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霞
内容摘要:与一般韵文不同,散文朗读要求尽可能流畅自然、平易生动。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春》作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要想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文章的韵味、欣赏散文的美感,朗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朗读这篇课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咬文嚼字,读出“趣”、“味”;二是巧读“儿化音”,贴近生活;三是激发学生想象与联想,多感官相互交融;四是朗读与感悟结合,同时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春》 朱自清 散文 朗读
迎着“盼望”,一阵温凉的春风徐来,朱自清的《春》就这样翻开画卷。生动优美的散文,夹杂着富有诗意的语言,使得《春》这篇文章给人以清新浪漫的美感。难怪周仁政在《朱自清和俞平伯:京派散文的两极》中说,朱自清的散文是一杯清亮的水。朱自清的《春》历经几代语文教材的变革,依旧成为了中学生必学的课文,可见这篇文章的经典性、优美性、可读性。中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美感,唯一的且必须的路子就是让学生学会朗读,重复朗读。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学家。在关于“读”的教学方法上,分别对精读、略读、讲读、以及诵读做了阐释,他认为,“读”是语文教育中最为适用的方法和手段,并且有一种真正推动教育发展的艺术力量。《春》这篇课文,在朱先生的笔下,不管是开满枝丫的百花,还是呼朋引伴的鸟儿,亦或者是密密斜织的雨丝,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活泼。生机盎然的春天刚刚苏醒,精神抖擞的娃娃在地上乱跑,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好,在朗读中体味人间。
一.咬文嚼字,读出“趣”、“味”
读完《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趣”、“味”二字,“趣”就是“有趣”,“味”就是“气味”,让学生读出何为“趣”,何为“味”,就能让学生进一步融入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朱自清笔下的“趣”是活泼的趣、调皮的趣、热闹的趣。“坐着,躺着……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春回大地,阳光普照,小草崭露新角,前来踏青的人们脱去厚重的外套,新鲜的泥土气息沁人心脾,远看,小孩子们在田野里面踢球、赛跑、打滚儿……。在朗读时,要读出春天的生机,声音逐步放开,语言轻松,语调活泼,读出儿童欢乐有趣的氛围。文中“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仔细感受“新翻的、微微润湿、酝酿”这三个关键词,读出逼真感,用温柔的气息,让听者在这种气味的环绕中陶醉。
鲁迅评价朱自清的散文“漂亮而缜密”,《春》中的缜密就表现在对动词、形容词的细致把握。山是“朗润”、小草是“钻”、鸟儿“卖弄”歌喉、细雨是“密密斜织”……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空气是微微湿润的、黄昏的光、稀稀疏疏的人等等,读朱先生的散文,就好像身临其境,形象感十足,没有半点生硬。如果学生能抓住这些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就抓住了全文的灵魂。朱自清先生指出了在朗读时要注意“咬文嚼字”的意义,但是这种咬文嚼字是针对浮光掠影而言,他在《论诵读》中进而提出:朗诵口语体的白话文……得从意义里去揣摩,得从字里行间去揣摩。因此,学生在朗读前要仔细揣摩字词,体会关键字的情感意味,朗读时读出重轻音,注意节奏的变化,做到松弛自如。
二.巧读“儿化音”,贴近生活
如果说朱自清散文的活泼温柔是他的一个特点,那么文中“儿化音”则是他的另一个亮点。中学教师应该抓住这个亮点,“巧读”儿化音。
巧读“儿化音”,巧在读出俏皮感、亲昵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无数名人墨客的诗句里,春天总是充满着生机、怀揣着希望。为了描绘春季的蓬勃生命,作者似乎有意加入了儿化音。如文中的“赶趟儿”,这个词不但赋予了桃树梨树人的形象,更是突出了春天百花盛开、争相开放、蓬勃向上的冲劲与活力,花朵欣欣向荣的美感跃然纸上。读这些词时,心情愉快,语气要轻松活泼,读出俏皮感、生命力,口齿也要圆润。
巧读“儿化音”,巧在读出生活气息。“儿化音”作为汉语语音现象,常出现在口语中,或者口语色彩比较浓厚的文学作品中。出门在外的游子,偶然听见了一口纯正的儿化方言,定会让人心潮澎湃。叶圣陶曾这样评价朱先生的文章,“读下去真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切的谈话”。《春》中儿化音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朱先生语言的淳朴可爱,更产生了一种陌生的熟悉感、生活感,而这种感觉就是得益于儿化音在全国大范围的覆盖。中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发挥儿化音的效果,读得与普通文字毫无区别,那就忽略了这段文字独有的韵味。朗读时要自然流畅,简单生动,不必故意突出儿化音的存在,意在读地贴近生活,读出生活气息。
三.想象与联想,多感官融合
孙绍振先生对于朱自清的《春》有一个独到的见解,即作者是从儿童天真的眼睛看出春天的诗意的。文章中的孩童,满怀着迫切与激动,观察自然中蓄势待发的生命力,以欢快、天真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这种儿童视角下的春天,是蓬勃的,是想象力与联想力的自由驰骋,学生来学习这篇文章是更好理解的,也是容易发生共鸣的。教师可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慢慢融入文中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可以加深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学习《春》时,除了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尝试想象联想之外,更为有效的是采用分组朗诵。将学生分成两组,由一组学生声情并茂朗读,另一组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感悟,跟随朗读的声音在脑中想象画面,联想春天,如此之后调换。除了这两种朗读方式外,还可在上课开始后或者在朗读中配有音频材料,激发想象力,帮助调动学生联想力。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提到多感官的融合,一篇写景散文不可能只运用一种感官描写,多角度的感官杂糅,相比较于单一的形式来说,更容易触动读者的心灵。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春》就是多种感官体验的范本,每一段都有各种感觉穿梭、映衬,其中以文中第四自然段最为显著。“‘吹面不寒杨柳风……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成天嘹亮地响。”一段文字中,让读者感受迎面而来的微风,闻着这种花草的幽香,听大自然和牧童清脆的声音,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的交相辉映,大自然生机盎然的魅力在學生心灵涤荡,久久不能忘怀。尽情朗读每一段,静心感受,感受东风的轻抚,看青草的嫩绿、百花的娇艳,听纤纤细雨、百鸟争鸣,芳草花香飘进心里,真是一场春日盛宴。
四.朗读与感悟,进行审美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式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或者说爱上这篇文章,理清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是远远不够的。朗读过不是学生将言语有声再现的简单过程,而是在朗读中不断思考、不断领悟的过程,将“读”、“悟”结合,感受文章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课文的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都是通过生硬的文字传达的,学生要想与作者沟通,除了有声语言的参与外,更需要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将自己眼中的春天与作者手里的春天对比,体会相通之处与差异性,同时互通作者感情与自我感情,去与文字交流,与作者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真切的情感互动。
中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深深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在朗读中,我们可以感受汉民族共同语的精神文化内涵。当朗读朱先生的《春》时,由文字传达出来的亲切感觉,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豪与自尊。通过文章的反复涵咏,体会《春》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朴素自然之美、清新优美之神韵,进而领略朴实的文字背后那种返璞归真的文化内涵。
反复朗读才能体会文字的魅力和语言的生动性,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形成正确的审美习惯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深入发掘朗读的美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殷作炎.语文教学从朗读下手──朱自清的朗读教学理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01):95-98.
[2]王荣生.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朗读”——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重读[J].语文教学通讯,2007(33):9-11.
[3]吴格明.漂亮而缜密的《春》[J].语文建设,2020(05):51-53.
[4]季月.朱自清《春》中的儿化词探析[J].语文天地,2015(35):7-8.
[5]孙绍振.春天的两种不同的散文美——读朱自清的《春》和林斤澜的《春风》[J].语文学习,2006(01):29-32.
[6]周涛.语文朗读教学的美育策略[J].汉字文化,2020(14):64-65.
(作者單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