目前的教学课程体系等适应培养要求。而且在培养过程中,要提炼实习岗位、就业岗位的工作典型过程、典型任务、典型做法、典型事例,形成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结构。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合作,共同开发校企课程及标准,建立完整的学习领域、学习项目、学习任务。共同完善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整合,建立完备的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等,让学生既有学习技术知识的资源,又有学习实践技能的资源。

(四)构建多元主体育人模式

虽然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许多中职学校也有进行校企合作的经历。但是当时的培养模式往往只注重形式,通常也只是在顶岗实习期间放养式地合作一下,而忽略了真正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所实现的现代学徒制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求学校和企业必须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企业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并且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明确自身在这个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并且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徒,企业同样要参与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当中,比如积极参与中职学校的招生、课程资源的建设等。除此之外,中职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者必须签订相应的协议书,让三方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构建协作互补的双主体育人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运作需要合格的师资作为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必须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构建具有互补协作、专兼结合的“双导师”教学团队,是确保现代学徒制正常运行、提高学徒制培训质量的关键。对于学校的专职教师,应努力采取措施提高其双师素质,比如建立“双元制”教师培养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下企业制度,定期去企业实践,参加HWK专业教学法培训等,也可以招聘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等。对于企业的“培训师傅”来说,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培训师资格证,比如AHK培训师证、ADA培训师证等。其次,也需要定期不断提升先进的专业技能。另外,还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他们灌输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他们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相互协助,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合作水平,最终达到团队目标的集聚效果。

(六)加强企业培训师傅选拔

在实施现代学徒培养模式中,学徒师傅的资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其质量将直接影响着现代学徒的效果。因此,校企之间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职业道德的企业培训师团队。在行业领导的甄选过程中,通过公开招聘、企业推荐等多种方式,引进一批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的相关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再通过相关行业培训师资认证,建立合格高效的培训师资。为了能持续高效地开展学徒培训,有必要制订对培训师傅的考核和管理办法,并通过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去激励师傅努力工作,努力提升专业水平,以满足提升学徒培养的需要。

四、结语

我国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因地域性、专业性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实施效果,今后会将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贯穿于研究与实践中,并有选择性地吸收国内“传统学徒制”中的文化精华,最终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逐步实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勇.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381-383.

[2]黄易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研究: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德双元制班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14):85-87.

[3]李旗.制造强国背景下成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9.

[4]王丽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5]林晓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机电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6T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9.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培训
今日菜色
会议·培训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会议·培训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