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玲
[摘 要] 机械CAD是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与数控模具机电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在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就可以实现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虚拟实践场合等效果,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化差异需求,有效实施分层次教学,做好学前、学中、学后不同环节学习任务和考核任务的设计,对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整合、加工,切实提升的授课效果,引导学生成为设计、规划领域的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机械CAD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104-02
从教育的规律来看,教学模式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学程中教师与学生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方式、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按照一定的方法来开展的课堂教学工作,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遵守的教学法则与教学规范。教学模式主要明确教师应该讲授什么、按照什么样的方式与路径来授课、应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应实现何种教学效果等等。随着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线下教学逐步发展到充分使用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教学,已经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根据教学实践来看,混合式教学深受师生的欢迎,体现出巨大的教学优势,这种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具体到中职机械CAD课程,这门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虚拟实践场合等效果,引导中职学生尽快攻克这门具有一定难度的课程。
一、中职机械CAD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
机械CAD是中职院校机械专业与数控模具机电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具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统一的特征。相比于本科專业与高等职业专业,中职院校所开设的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章节稍微少一些,实践操作环节的比重更大。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教师应重点讲授CAD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一些常用函数与软硬件系统等,难度稍大的数学计算与编程稍作理解就行,重点还应放在实践操作环节,掌握操作要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出线上教学的优势,这门课程就比较适合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就可以结合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要领来做好课程设计。
(一)混合式教学设计依据
不同于本科与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教学有相应的特征,也有具体要求,具体到机械专业与数控模具机电专业,教学应体现出应用性,理论课时的比重相对较少,重在实践环节。同时,根据新课标以及OBE理念的相关要求,高等教育应重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故此,机械CAD课程的授课教师,就应在做好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重视教学改革,根据新课标与OBE理念的实施指南,充分做好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工作。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重在发挥出中职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主导,教学目标应注重讲授知识与提升能力相结合,学生不再单单埋头听讲,而是要主动思考、积极互动,正确利用手机与平板等终端设计,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同时,在停课过程中,还应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思路与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提升自主学习意识,成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主人。鉴于这个要求,授课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混合式教学的操作要领,充分利用开放教育的资源优势,提升中职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等。
(二)中职学生情况分析
相比于本科与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群体,不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有相应的特征。第一,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相当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处于16~18岁这个阶段,这一年龄的学生,精力旺盛、朝气蓬勃、接受能力超强,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授课;第二,从个人行为上看,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自小就在互联网的环境中长大,深受互联网的熏陶,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技术操控能力,平时对智能手机也比较依赖,这也便于授课教师采用线上教学;第三,从个人基础来看,相对而言,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稍差,一些重要的学科如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知识都不太牢固,机械CAD这门课程的教学,涉及高等数学、物理、力学与英语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起来很吃力,有时会跟不上教学进度,反之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才选择相应的内容,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进行多次、反复学习,还有不懂的知识点就可以向教师发问,充分满足个人需要,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三)混合式教学的实施优势
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与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可以把多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机械CAD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群体的个体化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同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应用中,授课教师可以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体化学习需求,实施探索式、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上的教学资源,结合知名教师的讲课视频,充分参考他们的教学经验,来提升机械CAD的授课效果,让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作图、识图与画图能力,为顺利成为设计人才打下基础。
二、机械CAD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机械CAD课程混合式教学涉及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这门课程的教材结构、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把混合式教学设计为三个阶段。
(一)开课前的准备阶段
正式上课之前,授课教师应做好混合式教学的准备工作,按照教材体系内容,选择在学习通平台上建课。课程建设完毕后,教师可以使用平台上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上传个人制作的PPT,还可以搭配使用这两种资源,通常情况是以教师自己制作的PPT为主,以学习通平台上的课后练习题为主,为以后上课做好准备。课程内容体系也准备完毕后,接着教师就可以把学生信息,按照固定的模板导入平台上,然后把系统生成的班级二维码发送到班级微信群、QQ群中,让全体学生顺利进群,这样就做好了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二)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教学过程
正式授课时,教师把混合式教学的注意事项逐一发给学生,让他们做好各项准备,比如准备好智能手机、平板或者是笔记本电脑等,还得准备好流量;理论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只讲授重难点内容,仅仅发挥出引导作用,具体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视频、PPT,或者是结合课后习题来巩固知识,同时发挥出QQ群、微信群的沟通联系优势,鼓励学生同教师进行实时联系。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习通平台,监測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做好签到工作,便于考勤统计;让他们通过平台及时提交作业,同时学习通平台可以对作业与练习题进行实时修改,可以节约时间,教师把一些易错题汇总起来,进行集中解答,帮助他们攻克难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QQ群反馈学习情况,对于不会的知识点,可以随时提问,教师进行针对性解答,从而构建出一个可以共享各种资源、经验互动交流、加强团队协作的混合式学习环境。在进行期中测试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自行设计出两套能容纳所学知识的试卷,通过学习通平台,先发给学生第一套试卷,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然后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修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然后,教师再利用课堂,对一些难点、易错点、不会回答的知识点等内容再讲授一遍,然后再把第二套试卷发给学生,让他们继续答题,再看看答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这样就避免了一套试卷定成绩的做法。考试考核不是目的,仅仅是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真正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三)结课后混合式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
结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平台对本学期的混合式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寻找出不足,为下次混合式积累经验,达到不断改进的效果。同时,授课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考勤情况、考核情况等,对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知识评价、能力评价、素质评价等方面。其中,知识评价包括栈和队列的概念、结构、数据存储原则等内容,主要通过案例引入、课堂师生互动、课堂讨论提问、学生回答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能力评价指的是能够真正理解栈和队列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建模实例,主要通过教师提问、随堂测试、课下作业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素质评价指的是对所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评价方式是课后作业。
三、机械CAD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举例
机械CAD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整个运行中是最重要的,应加入更多的师生互动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吸收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混合式教学手段有讲授、案例引入、提问、随堂测试、课堂讨论、小组实践和章节测试等。下面就以《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CAXA电子图版)》的项目二任务二绘制手柄平面图为例,论述一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指南。
(一)授课学生特点
授课对象是三年学制数控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圆弧连接的相关知识,但是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思维活跃,但缺乏耐心;他们爱好实践,但却厌烦枯燥理论;他们可塑性强,但缺乏职业体验。
(二)混合式教学设计
本次课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线,以行动导向贯穿全程,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为辅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按“(引)情境引入—(析)任务解析—(施)任务实施—(拓)任务拓展—(评)展示评价总结”教学环节开展混合式教学。
(三)混合式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使精品课程建设有效实施;线上线下移动信息化教学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由、有趣;布置试题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更好优化教学内容;创设岗位情境,导入新课,立足岗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分析图形线段和尺寸,强化机械识图能力,使电脑绘图和手工绘图有效结合;师生探讨手柄圆弧连接绘图方法,培养学生严谨、耐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四)课后作业布置
课后布置拓展任务,使学生体验加工乐趣收获了技能;布置具体作业,使CAD与CAM实训课程进行有效衔接,提高学生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课后提供学习网站,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能力。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和实践了机械CAD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从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开始,遵循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加入了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式学习。通过知识的拓展把要学习的知识转变为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教学评价,对教学进行了反思。
参考文献:
[1]李毅,向浩.基于“三维一体”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高教学刊,2019(17):81-83.
[2]刘爱华.以在线开放为目标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18(24):109-110.
[3]朱龙,付道明.一种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支架应用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2):115-121.
编辑 郭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