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08-27 10:48王赓刘诗莉陈勇梁胜翔黄鹤翔李颖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食用居民社区

王赓, 刘诗莉, 陈勇, 梁胜翔, 黄鹤翔, 李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60%的致病因素和50%的死亡由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引起[1]。国家一直致力于促进健康生活行为方式[2],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13大项中,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孕产妇、肺结核患者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共8项涉及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指导[3-4]。因此,进行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指导,应先开展现状和相关因素研究,而重庆地区关于此类研究报道较为少见。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重庆市居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三方面14项生活行为方式,探讨与健康教育服务利用情况的相关因素,为社区优化干预指导措施、促进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主城区中随机抽取1个区,再从被抽取的区中分别随机抽取4个城市社区(两个发达社区和两个不发达社区)和4个农村乡镇(两个发达乡镇和两个不发达乡镇),最终以8个社区(4个城市社区、4个农村乡镇)为研究地点。采用连续性抽样方法,于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对研究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健教宣传时前来咨询的居民逐一进行问卷调查。排除标准:①未满18岁居民;②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有困难者。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根据2015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2015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有关内容,自行设计制作问卷,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进行面对面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户口、社区性质、卫生服务质量、BMI、患慢性病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服务利用)和14项生活行为方式(食用夜宵、火锅、腌制食品、甜食、外出吃饭、晚餐吃饱、运动、新鲜蔬菜摄入、静坐时间、吸烟、饮酒、口味不清淡、常喝饮料、0点以后睡觉)。

1.3 质量控制

通过预调查修改并完善问卷,并对调查员进行预先培训,增强沟通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回收问卷进行逐份复核,排除不符合或缺失者。

1.4 相关定义

吸烟:最近30天,每天吸烟数量达到1支以上[5]。

饮酒:平均每周饮酒大于4天,男性饮酒量大于2个标准量,女性饮酒量大于1个标准量[6]。

静坐时间:指闲暇时间,如每天看电视、使用计算机、阅读、打牌等的时间[7]。

运动:指主动锻炼,即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而进行的活动,而非因工作或其他需要而必需进行的活动(如上班骑行或步行、做体力劳动等),每次时间30 min以上[3,8]。

不良生活行为方式:静坐时间>3 h/d[7]、运动<4次/周[8]、新鲜蔬菜摄入<300 g/d、常喝饮料、口味不清淡[9]、0点以后睡觉[10]、食用夜宵≥2次/周、食用火锅≥2次/周、食用腌制食品≥2次/周、食用甜食≥2次/周、外出吃饭、晚餐吃饱≥2次/周[11-12]。

1.5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对资料进行录入,使用SPSS 18.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分析居民基本情况、生活行为方式频率,并采用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行为方式的相关因素。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643人,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91.1%。调查对象以60岁以上老年人(87.8%)、女性(64.1%)、在婚(74.2%)、小学及以下文化(66.2%)、在家务农/农民工(68.0%)、农村社区居民(74.1%)为主,58.3%的社区居民BMI在正常范围内。在调查对象中,大部分患有高血压(57.0%),少部分患有糖尿病(25.6%)。居民对社区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利用情况如下:接受健康教育资料者254人(61.5%),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者273人(62.5%),参与公众健康咨询者324人(70.1%),参与健康知识讲座者232人(59.2%),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者401人(85.5%)。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n,%

2.2 生活行为方式频率分布

调查对象中,每周食用腌制食品(53人)、火锅(16人)、夜宵(11人)和外出吃饭(31人)超过2次者及常喝饮料者(35人)均不到10%。每日新鲜蔬菜摄入<300 g者占10.4%(61人),吸烟者13.4%(79人),饮酒者15.4%(89人),0点以后睡觉者15.4%(90人)。每周晚餐吃饱≥2次者占24.4%(142人),每周食用甜食≥2次者占26.3%(154人),每周运动<4次者占27.8%(161人),口味不清淡者(245人)和每日静坐时间>3 h者(448人)分别占41.8%和59.9%。见图1。

图1 调查对象不良生活行为方式频率分布

2.3 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相关因素分析

以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发生=1,不发生=0)为因变量,以居民各基本情况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食用甜食≥2次/周:糖尿病患者较非患者发生更少,未参与公共健康咨询者、未参与个体化健康教育者较参与者发生更多;食用火锅≥2次/周:60岁以上者较以下者发生更少;食用夜宵≥2次/周:60岁以上者较60岁以下者更少、女性较男性发生更少;晚餐吃饱≥2次/周:城市社区居民较农村社区居民发生更少;口味不清淡:60岁以上者较以下者发生更少、未参与健康知识讲座者较参与者发生更多;新鲜蔬菜摄入<300 g/d:未利用健康教育资料者较利用者发生更多;外出吃饭≥2次/周:60岁以上者较以下者发生更少、女性较男性发生更少;运动频率<2次/周:60岁以上者较以下者居民更少、高血压患者较未患者发生更少,未利用健康教育资料者较利用者发生更多;0点以后睡觉:城市户口者较农村户口者、城市社区居民较农村社区居民、BMI偏重者和超重者比偏瘦者发生更多,高中及以上文化者比小学及以下文化发生更少;静坐≥3 h/d:城市户口者较农村户口者、糖尿病患者较非患者发生更多;吸烟、饮酒:女性较男性发生更少。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重庆市社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有待改变

生活行为方式是人类生命活动特有的模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群体、个人活动等重要特征系统的总和[13]。能否选择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十分重要,从健康素养方面来说,它体现了居民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以之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4]。本研究显示,重庆社区居民蔬菜摄入<300 g/d;吸烟、饮酒、0点以后睡觉超过10%;晚餐吃饱≥2次/周、食用甜食≥2次/周、运动<4次/周超过20%;口味不清淡超过40%;静坐时间≥3 h/d近60%;另外部分居民还有常喝饮料、外出吃饭以及食用腌制食品、火锅、夜宵≥2次/周等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得不到改善,也是我国近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快速增加的原因[15]。本研究中,重庆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分别占57.0%和25.6%,均要高于祁华金[16]对全国类似人群的研究报道。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公民整体健康素养进步缓慢[17],在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方面,西部地区、60岁以上人群都处于最低健康素养水平。综上所述,重庆居民可能在健康知识的获取或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上存在不足,加上重庆社区居民面临慢病患病率偏高、全国整体健康素养进步偏慢的背景,因而重庆居民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有待提升和改变。

3.2 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行为方式相关因素干预

本研究发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户口、居住社区性质、BMI、高血压、糖尿病是不同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相关因素。

3.2.1 加强对60岁以下居民以及男性的干预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食用夜宵、火锅、外出吃饭、口味不清淡、每周运动不足的生活行为方式的发生更少,这可能与老年人退休闲居在家,社会活动减少有关[18]。女性在吸烟饮酒方面比男性少,这与金楠[19]对重庆居民的研究结果相似。张刚等[20]对全国其他5个省区的研究也发现,男性更易吸烟、饮酒,低年龄者更易锻炼不足。因此,应加强对60岁以下居民以及男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行为方式干预。

3.2.2 将有氧运动应用于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每周静坐时间、运动生活行为方式与患糖尿病、高血压有关。彭莉和韩攀[21]等研究发现,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静坐时间越长,其脂代谢越紊乱,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患有高血压者每周运动次数更多,但具体运动方式是否合理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起到调节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作用[22-23],社区运动干预则对降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果[24]。因此,在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服务时,建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合理有氧运动作为生活方式的改进目标,并定期评估其效果。

3.2.3 合理膳食教育应考虑城乡差异农村居民晚餐吃饱情况较多,但夏娟等[12]对全国居民的研究发现,城市居民晚餐脂肪摄入比远高于农村居民,尤其是在家晚餐的情况。晚餐过饱或脂肪摄入过高都有损健康,因此,开展合理膳食健康教育时,还应考虑到城乡差异。

3.2.4 对相关人群开展避免熬夜宣传0点以后睡觉的生活方式在城市户口者、居住在城市社区者、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及BMI偏重超重者中发生更多。张刚等[20]对全国城乡居民的研究也发现类似情况,这可能与城市地区夜间生活丰富有关。晚睡易造成睡眠不足,降低睡眠质量[25],且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者肥胖发生率更高[26]。因此针对相关人群,应加强避免熬夜的宣传。

3.3 结合实际优化健康教育服务

本研究显示,未参加健康教育相关服务项目者,其食用甜食多、蔬菜少、运动少等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可能性更高,与黄春广等[27]研究结果相似。《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4],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对引导居民选择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负有重要责任。本研究中,重庆社区不同健康教育项目的利用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个体化健康教育、公众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资料、健康知识讲座。龚小兵[28]对重庆主城居民的研究发现,未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原因中“没时间”和“没兴趣”占近80%;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观准备(如计划、材料等)虽然较好,但仍有超过65%的社区没有根据居民需要准备健康教育材料。李莉[18]研究发现,社区应优先提供个性化的体检项目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因此,建议结合居民的需求以及公卫服务项目要求的实际,灵活选择健康教育方式并不断优化改进。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社区居民基本情况、不良生活行为方式调查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重庆市社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有待改善,社区对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和健康教育服务应根据不同居民的需求来开展,改进干预形式和内容,加强针对性,以提高干预效果。

另外,本研究问卷调查主要是在工作日期间开展的,此时到社区接受卫生服务的居民多以老年人为主,故样本中60岁以上者比例偏高,今后将进一步优化研究方法,以得出更翔实的结论。

猜你喜欢
食用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辣椒食用也有禁忌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食用芹菜六注意
ORS-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微量元素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