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中词语的重叠现象分析

2021-08-27 02:44郑慧敏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交媒体互联网

摘 要:文章针对网络语言中的词语重叠现象展开讨论,根据当前网络语言中常见的词语重叠形式与类型,分析产生词语重叠的根本原因,探讨网络语言中词语重叠的深层次含义及其与传统汉语语法中重叠式的差别,以期能够为今后的网络语言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词语重叠 互联网 社交媒体

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智能通信设备以及社交媒体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网络社交平台中,人们不仅可以获取到最新的时事动态,还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可以说计算机网络和社交平台成为人们每日获取信息及学习娱乐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社交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语言变化速度飞快,而且多与热点事件同时产生,呈现出时效性和热点性的特征。以热点事件为背景的网络词语,一旦相应事件的热度降低,那么网民使用对应网络词语的频率便会衰减。如果依然有个别网络词语在互联网环境下得到使用,就会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常规词汇。词语重叠是网络语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尤其在亚太地区语言中比较常见。

一、网络语言与词语重叠现象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3月份,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9.04亿,与2018年底对比增长了7508万,而互联网普及率也高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97亿,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人数占比为99.3%。由此可见,在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的现在,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购物、实时交流、了解社会热点成为参与社交活动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得网络语言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之间彼此交流互动更加自由。经济、网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之间交流更为密切。中外文化不断融合,也使网络语言有了更加完善的发展环境。当前流行的网络语言中,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外语元素,例如一些中英结合的网络语言,如“hold住”。此外,一些国外发生的热点事件也会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这是网络语言形成非常重要的素材之一。为了在网络交流中以更加幽默的形式表达情感、提升交流效率,网民所采用的口语化语句、特殊符号组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用语的传播与应用直接反映出现阶段社会热点和网民思想情况。词语重叠按照重叠前、后被分为不同的形式,其中词语重叠前的形式称作“基式”,重叠后的形式则是“重叠式”。一般将汉语中的重叠分为非词重叠、语句重叠和词语重复这三种类型。非词重叠是构词法层面的重叠,词语重叠为构形法和句法层面的语法手段,语句重复主要是指基代层为一个词或短语,甚至句子、句群,经过重叠之后形成新的短语、句子,甚至是语篇,属于句法与超句法角度的重叠。对于网络语言中的词语重叠字数,一般有无限重叠和有限重叠两种,两者之间区别在于重叠字数不同,例如“2333333”便属于最为常见的无限重叠词语,“555”“886”等是有限重叠网络词语。

整体来说,网络语言中的词语重叠以ABB式、AAB式最为常见,例如“小姐姐”“小哥哥”“XX子”等,这两种形式构成的重叠词语,不仅形式新颖、言简意赅,而且与广大网民追求快节奏的文化心理十分契合,所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重叠词语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对社会时事新闻以及现象进行概括,是在人们基础认知以及语言规则的基础上产生。遵循认知凸显原则、语言经济原则,将社会事件关键部分进行语言方面的加工。其中认知凸显原则可以理解为转喻动因,而经济编码原则是转喻机制的直接体现。这种形式的网络词语与热点事件关联十分密切;反之,社会热点事件也是ABB式叠词产生的编码依据。另外,社会事件框架当中涉及的背景与知识理论也可以逐渐构成特殊知识结构,即为网络重叠词语产生的必备条件。

网络语言中的词语重叠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能够形成深刻的记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词语重叠,人们都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丰富的网络语言。由于网络语言本身具有灵活性、丰富性,加上重叠的词语更容易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印象,所以当了解到重叠形式的网络语言之后便会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使用,从而扩大了网络语言传播范围。另外,广大青少年群体作为网络语言传播的主体,也是创造重叠式网络语言的主要对象。虽然网民群体覆盖每一个年龄段,但实际上真正传播群体依然是青少年。一方面因为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即便是更新换代较快的网络语言,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含义与使用方法。另一方面,重叠式网络词语在实际交流中并不常见,但青少年群体凭借其年龄与性格的特点,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与使用。

二、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词语重叠现象

(一)按词性分

1.名词重叠。网络语言中名词重叠在词语重叠这一现象中比较普遍,一般可以总结为从式重叠、AAB式重叠这两种形式。所谓从式重叠,如“什么东东”,表达可爱俏皮的语言形式与情绪,也可以弱化双方对话中的严肃感。AAB式重叠,在网络对话中有利于缩短双方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例如,近期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XX子”这一叠词形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语言,这种叠词形式既可以用来自称,也可以称呼对方,其来源是热播电视剧《清平乐》,作为名字的一种称呼形式,被用在网络语言中,可以使双方对话更为俏皮可爱。

2.动词重叠。动词从式重叠是指单音节动词的一种重叠形式,如果是重叠后重叠式,其词性则是以动词、名词为主。例如,双方对话过程中,为了表现内心的恐惧有时会用“好怕怕哦”这一单音节动词。虽然属于网络语言,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对話与影视作品中也十分常见,通过这一动词从式重叠,将对话中的严肃感弱化,还能够表现出内心的幽默讽刺之感。与此同时,“怕怕”这一重叠词语也可以用来表现一种装无辜的情绪,通常是以女性群众为主要使用对象。另外,动词的从式重叠,单音节及物动词基式重叠也十分常见。动词词性下的ABB式叠词,例如“暗戳戳”,形容暗地里、私下里偷偷摸摸地进行某件事。从语义和情绪层面理解,在网络用语中,“暗戳戳”不仅可以直截了当地概述对应含义,也呈现出可爱、憨厚的语言情绪。

3.形容词重叠。形容词的从式叠词,例如“铁憨憨”“弱弱”。其中“铁憨憨”最早源自于陕西方言,形容人愣头青、傻傻的样子,多形容一个人又傻又楞。“弱弱”更多是在对话中与其他词语结合使用,如“弱弱地问一句……”“这个人好像有点弱弱的”。前者若表现询问时底气不足的样子,也可以理解为询问者经验不足,谦虚地向其他人请教,后者多作为形容词,形容人、物十分脆弱且让人同情。除此之外,形容词BAA式叠词也十分常见,如“棒棒”,有两种含义,其一,面对人或物,形容其有可取之处,多用作“棒棒哒”;其二,通过带有嘲讽的语气形容内心的想法,如“你很棒棒哦”。

4.副词重叠。重叠词语中包括单音节副词与多音节词的重叠,例如“真真真真真的”“非非非非非常”等。一般情况下,重叠词语数量与想要表达的语气程度有直接关系。

5.数词重叠。在网络语言中数词重叠是最为常用的一种,例如“886”“555”“23333333”“666”等,通过谐音的方式,用数字表达不同的含义。

6.量词重叠。网络词语中的量词重叠最为经典的是“一下下”,例如“你再坚持一下下”“我只用一下下”。

(二)按形式分

按照词语重叠形式划分,可分为固定重叠、自由重叠两种。

1.固定重叠词语。所谓“固定”,代表词语内部语素稳定无法替换,一般分为位置固定、数量固定。如果词语中出现重叠成分位置固定,意味着固定词无法任意重叠,需要着重分析重叠成分和词语内部结构之间的联系,判断是重叠在前还是重叠在后。若是重叠在前,比较常见的有“非非非非常”,若是重叠在后,包括“哎呀呀呀呀呀呀”。另外,网络词语中的语素重叠数量存在限制,即为数量固定,例如“一下下”“小哥哥”“小姐姐”,这一类重叠词语不能随意增减重叠语素。

2.自由重叠词语。对于自由重叠的网络词语,包括位置自由和数量自由两种形式。第一,位置自由,位置自由的重叠式词语比较独立,各个语素之间不存在依赖性,在对话中也不需要对重叠部分的位置进行考虑,一般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第二,数量自由,按照语言表达需求与想法,可以无限制的重复语素。

三、网络语言中词语重叠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娱乐态度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词语重叠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幼儿群体中,有时家长为了更好地与幼儿沟通也会采用重叠词汇,例如“吃饭饭”“开车车”“饼干干”。但在网络环境下,部分网友将这种重叠词汇运用在日常交流中,营造出十分可爱、撒娇的感觉,由此便产生了词语重叠的网络语言,并且被很多网友接受。作为网络流行语言得到应用比较常见的有“么么哒”“棒棒哒”“萌萌哒”等。作为以互联网为背景产生的语言文化,网络语言中重叠词语的形成可以表达出亲昵、俏皮、可爱幼稚的感觉,人们在网络聊天时也会使用“棒棒”“傻傻”等词汇,故意通过叠词的方式模仿幼儿用语,或者是以赘语的形式表达出很嗲的语气。网络环境下网友进行语言交流,无须考虑年龄、身份等因素,尽可能地表达内心想法与情感,而这种词语重叠现象在这一环境下也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满足审美取向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审美观中,“对称美”始终占据重要位置,而这一点也可以在建筑中得到体现,即视觉上追求整齊和谐的对称美,语言方面的审美取向自然也包括“对称”这一内容。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语言逐渐形成,词语重叠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与使用。这种词语重叠现象的出现,代表着人们的审美取向,重叠式语言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能够保证对称性,甚至听觉方面也可以形成双声叠韵效果,营造出循环式的和谐感。

四、网络语言中词语重叠的内涵

网络语言中的词语重叠现象具有深厚的内涵,主要表现在突出特征与作用、营造活泼可爱的感觉、强调讽刺效果这三个方面。

第一,重叠式的网络语言必然会涉及语素重叠现象,在网络环境下使用有利于吸引广大网友的注意,了解重叠词语背后的含义与社会事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早期流行的“范跑跑”这一重叠式词语,透过词语本身能够马上联想到教师在发生地震时抛下学生自己逃跑的事件。

第二,叠词在对话中使用能够营造生动、活泼、幽默的感觉,因为叠词多为幼儿使用,所以作为网络用语也可以给人可爱、幼稚之感。网友在对话中使用重叠词语,表达出语言对话中的幽默。

第三,重叠词语包括单音节叠音词和双音节叠音词两种,在对话中使用均可以营造幽默的效果,如果作为社会事件的形容词,也会被赋予讽刺性意味。

结合网络中比较常见的重叠式词语,是以网络环境为背景,所以与传统形式重叠式词语存在差别。在形式、语气、语用这三个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含义。

第一,形式。处于互联网社交环境下,重叠式词语大量出现在人们对话交流中,网络环境遵循自由平等原则,所以创造网络词汇也具备了灵活性特点,无须遵循传统语法学要求。例如传统语法学规定绝对性质形容词、消极单音形容词,不能重叠,但作为网络用语这两类重叠词语十分常见,例如“臭臭”和“坏坏”。可见作为网络用语重叠式词语,在形式上与传统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二,语气。在对话时想要起到强调的效果,有时会采用重叠式词语。网络语言中的重叠词汇便满足了强调性作用这一需求,可以同时强调数量、程度与频率等。有一些重叠网络词汇也可以表达出幽默可爱的感觉,而且这种语气的重叠语言突破性别限制。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进行虚拟的网络交流,无须考虑年龄、性别、身份等因素,采用重叠式词语,有时可以更加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第三,语用。立足于语用角度,重叠词语既能够体现量度改变,又可以表达主观色彩变化地。基于特殊情境,互联网环境下有时会主观层面地违反合作准则,想要表达出主观意愿,由此便体现出重叠网络词语的重要性。一般可以站在四个角度理解,即量、质、关系、方式。无论任何一种形式,均能够满足人们在网络中的语用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中的词语重叠符合汉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尽管很多网络用语更多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但其实本质上与对称性、和谐的审美需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基于互联网产生的重叠词语,作为一种新兴语言现象得到广泛的关注,不仅能在网络中使用,实际生活对话也可以使用,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元化的语言表达需求。

参考文献:

[1] 牟佳.网络语境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探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 (1).

[2] 周佳靓,梁晓玲.说网络新兴象似性重叠格式[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0 (4).

[3] 杨晓辉.浅析现代汉语词语的重叠格式[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9 (5).

[4] 宋聚磊.汉语名词重叠及其空间性特征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8).

[5] 邓梦林,韩景泉.汉语重叠动词内在句法结构的分布式形态学解释[J].汉语学习,2020 (1).

[6] 牟晓明.现代汉语“AA”式结构词语分析 ——以部分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为例[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6 (3).

[7] 高兴亮.英汉AA式叠音词、重叠词比较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1).

[8] 袁明淙.试论主流媒体对网络流行语的取舍[J].传媒评论,2020 (8).

[9] 李鑫艺.语气词“啊”的网络变体“鸭”及其认知功能考察——兼论“啊”音变的发展规律[J].新乡学院学报,2020,37 (7).

[10] 王元芳.網络信息背景下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评《嬗变中的网络语言》[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 (10).

[11] 王玉娇.网络新兴社交语言构词方式探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8 (5).

[12] 刘淑娟.浅析网络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及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 (5).

作 者: 郑慧敏,硕士,太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社交媒体互联网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